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案(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社戏》教案(共3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3:41: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社戏》教案(共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家作品常识,识记“怠慢”“撺掇”“屹立”“皎吉”等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详略得当、跌宕起伏的写法。
3.感知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
重点难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小说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诗情画意导入
1.学生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2.教师点拨:
诗中有这样一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其中“春社”二字,写的是春天人们拜祭公,也就是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也与“社”有关,这就是《社戏》。
3.教师板书题目、作者。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由“春社”过渡到“社戏”,巧妙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常识识记
(一)了解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等。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呐喊》收录了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小组交流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偏僻(pì) 不惮(dàn) 欺侮(wǔ) 宽慰(wèi)
嘱(zhǔ)咐(fù) 撺(cuān)掇(duo) 凫(fú)水
怠(dài)慢 磕(kē) 潺潺(chán) 踊(yǒng)跃(yuè)
蕴(yùn) 藻(zǎo) 踱(duó) 好歹(dǎi)
屹(yì)立 宛(wǎn)转 家眷(juàn)
吁(xū)气 皎(jiǎo)洁
归省 欺侮 怠慢 撺掇 凫水 漂渺 潺潺 踊跃 屹立 皎洁
3.学生迅速识记,教师当堂听写,小组反馈。
(三)解读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终遭夭折的悲惨结局,也目睹了仍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下的种种黑暗、落后、冷酷、污浊的社会现状,他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正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中《《自选集>自序》里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国旧知识分子身上固有的弱点。那么,能够推动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究竟在哪儿呢?在那一群生龙活虎的农村少年身上。文中,作者对农民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其中也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四)了解小说常识师生交流文体常识。
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3.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体常识,便于下一步的学习。】
三、整体感知小说
学生速读课文,依次完成下面的学习环节。
(一)平淡的儿时故事,作者是如何做到让情节起伏跌宕,引人人胜的?
找出线索,理清思路
1.学生抢答,明确线索:到赵庄看戏。
2.小组讨论,明确情节。
(第1-3段)随母亲小住平桥村(序幕)
(第4-30段)到赵庄看社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31-40段)看社戏后余波(尾声)3.小组深入讨论,进一步划分主体情节。
(第 4—9 段)戏前波折
(第 10—13 段)月夜行船(第 14-21 段)船头看戏(第 22—30 段)月下归航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内容,提炼线索,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思路。】
(二)结合思路,体会详略
1.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明确详略。
(第 1-3 段)序幕——略写(第 4—30 段)看戏——详写
(第31-40段)尾声——略写2.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师生讨论,明确:
(1)看戏的经过是情节的主要部分,包括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夏夜行船)、看戏的枯燥乏味(月下看戏)和归航偷豆,作者对这部分浓墨重彩地描写,读来令人如临其境,也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旨。
(2)对在平桥村的情况(序幕)和看戏后的余波(尾声),略加点染,是为了突出文章的重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四、疑难问题探究
(一)师生讨论,明确:
“伏”1:“我”盼望看社戏,没船
“起”1:双喜提议夜间开船,似乎柳暗花明。
“伏”2:外祖母和母亲不同意。
“起”2:小伙伴争取,集体成行。
“伏”3:社戏无趣,败兴而归。
“起”3:停船“偷豆”吃。(高潮)
余波:六一公公跟不同的人谈论“偷豆”情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写作特点。】
(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师生讨论,明确:
1.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
2.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照顾,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
3.写波折也是为写看社戏做铺垫,使文章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详略搭配的妙处,】
(三)第1-3段属于略写部分,看似与“社戏”无关,可以删掉吗?
师生讨论,明确:
1.不可以。
2.从内容上来看:粗略交代看社戏的大约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发生的前提和环境。
3.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辅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无穷,“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为最大乐事——去看戏做铺垫,吸引读者便略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4.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五、精彩句段诵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诵读体会。
六、课堂小结
平桥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快乐无穷的,它给我们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令大家十分感兴趣,那么对平桥村的人大家是怎样看的?你喜欢文中哪一位人物?为什么?这就是今天给大家留的思考题,大家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七、布置作业
1.探究课文内容,完成思考题,
2.搜集类似回忆儿时生活或民俗生活的文章,阅读品味。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视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把握文中的多个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把握文中的多个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
你眼中的农村是怎样的?指名学生描述。
教师引导:作者眼中的江南农村美不美?美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景色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农村的异同而导入的方式,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二、感受“景美”
(一)了解美景赏析的角度
多媒体出示,教师点拨。
1.常见的写景角度。
(1)抓住景物特点,如色彩、声音、味道等。
(2)修辞手法角度,如比喻、拟人等。
(3)感官活动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4)动静角度,如动静结合等。
(5)观察点角度,如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
(6)观察视角角度,如俯视、仰视、远视、平视等。
(7)写景顺序角度,如上下、内外、由中间到两边、由整体到局部等。
(8)运用写作手法角度,如情景交融、烘托、渲染、设伏笔、做铺垫等。
2.常见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4)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常见的写景角度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吃透,为下面的景物赏析打基础。】
(二)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深夜归航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抓住景物特点。
色彩:豆麦的“碧绿”,连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等。
气味;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声音:船行的“潺潺”声,横笛的“宛转,悠扬”等。
教师点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深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烘托孩子们愉悦的心理。
2.从修辞手法角度看。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比喻,比拟)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比喻)
教师点拨:作者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也表现出孩子们看戏路上的急迫和归航的愉悦心理。
3.从写作手法角度看。白描、烘托、情景交融等。
教师点拨: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把景物写活了,写得富有立体感,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景物特点、修辞手法、写作手法三个角度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感受“人美”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事例来分析。
