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把握作家作品常识,识记“怠慢”“撺掇”“屹立”“皎洁”等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详略得当、跌宕起伏的写法。
3.感知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
重点难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小说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的写法。
诗情画意导入
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2.诗中有这样一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其中“春社”二字,写的是春天人们拜祭社公,也就是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也与“社”有关,这就是《社戏》。
社戏
鲁迅
(一)解读标题“社戏”
研读“预习”部分第一条内容,交流分享家乡类似的习俗活动。
(二)了解作者鲁迅
归省 欺侮 怠慢 撺掇 凫水 漂渺 潺潺 踊跃 屹立 皎洁
(三)扫清字词障碍
1.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小组交流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四)解读写作背景
1.了解《呐喊》的有关知识。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终遭夭折的悲惨结局,也目睹了仍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下的种种黑暗、落后、冷酷、污浊的社会现状,他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正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中《〈自选集〉自序》里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国旧知识分子身上固有的弱点。那么,能够推动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究竟在哪儿呢? 在那一群生龙活虎的农村少年身上。文中,作者对农民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其中也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3.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五)了解小说常识
整体感知小说
(一)找出线索,理清思路
(第1—3段)随母亲小住平桥村(序幕)
(第4—30 段)到赵庄看社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31—40段)看社戏后余波(尾声)
1.明确线索:到赵庄看戏。
2.小组讨论,明确情节。
(第4—9段)戏前波折
(第10—13段)月夜行船
(第14—21段)船头看戏
(第22—30段)月下归航
3.小组深入讨论,进一步划分主体情节。
(第1—3段)序幕——略写
(第4—30段)看戏——详写
(第31—40段)尾声——略写
(二)结合思路,体会详略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明确详略。
(1)看戏的经过是情节的主要部分,包括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夏夜行船)、看戏的枯燥乏味(月下看戏)和归航偷豆,作者对这部分浓墨重彩地描写,读来令人如临其境,也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旨。
2.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2)对在平桥村的情况(序幕)和看戏后的余波(尾声),略加点染,是为了突出文章的重点。
疑难问题探究
“伏”1:“我”盼望看社戏,没船。
“起”1:双喜提议夜间开船,似乎柳暗花明。
“伏”2:外祖母和母亲不同意。
“起”2:小伙伴争取﹐集体成行。
“伏”3:社戏无趣﹐败兴而归。
“起”3:停船“偷豆”吃。(高潮)
余波:六一公公跟不同的人谈论“偷豆”情节。
(一)平淡的儿时故事,作者是如何做到让情节
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
1.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
2.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照顾,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
3.写波折也是为写看社戏做铺垫,使文章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
看社戏前的波折
1.不可以。
2.从内容上来看:粗略交代看社戏的大约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发生的前提和环境。
3.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无穷,“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为最大乐事——去看戏做铺垫,吸引读者领略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4.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三)第1—3段属于略写部分,看似与“社戏”无
关,可以删掉吗?
精彩句段诵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诵读体会。
课堂小结
平桥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快乐无穷的,它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令大家十分感兴趣,那么对平桥村的人大家是怎样看的?你喜欢文中哪一位人物?为什么?这就是今天给大家留的思考题,大家课后思考。
布置作业
1.探究课文内容,完成思考题。
⒉搜集类似回忆儿时生活或民俗生活的文章,阅读品味。
板书设计
社戏
一、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第1—3段)略写
二、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第4—30段)详写
三、看社戏后的余波
(第31—40段)略写
戏前波折(第4—9段)
月夜行船(第10—13段)
船头看戏(第14—21段)
月下归航(第22—30段)
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二课时)
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时目标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⒉把握文中的多个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把握文中的多个人物形象。
比较导入
你眼中的农村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作者眼中的江南农村美不美?美在哪里?
