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9 13:28:25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杭州期末)小应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后木块保持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同
B.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松手观察,目的是研究这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
C.向左、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砝码时,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说明桌面光滑无摩擦
D.将木块换成轻质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5N 的砝码,则测力计示数为 5N
【答案】D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后木块保持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故A错误;
B.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松手观察,目的是研究这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向左、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砝码时,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说明木块受到摩擦力作用,桌面不光滑,故C错误;
D.轻质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测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5N,则测力计示数为5N,故D正确。
故选D。
2.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牛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牛,则物体(  )
A.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减小并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如果受到的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据此解答。
【解答】虽然两个力都减小到5N,但物体受到的始终是平衡力,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即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都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解答】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力是指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与平衡力的方向相反不符,所以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B选项正确。
故选B
4.(2019八上·宁波期中)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飞叶转速变慢但质量大小不变,因此惯性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作用在指尖上,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陀螺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019八上·海曙期末)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物体A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撤去力F后,小车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它不受到摩擦力,故①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B相对A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B受到A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小车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即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和物体A施加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物体A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③错误;
若撤去力F后,小车受到的合力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它继续向右做减速运动,故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②。
故选A。
6.(2018九上·绍兴月考)如图,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描述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仅① B.仅②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而木块对小车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那么不是平衡力,故①不合题意;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②符合题意;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C。
7.(2018八上·宁波期中)如下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
B.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故B错误;
C.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C错误;
D.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2018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12N C.6N D.3N
【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以测力计上的吊环为受力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即可。【解答】以测力计左边的吊环为对象进行分析,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而右边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产生,所以它的示数肯定是6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2018八上·宁波期中)物体在空中运动往往要受到空气对它的阻力和竖直向上升力的作用,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空气对它1000牛的升力作用竖直匀速下降,若在所载重物中,减小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这气球就能竖直匀速上升,设气球匀速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升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取g=10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不变
B.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C.载重气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50牛
D.载重气球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的总重力大小为950牛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2)阻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对载重气球的两种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原理计算受到的空气阻力;
(4)对匀速下降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载重气球的总重力。
【解答】A.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不变,都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载重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阻力向下;在下降过程中,阻力向上,因此阻力方向发生改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空气对它1000牛的升力作用竖直匀速下降,
那么空气阻力G=f+F升=1000N ①;
若在所载重物中,减小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这气球就能竖直匀速上升,
那么F升=f+900N ②;
将②代入①得到:2f=100N;
即f=50N,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当载重气球匀速下降时,总重力是1000N,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2八上·余姚竞赛)关于如图所示单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A点时只受两个力作用
C.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时只受两个力作用
D.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
【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2)(3)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
【解答】A.小球运动到B点时运动轨迹为曲线,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和重力肯定不平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A点和B点时,都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故B、C正确不合题意;
D.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此时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2022八上·北仑期中)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对文具盒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的,故A错误;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作用在文具盒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12.(2022八上·鄞州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木块所受重力和木块对木板压力的三要素相同
C.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
D.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
木块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在木块上,而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木板上,二者作用点不同,故B错误;
木块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为木板,故C正确;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细线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由题意可知,狗、绳子和小明均处于平衡状态,则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在竖直方向上,狗在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及绳对它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下平衡,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是-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14.(2023·杭州模拟)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①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②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判断;
③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④将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
【解答】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虽然接触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二者之间没有摩擦力,故①正确;
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在水平方向上,它向左不受力,只能是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
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A受到平衡力,既然B对A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么肯定是向右的拉力F与小车对A向左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故③正确;
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到平衡力,应该是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④正确。
故选D。
15.(2023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则二者为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和闹钟的总重力,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闹钟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6.(2023七下·上城期末)如图所示,小金同学为了取出两头均空的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采用了手拿球筒中部竖直向下敲击桌面的方法。对这一情境分析合理的是(  )
