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10: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
2. 能识别主要的植被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山顶终年布满冰雪,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生长、栖息着热、温、寒三带的野生动植物。
探索——乞力马扎罗山
01 | 在左侧的乞力马扎罗山遥感影像图中,为什么
山顶周边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呢 ?
思考
思考:分析左图山顶周边色彩变化的原因。
植被的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不同的热量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卫星遥感影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植被不同,颜色也不同。。
植被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
植 被: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
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如:森林、灌丛、草从、果园、荒漠等
植被分类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天然形成的植被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
森林
草原
荒漠
人工花卉
人工草场
经济林
森林
亚热带植被
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稀疏草原
热带荒漠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草原
亚热带荒漠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极地苔原
由于世界各地水分、热量和水热组合状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高山苔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植被
1. 分布 :南北纬10°之间
刚果盆地
东南亚地区
亚马孙河流域
热带雨林
2. 特征
①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②没有老叶更新的周期性,没有一定的开花季节,四季常绿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3. 作用
①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
②热带雨林的盛衰消长直接影响全球环境
滴水叶尖
雨林——西双版纳
【案例探究】热带雨林
材料一:热带雨林中一些高大乔木的基部常常长有板状根,这是热带雨林的特有现象。这种突出地面的板状根就像一堵堵墙壁,常有一人多高,延伸数米。滴水叶尖在热带雨林植被中也较为常见,是指雨水顺叶尖流下的地理现象。
材料二:热带雨林板状根图和滴水叶尖图。
分析热带雨林发育板状根和出现滴水叶尖现象的原因?
适应雨林终年潮湿多雨的环境:
1.有效支持地上部分,避免头重脚轻;
2.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
3.利于呼吸和保持水分
适应雨林的多雨环境特点:
1、气候潮湿,植物需要排水
2、影响光合作用
3、湿度大,水分无法蒸发
一、森林
森林类型 垂直 结构 植被生态特征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 雨林
复杂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各月都有花开、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丰富、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全年
高温多雨
小结
主要分布
有周期性旱、雨季节交替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季节
植被分布
与热带雨林相比,其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寄生、附生植物较少。
热带季雨林
1. 分布: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热带稀树草原
干季时,草类枯黄
湿季时,草原葱绿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2. 特征
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热带荒漠
热带稀树草原典型植物——猴面包树
椰树与红树林
1、观看视频,了解红树林的特点,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阅读(P77页)
阅读: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红树林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支柱根和板状根——热带亚热带潮间带,风力大且常受台风影响
呼吸根——海水中二氧化碳少
“胎生”——潮间带环境复杂
排盐腺体——海水中盐度大
思考:1、针对上述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性的环境条件?
阅读: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净化海水
防风消浪
固岸护堤、促淤保滩
为动物提供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
思考: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1. 分布:亚欧大陆东岸
亚欧大陆东岸
常绿阔叶林
2. 特征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无板根和茎花现象
灯笼树
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
杜鹃花科-吊钟花属
华南锥 Castanopsis concinna
壳斗科-锥属
油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山茶科-山茶属
森林 类型 分布 地区 垂直 结构 生态 特征 气候
特点
常绿 阔叶林
比雨林简单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小结
1.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常绿硬叶林
2. 特征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 树皮粗糙
思考:(P78页)
常绿硬叶林坚硬的叶子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森林 类型 分布 地区 垂直 结构 生态 特征 气候
特点
常绿 硬叶林
比雨林简单
地中海气候
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小结
1. 分布: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边缘
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边缘
亚热带荒漠草原
2. 特征
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亚热带草原
2. 特征
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亚热带荒漠
温带植被
03
1. 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2. 特征
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思考:观察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的四季有哪些变化
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落叶阔叶林——北京香山植物园
地理环境: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干燥
白桦树
Betula platyphylla Suk.
桦木科-桦木属
辽椴树
T-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
锦葵科-椴属
山杨树
Populus davidiana Dode
杨柳科-杨属
森林 类型 分布 地区 垂直 结构 生态 特征 气候
特点
落叶 阔叶林
较简单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夏季高温(温暖)多雨;
冬季寒冷(温和)干燥(湿润)
小结
1. 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呈带状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呈带状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
2. 特征
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针叶林——大兴安岭北部森林
针状叶片
地理环境: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加拿大落基山脉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Coniferous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sub cold zone of Canadian Rockies
森林 类型 分布 地区 垂直 结构 生态 特征 气候
特点
亚寒带 针叶林

简单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针状树叶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小结
1. 分布: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在北半球呈带状分布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在北半球呈带状分布
温带草原
2. 特征
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寒带植被
04
1. 分布
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苔原
苔 原—极地或高山灌木
亚热带植被
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稀疏草原
热带荒漠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草原
亚热带荒漠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课堂小结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热带植被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
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C
改良土壤,沧海桑田
B
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D
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2、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其结果将( )
A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B
加剧海岸侵蚀
D
吸引鱼群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