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备课方案
23 海底世界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浅显的科普性文章。作者抓住了典型事物,运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和多样的写作手法,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结构特点
全文共7个自然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问句开头,既吸引读者,也点明这篇课文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紧扣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其中第2、3自然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第2自然段主要讲海底是宁静的,第3自然段则补充说明海底虽然宁静,但借助水中听音器可以听得到海底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课文第1自然段的问题,前后呼应。
本文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自然段也都是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从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第3自然段是围绕海底声音来写的;第4自然段是围绕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来写的;第5自然段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来写的;第6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以第4自然段为例,这个自然段共5句话。第一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接下来第2~5句具体介绍了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有的极快,有的极慢。这种介绍充分说明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把第一句的意思说具体了。课文这样的结构使阅读变得十分方便。
3.写作特色
课文虽然是介绍海底相关知识的,但语言生动、形象,比如,运用拟声词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一连串的排比和比喻,让我们对海底世界的声音有了感性的认识。
4.插图说明
课文以海底的动物和植物为背景,图文混排,使页面给人以舒适的观感,同时起到了提示文章内容的作用。
5.习题运用
课后练习第三题,给出了两个例句,要求学生体会使用“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在写法上的好处。“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本来是用于描写人的,这里用于描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和有些贝类的活动方法,让人感到海底世界的新奇、有趣。引导学生体会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如把“窃窃私语”换成“会发出轻轻的声音”,把“免费的长途旅行”换成“移动”。比较着朗读和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把描写人的词句用在动物身上,不仅让读者产生了亲切感,还使语句变得生动,提醒学生在自己习作时也可以这样写。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有10个会认字,教学时可以在初读环节,先让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字音。“储、属”是翘舌音,“私”是平舌音。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语集中出示,通过生词的学习带动生字的学习。部分生字,如“窃、胞”可采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多音字“差”在本课读chā,可组词为“差异、差别”。
本课有12个会写字,包含多种结构,可分类进行指导。“迅、速、退”3个字都有“辶”,笔顺都是先内后外,同时注意“辶”的写法。“宁、官、参”3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宁”和“官”是上宽下窄,“参”则是上窄下宽。“汪、攻、推、轮、煤、铁”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字形都是左窄右宽,“推”的右边不要写成“住”。
2.阅读理解
本文以问题开头,结尾作答,相互呼应。教学时,可以从课文开头和结尾切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重点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读第2~6自然段,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在此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第4、5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积累运用
本课句式丰富,如设问句:“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比喻句:“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深水鱼在游动。”排比句:“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还有的好像在打鼾……”拟人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语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
备教学资源
1.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浩瀚(hàn)的海洋是孕(yùn)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植物。这其中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和身体晶莹透明、随波逐流的水母,有美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和“披盔(kuī)戴甲”的虾蟹,有“喷云吐雾”的乌贼、名贵的海参,还有千奇百怪的鱼类、古老的海龟和憨态可掬的海豹,更有聪明灵巧的海豚和硕(shuò)大无比的鲸……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熙(xī)熙攘(rǎnɡ)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了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世界。
海洋动物的体形和个体大小差别都很大,从几毫米的蜱(pí)螨(mǎn)类、棘(jí)头虫类到长达33米、重达160多吨的蓝鲸,可以说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海洋动物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动物蛋白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人类在工业、医药等许多方面也依赖于海洋动物。
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例如我们常吃的海带;高等的种子植物,例如生长在海边的红树和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叶藻等。藻类植物的大小极为悬殊。最小的单细胞藻类个体很小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而最大的巨藻身长可达二三百米,完全可以称得上庞然大物。海洋中的种子植物,如大叶藻、红树等,种类很少。海洋植物可以称得上海洋世界的“肥沃大草原”。它们不仅是海洋中鱼、虾、蟹、贝、鲸等动物的美味佳肴,还是人类理想的绿色食品;它们不仅是藻胶工业和农业肥料的提供者,还是制造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
2.海参简介
海参,属海参纲,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防止动脉硬化及抗肿瘤等作用。
3.章鱼简介
章鱼,为章鱼科26属252种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为头足纲最大科,体卵形或卵圆形,肌肉强健,外套腔开口窄,体表一般不具水孔。腕足内侧有吸盘。雄性左侧或右侧第3腕茎化,腕腹缘具精沟,末端具勺状舌叶;茎化腕不能自断。漏斗外套锁退化。具一对退化针状内壳或无内壳。若具齿舌,齿舌侧齿一般单尖。胃和盲肠位于消化腺后部。
该科是重要的商业性头足类,中国南部沿海的真蛸和北部沿海的短蛸均有一定产量。蛸的干制品称“八蛸干”或“章鱼干”,除食用外,在医药上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作用。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海底,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
4.乌贼简介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