A.羽毛球卡在球筒中,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B.敲击桌子时,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C.击打的速度越快,羽毛球具有的惯性越大
D.击打球筒时,球筒没有惯性
【答案】A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A.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B.根据惯性的知识判断;
C.根据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A.羽毛球卡在球筒中,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
B.敲击桌子时,球筒一起向下运动,球筒受力后静止下来,而羽毛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因此从筒的下端出来,故B错误;
C.羽毛球的惯性与速度无关,只与质量大小,故C错误;
D.击打球筒时,球筒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17.(2021八上·温岭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M+m)g B.(M+2m)g C.Mg+f D.Mg+2f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受力分析时要明确研究对象。
【解答】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方向竖直向上,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也各为f,方向竖直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大环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向上有绳子对它的拉力F,向下有它自身的重力Mg和两个小环对它的摩擦力2f,故F=Mg+2f,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2021八上·温岭月考)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将甲和乙两位同学看作一个整体,第二次推时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可得到墙壁受到的推力以及地面给整体的摩擦力之和;
(2)以乙同学为受力对象进行分析,他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可得到乙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用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去乙受到的摩擦力就是甲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受力均平衡,受力分析如下:
第一次甲:
第二次甲: 第二次乙:
A、两幅图中,甲对墙的推力都等于墙对甲的推力等于50N,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的推力为50N,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2021八上·慈溪期中)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哪一对力能够相互平衡?(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
【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书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课桌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C正确;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二者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20.(2021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A、B,在水平方向互相拉,已知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4N
B.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8N
C.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4N
D.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8N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解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B处于静止状态,它的示数为4N,说明弹簧测力计A对它的拉力为4N。而测力计A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B的拉力和手的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手的拉力为4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2021七上·苍南竞赛)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一样的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判断;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当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为驱动轮,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则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前轮为从动轮,相对地面向前运动,则受到的摩擦力向后,故A错误;
B.自行车的惯性只与质量大小有关,故B错误;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的位置保持不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所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22.(2021八上·宁波月考)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北斗卫星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
B.木块从不太光滑的滑梯上匀速直线滑下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水平方向飞来的足球,撞到竖直墙面后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沿原路飞出
【答案】B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解答】A.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所以卫星也在围绕地球公转,由于它的运动轨迹为曲线,即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因此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
B.木块从不太光滑的滑梯上匀速直线滑下,此时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即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B符合题意;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的运动速度不断增大,即运动状态改变,故C不合题意;
D.水平方向飞来的足球,撞到竖直墙面后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沿原路飞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23.(2023九上·浙江模拟)如图,利用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甲和乙,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型静置,可观察到木模甲呈现悬浮效果。
(1)细线a对木模甲的拉力方向为   ,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模甲的重力mg。
(2)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木模甲的接线点,使上方木模仍受力平衡,细线仍竖直。此时虽然三根细线对木模甲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各细线上力的三要素中的   发生了改变。
【答案】(1)向上;大于
(2)力的作用点和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木模甲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木模甲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细线a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拉力方向向上。
(2)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木模甲的接线点,使上方木模仍受力平衡,细线仍竖直。此时虽然三根细线对木模甲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各细线上力的三要素中的力的作用点和大小发生了改变。
24.(2021八上·温岭月考)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其中 “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米)。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均为 的甲、乙两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在甲的另一端挂一重物 ,乙的另一端压一重物 时,两弹簧的长度均为 ,现将两弹簧并联,并在其下方系一重物 ,此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
【答案】L+G/2k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解答】甲、乙两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在甲的另一端挂一重物 ,乙的另一端压一重物 时,两弹簧的长度均为 ,这两次重物均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且G=F=kx,得 ,原长为。将两弹簧并联后,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和2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弹力,一个弹力,可见此次弹簧形变量为x/2,因此此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故答案为:L+G/2k
25.(2021八上·温岭月考)在探究“利用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2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   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
【答案】100;5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解答】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先将四块转视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于木板外侧用的力都为200N,故两边摩擦力相等,A砖与木板和D砖与木板间的摩擦都为100N。
然后根据静止时受力平衡通过已知的力对每块砖进行分析,如图
由图可知A砖与B砖的摩擦力为50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N。
故答案为:100;50;0
26.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答案】200;2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A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2)对B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B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测力计A水平向左的拉力与甲对A水平向右的拉力相互平衡,即A对B的拉力为200N。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B对A的拉力等于A对B的拉力,因此测力计A的示数为200N。
(2)测力计B处于静止状态,它乙对B的拉力与测力计A对B的拉力相互平衡,因此A对B的拉力为200N,即测力计B的示数为200N。
27.(2021九上·临海月考)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木块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8N;若将A、B水平连接起来放在该桌面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N。如图甲中,木块A对木块B    (填“存在”或“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8;不存在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判断。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在甲图中,将AB看作一个整体,它们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f=F1=8N。在乙图中,仍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还是8N。因为拉力F2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所以F2=f=8N。
(2)在甲中,AB相互接触,但是二者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木块A对木块B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三、解答题
28.(2023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二力平衡知识结构图,请补充完整。
请补充完整①   ,②   。
③轻质物体A在甲、乙两只弹簧秤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甲弹簧秤的示数为   牛。
【答案】同一直线;静止;1.6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确定测力计乙的示数,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甲的示数。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1.6N。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即甲对A的拉力和乙对A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则甲的示数为1.6N。
四、实验探究题
2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N,阻力的方向   。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   ?
