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铅笔有多长
课题 铅笔有多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铅笔。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厘米,并会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那这支铅笔长多少 (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怎么办?有没有比厘米更大或更小的单位呢? 学生:有。 教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比厘米大和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铅笔有多长)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铅笔有多长”。 (1)课件出示:量一量,分别有多长?认一认。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第一支铅笔有多长? 学生:10厘米。 教师: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dm”表示。也就是1分米=10厘米,1dm=10cm(板书)。 教师:那第二支铅笔长多少? 学生1:比6厘米长点。 学生2:比7厘米短点。 学生3:比6厘米长3个小格。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手里的直尺,看一看在0厘米和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10个。 教师:1厘米中有10个小格,1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mm”表示,1厘米=10毫米,1cm=10mm(板书)。那现在同学们知道第二支铅笔长多少了吗? 学生:6厘米3毫米。 (3)运用探究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1:一支粉笔长约1分米。 学生2:一张银行卡厚约1毫米。 学生3: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 学生4:2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教师:那同学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学生指一指。 教师:同学们,完成教材第34页“填一填,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老师巡视指导。 (4)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谁来说说自己的填写? 学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教师:那同学们再完成一下教材第34页的“填一填,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老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 学生1:1分米等于10厘米,3分米=30厘米。 学生2:10毫米等于1厘米,40毫米=4厘米。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5“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明确题意后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2)让学生小组内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5“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测量的,集体进行订正。 3.课件出示教科书P35“练一练”第5题。 (1)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尝试一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毫米和分米,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5页练一练3题、4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尽可能让学生多回答,学生自己完善。 学生自己说一说,对于错误的说法要给予指正。 对不同的发现予以肯定。
板书 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分米 1m=10dm
教后 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出发,教学于活动中进行,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但是在探索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