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拨一拨(1)
课题 拨一拨(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算盘。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千”和万,一万有多少个千?一千有多少个百? 学生:一万有10个千,一千有10个百。 教师:那同学们能说一说计数器从右到左的数位顺序吗? 学生: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万以内的数。(板书:拨一拨(1))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拨一拨(1)”。 (1)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出示计数器。 教师:同学们,观察这个计数器,然后填写教材第24页的“填一填,认一认”。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那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来,根据我说的来拨珠子。在千位上拨2个珠子,在百位上拨9个珠子,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拨珠。 (3)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知道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意思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千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2个千,百位上的9个珠子表示9个百,十位上的3个珠子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2个一。 教师:那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怎么读? 学生:读“二千九百三十二”。 (4)运用探究 教师:同学们,那在千位上拨9个珠子,在百位上拨0个珠子,在十位上拨4个珠子,在个位上拨0个珠子,这个数怎么读? 学生们自己拨一拨,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读“九千零四十”。 教师:那在千位上拨1个珠子,在百位上拨0个珠子,在十位上拨0个珠子,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这个数怎么读? 学生们自己拨一拨,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1:读“一千零零一”。 学生2:读“一千零一”。 教师:百位和十位上都是0,只读一个0,读作“一千零一”。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结果汇报 教师: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数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6)课件出示: 三百二十七 八千零五十二 一千五百零三 (7)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各数。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1:“三百二十七”中的“三百”表示3个百,在百位上写3,“二十”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写2,“七”表示“7个一”,在个位上写7,所以写作327。 学生2:“八千零五十二”中的“八千”表示8个千,在千位上写8,“五十”表示5个十,在十位上写5,“二”表示“2个一”,在个位上写2,百位上没有,写0占位,所以写作8052。 学生3:“一千五百零三”中的“一千”表示1个千,在千位上写1,“五百”表示5个百,在百位上写5,“三”表示“3个一”,在个位上写3,十位上没有,写0占位,所以写作1503。 (8)结果汇报 教师: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9)运用探究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读一读这段文字吗? 出示课件: 学生自己读一读。 教师:算盘上一颗下珠表示一,一颗上珠表示五。 教师在算盘上拨出2014。 教师:这个数是怎么拨出来的? 学生观察,指名回答。 学生:先在千位上拨2颗下珠,百位上不拨,十位上拨1颗下珠,个位上拨4颗下珠。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5“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连一连,指名学生回答展示。 2.课件出示教科书P26“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的读写,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5页练一练2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尽可能让学生多回答,学生自己完善 教师总结方法。 教师总结方法。
板书 设计 拨一拨(1)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数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教后 反思 借助学具,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说,最后读一读、写一写,在读数、写数时,要求两人合作,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本节知识点较多,记忆时间和练习时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