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认识图形表格式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认识图形表格式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4: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例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面,再从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积木、白纸、水彩笔。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 (讲桌上搭着一块红布,红布下面是包装盒、饮料瓶、茶叶筒、魔方、小皮球,以及各种形状的积木。) 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这是你们上学期认识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掀开红布,露出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师:谁上来跟自己喜欢的老朋友打个招呼?介绍一下他们。 课堂预设: 学生1(拿起一个长方体积木):你好,长方体!我用你造过小汽车呢。 学生2(拿起饮料瓶):它的形状是圆柱体,放在桌子上,容易滚动。 学生3(拿起魔方):这个魔方的形状是正方形,放在桌子上比较稳。 学生4:这个是圆球,容易滚动。 学生5:这个包装盒是长方体。这个像三角一样的不知道是什么? 教师:这种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三棱锥。对于上学期学过的物体,大家记得很准确。 教师:这些物体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立体图形上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认识图形。 (1)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你能想办法把立体图形上这些平平的面移下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得到它们?想一想。(指名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把这些物体放在纸上,用笔描出它的边线。 (3)动手画图。 教师:很好,下面请大家动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适时地给予指导。小组内互相展示。 (4)结果汇报。 教师:大家真能干,把刚才摸到的平平的面描了下来。请大家记住它们长什么样子,现在老师把它们“搬到”电脑上。(如下图所示) 教师:刚才大家描的是这些图形吗? 教师:这些图形是从哪里来的?还记得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课堂预设: 学生1:这些图形我都认识,它们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学生2:从长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长方体,从正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正方体,从三棱锥描下来的图形叫三角形,从圆柱上得到的图形叫圆。 (5)运用探究 教师:这些被我们从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大家早就知道它们的名字了,仔细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课堂预设: 学生1:这些图形是平平的,立体图形是凸起来的。 学生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能站起来,而这些图形不能。 学生3: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教师:观察的真仔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都是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 教师:不错。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先学习了立体图形。今天又学面图形,以后还要再研究立体图形,知识间都是有联系的。 2.学习分一分,探究图形特征。 (1)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四种图形分分类。 (3)独立分类。 教师:从学具袋里拿出来,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分类之前,可以好好观察一下每个图形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分。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关注学生思维活动。 (4)结果汇报。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分的类? 课堂预设: 第一种 教师: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学生1:我分了三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边,分在一起;三角形有三条边,自己一组;圆的边是弯的,也是自己一组。 教师:大家听明白了吧?我们在看下一个,谁能读懂他是怎么分的? 第二种 学生2:他和我分的一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的,而且都有尖的角,把他们分成一组;圆的边是弯曲的,自己一组。 教师:这是哪位同学分的?你也是这么想的吗?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这样分的? 教师:还有同学有别的分法,我们一起看一下,请这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三种 学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虽然都有四条边,但长方形扁一些,而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所以要分开;三角形是三条边,圆形只有一条圆边,都得分开。 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在分类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这个好习惯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三、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36页分一分、连一连。 (1)先自己动手连一连。 (2)教师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P37练一练第1题。 (1)组织学生做游戏,闭着眼摸物体的面。 (2)摸完后说出自己摸到的面,同桌检查。 3.课件出示教材P37练一练第2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涂色,教师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进行了很多数学活动,你们学的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教材P37练一练第3、4、5题。 2.在生活中找出你认识的图形指给你爸爸妈妈看。 通过积木和物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动手画图体会“面在体上”。 让学生自己总结描述。 通过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加深印象。 通过分类,更好的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 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教后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积木和物体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