2.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
3.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对比)来分析。
4.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主题(旨)分析。
5.通过环境描写来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为下面概括人物形象打基础】
(二)大人群体
1.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
2.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侧面描写)
3.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4.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教师总结:村民们勤劳、热情、质朴、善良,关系和睦。
(三)孩子群体
1.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
2.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3.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4.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5.大家跳下船,双喜……阿发……年幼的……较大的……有说笑的,有嚷的……
6.年纪小的几个……大的……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
教师总结:小伙伴们是一群淳朴可爱、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的农村孩子。
(四)大人个体——六一公公
1.对于孩子们偷豆,只是责备,听说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不吝啬)
2.亲自送豆。(热情好客)
3.“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老实厚道)
4.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友善的祝福)
教师总结:六一公公是一个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老实厚道的村民形象。
(五)孩子个体——双喜
1.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领袖)
2.当“我”看不成戏,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说服外祖母和母亲。
(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3.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失望,双喜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亲切体贴)
4.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他提议回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以“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为由劝止大家。(善于为他人着想)
教师总结:双喜是一个聪明伶俐、热情友爱、心细如发、亲切体贴、能拿主意的小领袖般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人物形象。】
四、积累“美句”
1.学生诵读并抄写第11,12、13、22段。
2.小组研讨最喜欢的写人物的语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精彩的语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读了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了解了本课的群体人物和闪光的个体人物,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温暖的人情美。期待同学们也能发掘身边温暖的凡人小事,把他们写美、写活。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人物描写,选择身边的一群小伙伴的故事写一段展现人性美的文字。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社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儿童视角叙事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2.领悟文章语言简洁面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感知江南水乡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儿童视角叙事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2.领悟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示歌词。
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节课我们侧重探究从儿童视角叙事的妙处。
二、儿童视角看社戏
(一)解读儿童视角叙事
1.使文字更加纯真感人,读者也会受到感动。
2.该叙事视角多用回忆的方式,从儿童视角叙事写童年的感受,充满温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儿童视角叙事的好处,为下面进一步解读文章打基础。】
(二)体会儿童视角妙处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
“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3)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
教师引导:这些在成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的眼里,却乐趣无限,让人感受到童真童趣的可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童视角叙事的妙处。】
2.社戏好看吗?
(1)看戏的内容及心情。
角度 画面 感受 作用
远处看 模胡在月夜中 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 表现了“我”喜 悦的心情
稍近处看 红红绿绿的动 表现了“我”喜悦、急切的心情
近处看 长胡子和一群 赤膊的人打仗 挤在船头上看 打仗 表现了儿童喜 悦、好奇的心理
近处看 小丑被花白胡 子 实在要算是最好 的一折 表现了“我”喜 悦的心情
远处看 回望戏台在灯 火光中 漂渺得像……红 霞罩着了 表现了“我”的 依依不舍之情
(2)社戏不好看。
正面表现: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但“老旦”不停地唱着。
侧面表现:
小伙伴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动作描写,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教师引导:小孩子并不太懂剧情,只要热闹,看着就高兴。
3.文中表现童真童趣的语句有很多,请举例进行简要赏析。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赏析:“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了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的朋友买豆浆喝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悲伤、失落的情绪。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赏析:“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也就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赏析: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赏析: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时的精神状态。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赏析:“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这样的比喻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儿童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赏析重要语句,体会儿童视角叙事的好处。】
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1.学生研讨第 1 段,明确:
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的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
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
“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2.学生研讨结尾两段,明确:
结尾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描述了六一公公的言行。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开头段和结尾段的分析,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点拨:
1.简练而精粹,内涵丰富。
2.平实而有情味。
3.生动而有画面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语言特点。】
五、拓展研讨
“偷”,一般意义上是“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你如何理解本文孩子们“偷豆”的行为?
观点一:
我认为算是偷,摘豆时,尽管大部分罗汉豆是阿发家的,且阿发也在场,但却没有得到大人的允许;吃完豆,他们也自觉心虚,“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希望借此掩盖自己偷豆的行为;六一公公知道后,虽然没有严厉责备他们,但只是碍于“我”是客人的面子。可见,对这种“偷”的行为,我们要引以为戒,千万不可模仿。
观点二:
我认为不算偷,“偷豆”和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偷窃”不一样。从文中内容来看,他们摘的豆大部分是阿发家的,而当时阿发也在场;联系文章开头“我”在平桥村所做的乐事,所受的待遇,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大家热情招待“我”的一种方式。可见,文中的“偷”是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凝结了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这一“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地方民风民俗的作品进行比较鉴赏。
2.以《看戏》为题,写一篇讲述自己经历感受的文字。500 字左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角,训练仿写作文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社戏
1.体会儿童视角的妙处
2.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