2015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5 18: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2015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器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瓦特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的工厂 蒸汽火车 蒸汽机驱动的轮船电磁感应实验装置(模型) 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全球信息网(万维网) 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万能蒸汽机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8世纪初,人们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
——《大国崛起》解说词  社会生产对于动力的需求。 “牛顿系统解决了力学问题,为之后的机器设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
(1)政治: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的胜利。
(2)经济:英国工业革命急需解决动力问题。
(3)科技文化: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许多发明和发现。
2、过程:(1)诞生:英国: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并推广
(2)扩展
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
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镑。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材料三: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材料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19年,横渡大西洋。
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结起来。
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主要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铁路干线均已完成。(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改变了工业布局;
(2)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形成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4)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蒸汽交通运输工具)
3、意义▲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材料: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教材:P134 课后史料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 弊端?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成的第一台蒸汽机19世纪的欧洲体积过于庞大,能源损耗大,动力不足,
噪音污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等.工业革命探究:瓦特蒸汽机与工业革命 有什么关系?瓦特蒸汽机动力需求促进
加快问题探究△下列对蒸汽机发明的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使手工工场变成机器工厂,并出现了垄断组织
C.改变了工业布局,形成许多工业城市,促进了工业化
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家们对电研究不断深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2、过程:
(1)、电的发明:①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产生:1867 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2)、电的应用:“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1000多项,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发明主要以科学为理论基础,
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主要依据经验技术改良探究4:请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问题探究材料一: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二: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三:
19世纪巴黎路灯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财富,
丰富了人们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人们习惯上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制造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C△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影响广泛而又巨大, 下列表述,
错误的是( )
A.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新能源, 使人类进
入电气时代
B.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C.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D.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D三.信息技术的发展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1946年美国研制成第一台计算机)
②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直接原因)1、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卫星破坏其军事通信系统,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互联网的诞生2.互联网的诞生(1) ________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诞生标志: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________的产生。
(3)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全球信息网(WWW)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19463、影响:
积极:①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②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③使知识经济的形成,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比尔·盖茨 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万维网。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3年互联网上网人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 文件传输远程教育网上聊天信息导航案例一:2012年360手机卫士累计为2.2亿用户拦截垃圾短信712亿条,日均拦截近2亿条;拦截骚扰电话超过352亿次,日均拦截近1亿次。 案例二: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案例三:2006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2006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垃圾信息、网络犯罪
虚拟社会、网络安全学习延伸讨论 互联网对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开阔视野
可以增强对外交流
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
可以促进学业等等
利——
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信息污染青少年心灵。
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实际社会。
现实交际能力缺乏。
沉迷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等。弊——单元小结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理论科技成果物理学经典力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电气技术蒸汽技术相对论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物理学量子论信息时代电气时代蒸汽时代拓展延伸万能蒸汽机蒸汽
时代168818C晚期19C60、6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电灯信息
时代电气
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光荣革命14C至16C20C70年代1687经典力学1859生物进化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7至18C(1)从发展的历程中概括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中国为何没有及时赶上近代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顽固派的阻挠
国共内战、受到敌视、封锁、 “左”倾错误等科学技术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
必须不断地创新科技发展环境,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经济因素 政治环境 思想基础
知识文化因素 个人条件 等 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C跟进题组训练 2.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2、(2009安徽文综高考)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3、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
A.细胞学说的创立 B.《物种起源》的出版
C.《人类的起源》的出版 D.血液循环学说的创立
BB4、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上发生跃进的学说是
A.血液循环学说
B.细胞学说 
C.现代进化论学说
D.生物进化论学说D5.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B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