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题 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米、分米、厘米。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 学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体积单位? 学生: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教师: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呢 学生: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教师:那么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来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体积单位的换算) 二、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1.学习第1个重点。 (1)课件出示P42第一个绿点。 (2)学生思考,动手操作。 教师:请同学们动手试试,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的小正方体。在过程中同学们记得记录一下①一排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②一层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③一共可以放几层?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哪位同学说一下自己是怎样摆的?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同步根据学生的讲解出示动画。 学生:1排放10个,每层正好可以放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放10×10=100(个);1 dm=10 cm.盒子里正好可以放10层。所以这个盒子正好放10×100=1000(个)小正方体。 (3)总结。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知道,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10×10=1000(个)体积为1的小正方体。 (4)教师引导填空。 教师: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1。 教师:这个盒子里可以放1000个体积为1的小正方体,1000个体积为1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1000。 教师:由此我们知道1=1000。 教师:1L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mL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1L=1,1mL=1。 教师:那么1L等于多少毫升? 学生:1L=1000mL。 2.学习第2个重点。 (1)课件出示P44第二个绿点。 (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探究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活动,适时给予指导。 (3)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1:1dm=10cm,1=1000,我想1m=10dm,1就等 于1000。 学生2:1是指棱长为1 m的正方体的体积,也就是棱长为10 dm的正方体的体积,棱长为10 d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000,所以1=1000。 学生3:在棱长为1 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10×10=1000(个)体积为1的小正方体,所以1=1000。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学习第3个重点。 (1)课件出示P44第三个绿点。 2.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问题串三: (1)让学生独立填-填,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1000,,1=1000,1L=1000mL。(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5“练一练”第1题。 (1)教师提示。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一排可以摆几个,一层可以摆几排,共可以摆几层?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 3.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练一练”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的换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练一练”第4题、第5题。 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本节课作准备。 以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为例,结合摆方块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进而了解升、毫升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方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发展其空间观念及推理能力。
板书 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1000,,1=1000,1L=1000mL。(板书)
教后 反思 这节课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进而探究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感悟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时有些困难,适当让学生进行推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多动思路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并实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