【答案】(1)加速
(2)2;水平向左
(3)不是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从丙图中找到某个时间对应的速度所在图像的形状,如果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加速;如果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减速;如果一条水平线,说明物体是匀速的;
(2)从丙图中判断t=3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从乙图中找到某个时间物体受到的力;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从丙图中判断t=5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
【解答】(1)观察丙图可知,从0s-2s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上方的斜线,说明这段时间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因此当t=1s时,物体处于加速状态;
(2)观察丙图可知,当t=3s时,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水平线,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是2N,且方向向左;
(3)观察丙图可知,物体从4s-8s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即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不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1)加速;(2)2,水平向左;(3)不是平衡力
1 / 1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杭州期末)小应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后木块保持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同
B.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松手观察,目的是研究这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
C.向左、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砝码时,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说明桌面光滑无摩擦
D.将木块换成轻质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5N 的砝码,则测力计示数为 5N
2.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牛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牛,则物体(  )
A.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减小并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都有可能
4.(2019八上·宁波期中)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2019八上·海曙期末)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物体A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撤去力F后,小车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6.(2018九上·绍兴月考)如图,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描述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仅① B.仅② C.②③ D.①②③
7.(2018八上·宁波期中)如下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8.(2018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12N C.6N D.3N
9.(2018八上·宁波期中)物体在空中运动往往要受到空气对它的阻力和竖直向上升力的作用,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空气对它1000牛的升力作用竖直匀速下降,若在所载重物中,减小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这气球就能竖直匀速上升,设气球匀速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升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取g=10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不变
B.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C.载重气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50牛
D.载重气球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的总重力大小为950牛
10.(2022八上·余姚竞赛)关于如图所示单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A点时只受两个力作用
C.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时只受两个力作用
D.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
11.(2022八上·北仑期中)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12.(2022八上·鄞州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木块所受重力和木块对木板压力的三要素相同
C.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
D.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14.(2023·杭州模拟)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5.(2023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6.(2023七下·上城期末)如图所示,小金同学为了取出两头均空的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采用了手拿球筒中部竖直向下敲击桌面的方法。对这一情境分析合理的是(  )
A.羽毛球卡在球筒中,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B.敲击桌子时,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C.击打的速度越快,羽毛球具有的惯性越大
D.击打球筒时,球筒没有惯性
17.(2021八上·温岭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M+m)g B.(M+2m)g C.Mg+f D.Mg+2f
18.(2021八上·温岭月考)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19.(2021八上·慈溪期中)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哪一对力能够相互平衡?(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
20.(2021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A、B,在水平方向互相拉,已知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4N
B.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8N
C.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4N
D.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8N
21.(2021七上·苍南竞赛)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一样的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2.(2021八上·宁波月考)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北斗卫星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
B.木块从不太光滑的滑梯上匀速直线滑下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水平方向飞来的足球,撞到竖直墙面后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沿原路飞出
二、填空题
23.(2023九上·浙江模拟)如图,利用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甲和乙,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型静置,可观察到木模甲呈现悬浮效果。
(1)细线a对木模甲的拉力方向为   ,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模甲的重力mg。
(2)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木模甲的接线点,使上方木模仍受力平衡,细线仍竖直。此时虽然三根细线对木模甲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各细线上力的三要素中的   发生了改变。
24.(2021八上·温岭月考)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其中 “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米)。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均为 的甲、乙两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在甲的另一端挂一重物 ,乙的另一端压一重物 时,两弹簧的长度均为 ,现将两弹簧并联,并在其下方系一重物 ,此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
25.(2021八上·温岭月考)在探究“利用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2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   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
26.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27.(2021九上·临海月考)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木块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8N;若将A、B水平连接起来放在该桌面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N。如图甲中,木块A对木块B    (填“存在”或“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三、解答题
28.(2023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二力平衡知识结构图,请补充完整。
请补充完整①   ,②   。
③轻质物体A在甲、乙两只弹簧秤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甲弹簧秤的示数为   牛。
四、实验探究题
2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N,阻力的方向   。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后木块保持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故A错误;
B.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松手观察,目的是研究这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向左、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砝码时,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说明木块受到摩擦力作用,桌面不光滑,故C错误;
D.轻质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测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5N,则测力计示数为5N,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如果受到的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据此解答。
【解答】虽然两个力都减小到5N,但物体受到的始终是平衡力,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即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解答】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力是指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与平衡力的方向相反不符,所以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B选项正确。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飞叶转速变慢但质量大小不变,因此惯性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作用在指尖上,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陀螺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它不受到摩擦力,故①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B相对A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B受到A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小车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即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和物体A施加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物体A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③错误;
