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Lesson 1 This is Wang Hong. 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Lesson 1 This is Wang Hong. 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4-02-20 15: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Unit 2 Lesson 1 This is Wang Hong.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目标:
理解性技能目标:听懂并认读本课单词 this, is, Mr,重点句型 This is...表达性技能目标:会说本课单词和句型。
二、语言知识目标:
1、感知单词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则,模仿语句的语调和节奏。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与主题(Introduction)相关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
1、通过各种英语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体会英语学习乐趣,达到乐于学英语,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通过介绍他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初步体会社交的魅力,培养学生礼貌待人接物的优良品质。
四、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理解他人的目光、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五、文化意识:
了解英语的语言表达,体会不同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词汇:this, is, Mr 句型:This is ...
教学难点:this, is, Mr的正确发音。
教学基本策略及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根据本年段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围绕《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的,从主题出发进行语篇的分析,注重听,说,读等技巧的发展,强调单词发音,词句的语音语调,在“人与社会”范畴下体会人际沟通的魅力,最大化地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学设计注重直观,形象的表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基础,在 TPR 教学方法的原则下,通过看、猜,听、猜,说唱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使用观察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方式,达到输出目的。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教学准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声音,动画来刺激学生感官,并运用各种教学道具来延伸活动,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Warm-up 播放课文歌曲,“This is Jenny.”引出课题. 认真聆听,部分跟唱 播放本课歌曲既是一个导入,又体现了课时的整体性
二、 Presentation Step1课件出示人物大树,回顾本册书的主人公,学生每说出一个名字,教师便用 This is...句型重复;最后用 Who is he 引出新人物新单词Mr。Mr 练习时,引入 Mr Tom和Mr Jerry,顺便分组。 看到图片大声说出人物名字,出现不认识的人物发出疑问。新单词学习充分跟读。 树状图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将人物名字进行整合,整体画面利落整洁。分组采用Mr Tom和Mr Jerry,趣味性和实用性并重。
Step2第一次观看课文视频并回答问题;伴随着音频进行逐句跟读。 全身心投入课文动画并和老师一起在课本上找到答案;逐句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 突出听说,重视模仿。整体听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情景;逐句跟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
Step3在逐句跟读课文中引出新句型 This is Wang Hong.学习新单词 this, is;并观看微课。 新单词学习能够在老师的强调下注意发音规则,观看微课时投入认真。 强调语音知识(this发音注意事项),巩固语言学习的基础。
三、Practice Step1 1. 新句型学习过后教师利用板书道具引导学生练习新句型。 2. Pair work同桌互相介绍。小组加分 教师每拿出一个人物头像,学生大声说出 This is...;并主动上台介绍新朋友。同桌互相介绍彼此。 人物头像和课堂初始的第一个活动相呼应,有趣的道具让学生的答案充满力量。同桌互相介绍将练习从虚拟过渡到现实
Step2教师自编 chant,利用手中的道具鼓敲出旋律,教师示范;学生齐唱;小组展示。小组加分。 学生跟着老师的鼓点进行吟唱,并拍手附和鼓点;鼓起勇气进行个人展示。 借助道具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语境,在读的基础上增加吟唱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感。
Step3 1. 课文整体跟读。 2. 角色扮演(头饰卡)。 3. 小组创编新对话。 整体跟读声音洪亮;角色扮演注重语音语调。新对话创编有模有样。 三个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了知识输出的层次性,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与社会”主题。
四、 Production: Picture book 与本课句型相关的绘本故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浏览和逐图讲解。 被有趣的绘本故事吸引,通过试听浏览猜测故事情节,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图片并主动说出新句型 This is...。 围绕主题,依托语篇的绘本故事将本课升华,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动带入绘本情景,图中反复出现的This is...句型更是巩固了学生的语言输出。
五、 Summary & Homework 1. 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 2. 分层级布置作业。。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This is...句型 以大单元教学为背景,通过问答活动与学生共同感知句型 What’s your name 单词 Miss 与 Mr 的性别区分。
课后反思 作为一线的青年教师,应不断深入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及教材,摒奔旧的教学模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渗透新的教育理念。我结合本节课进行反思。本节课我努力创设积极有趣又轻松的课堂氛围,在真实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应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状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较多,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钻研学习,把握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之间的度。本节课借助了多媒体手段和道具进行辅助,精心设计板书,挑选合适的绘本,前期的工作为后期的输出奠定了基础,以听读为输入,说用为输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并能运用知识。道具也对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帮助,为课堂增添了趣味性,小组合作不仅是在练习部分,新授部分也可以体现,这一点我也要好好反思。多媒体设备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在道具的多媒体的使用时,我也会更慎重,起到锦上添花而不是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思考,研读新课标,深入把握新课标精神,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由浅入深,体现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处理好预设与实际生成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语言精练明了,创设真实的语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