景色美、人情美。
感受景美
(一)了解美景赏析的角度
1.常见的写景角度。
(1)抓住景物特点,如色彩、声音、味道等。
(2)修辞手法角度,如比喻、拟人等。
(3)感官活动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4)动静角度,如动静结合等。
(5)观察点角度,如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
(6)观察视角角度,如俯视﹑仰视、远视、平视等。(7)写景顺序角度,如上下、内外、由中间到两边、由整体到局部等。
(8)运用写作手法角度,如情景交融﹑烘托、渲染、设伏笔、做铺垫等。
2.常见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4)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深夜归航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1.抓住景物特点。
色彩:豆麦的“碧绿”,连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等。
气味: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声音:船行的“潺潺”声,横笛的“宛转,悠扬”等。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深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烘托孩子们愉悦的心理。
2.从修辞手法角度看。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比喻,比拟)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比喻)
作者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也表现出孩子们看戏路上的急迫和归航的愉悦心理。
3.从写作手法角度看。
白描、烘托、情景交融等。
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把景物写活了,写得富有立体感,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感受人美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事例来分析。
2.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
3.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对比)来分析。
4.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主题(旨)分析。
5.通过环境描写来分析。
(二)大人群体
1.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
2.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侧面描写)
3.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4.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村民们勤劳、热情、质朴、善良,关系和睦。
(三)孩子群体
1.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
2.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3.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4.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5.大家跳下船,双喜……阿发……年幼的……较大的……有说笑的,有嚷的……
6.年纪小的几个……大的……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
小伙伴们是一群淳朴可爱、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的农村孩子。
(四)大人个体——六一公公
1.对于孩子们偷豆,只是责备,听说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不吝啬)
2.亲自送豆。(热情好客)
3.“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老实厚道)
4.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友善的祝福)
六一公公是一个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老实厚道的村民形象。
(五)孩子个体——双喜
1.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领袖)
2.当“我”看不成戏,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说服外祖母和母亲。(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3.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失望,双喜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亲切体贴)
4.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他提议回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以“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为由劝止大家。(善于为他人着想)
双喜是一个聪明伶俐、热情友爱、心细如发、亲切体贴、能拿主意的小领袖般的小伙伴。
积累“美句”
1.诵读并抄写第11、12、13、22段。
2.小组研讨最喜欢的写人物的语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读了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了解了本课的群体人物和闪光的个体人物,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温暖的人情美。期待同学们也能发掘身边温暖的凡人小事,把他们写美、写活。
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人物描写,选择身边的一群小伙伴的故事写一段展现人性美的文字。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景色美
抓住景物特点
从修辞角度看
运用写作手法
乐土
人物美
群体人物
个体人物
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三课时)
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时目标
1.体会儿童视角叙事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2.领悟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感知江南水乡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儿童视角叙事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2.领悟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儿童视角看社戏
(一)解读儿童视角叙事
1.使文字更加纯真感人,读者也会受到感动。
2.该叙事视角多用回忆的方式,从儿童视角叙事写童年的感受,充满温情。
(二)体会儿童视角妙处
(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3)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
这些在成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的眼里,却乐趣无限,让人感受到童真童趣的可贵。
2.社戏好看吗?
(1)看戏的内容及心情。
角度 画面 感受 作用
远处看 模胡在月夜中 疑心画上见过的 仙境 表现了“我”喜
悦的心情
稍近 处看 红红绿绿的动 / 表现了“我”喜
悦、急切的心情
近处看 长胡子和一群 赤膊的人打仗 挤在船头上看打仗 表现了儿童喜悦、好奇的心理
近处看 小丑被花白胡 子打 实在要算是最好 的一折 表现了“我”喜
悦的心情
远处看 回望戏台在灯 火光中 漂渺得像……红 霞罩着了 表现了“我”的
依依不舍之情
(2)社戏不好看
正面表现: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但“老旦”不停地唱着。
侧面表现:小伙伴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动作描写,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小孩子并不太懂剧情,只要热闹,看着就高兴。
3.文中表现童真童趣的语句有很多,请举例进行简要赏析。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了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的朋友买豆浆喝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悲伤、失落的情绪。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也就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时的精神状态。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这样的比喻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儿童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的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1.研讨第1段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结尾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描述了六一公公的言行。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2.研讨结尾两段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简练而精粹,内涵丰富。
2.平实而有情味。
3.生动而有画面感。
拓展研讨
“偷”,一般意义上是“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你如何理解本文孩子们“偷豆”的行为?
我认为算是偷。摘豆时,尽管大部分罗汉豆是阿发家的,且阿发也在场,但却没有得到大人的允许;吃完豆,他们也自觉心虚,“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希望借此掩盖自己偷豆的行为;六一公公知道后,虽然没有严厉责备他们,但只是碍于“我”是客人的面子。可见,对这种“偷”的行为,我们要引以为戒,千万不可模仿。
我认为不算偷。“偷豆”和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偷窃”不一样。从文中内容来看,他们摘的豆大部分是阿发家的,而当时阿发也在场;联系文章开头“我”在平桥村所做的乐事,所受的待遇,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大家热情招待“我”的一种方式。可见,文中的“偷”是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凝结了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这一“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地方民风民俗的作品进行比较鉴赏。
2.以《看戏》为题,写一篇讲述自己经历感受的文字。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本文知识点回顾
1.体会儿童视角的妙处2.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