若撤去力F后,小车受到的合力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它继续向右做减速运动,故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②。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而木块对小车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那么不是平衡力,故①不合题意;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②符合题意;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
B.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故B错误;
C.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C错误;
D.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以测力计上的吊环为受力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即可。【解答】以测力计左边的吊环为对象进行分析,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而右边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产生,所以它的示数肯定是6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2)阻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对载重气球的两种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原理计算受到的空气阻力;
(4)对匀速下降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载重气球的总重力。
【解答】A.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不变,都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载重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阻力向下;在下降过程中,阻力向上,因此阻力方向发生改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空气对它1000牛的升力作用竖直匀速下降,
那么空气阻力G=f+F升=1000N ①;
若在所载重物中,减小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这气球就能竖直匀速上升,
那么F升=f+900N ②;
将②代入①得到:2f=100N;
即f=50N,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当载重气球匀速下降时,总重力是1000N,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2)(3)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
【解答】A.小球运动到B点时运动轨迹为曲线,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和重力肯定不平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A点和B点时,都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故B、C正确不合题意;
D.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此时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对文具盒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的,故A错误;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作用在文具盒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
木块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在木块上,而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木板上,二者作用点不同,故B错误;
木块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为木板,故C正确;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细线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由题意可知,狗、绳子和小明均处于平衡状态,则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在竖直方向上,狗在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及绳对它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下平衡,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是-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14.【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①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②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判断;
③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④将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
【解答】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虽然接触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二者之间没有摩擦力,故①正确;
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在水平方向上,它向左不受力,只能是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
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A受到平衡力,既然B对A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么肯定是向右的拉力F与小车对A向左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故③正确;
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到平衡力,应该是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④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则二者为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和闹钟的总重力,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闹钟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A.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B.根据惯性的知识判断;
C.根据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A.羽毛球卡在球筒中,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
B.敲击桌子时,球筒一起向下运动,球筒受力后静止下来,而羽毛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因此从筒的下端出来,故B错误;
C.羽毛球的惯性与速度无关,只与质量大小,故C错误;
D.击打球筒时,球筒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受力分析时要明确研究对象。
【解答】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方向竖直向上,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也各为f,方向竖直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大环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向上有绳子对它的拉力F,向下有它自身的重力Mg和两个小环对它的摩擦力2f,故F=Mg+2f,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将甲和乙两位同学看作一个整体,第二次推时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可得到墙壁受到的推力以及地面给整体的摩擦力之和;
(2)以乙同学为受力对象进行分析,他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可得到乙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用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去乙受到的摩擦力就是甲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受力均平衡,受力分析如下:
第一次甲:
第二次甲: 第二次乙:
A、两幅图中,甲对墙的推力都等于墙对甲的推力等于50N,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的推力为50N,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书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课桌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C正确;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二者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解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B处于静止状态,它的示数为4N,说明弹簧测力计A对它的拉力为4N。而测力计A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B的拉力和手的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手的拉力为4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判断;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当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为驱动轮,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则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前轮为从动轮,相对地面向前运动,则受到的摩擦力向后,故A错误;
B.自行车的惯性只与质量大小有关,故B错误;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的位置保持不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所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22.【答案】B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解答】A.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所以卫星也在围绕地球公转,由于它的运动轨迹为曲线,即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因此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
B.木块从不太光滑的滑梯上匀速直线滑下,此时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即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B符合题意;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的运动速度不断增大,即运动状态改变,故C不合题意;
D.水平方向飞来的足球,撞到竖直墙面后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沿原路飞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3.【答案】(1)向上;大于
(2)力的作用点和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木模甲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木模甲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细线a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拉力方向向上。
(2)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木模甲的接线点,使上方木模仍受力平衡,细线仍竖直。此时虽然三根细线对木模甲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各细线上力的三要素中的力的作用点和大小发生了改变。
24.【答案】L+G/2k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解答】甲、乙两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在甲的另一端挂一重物 ,乙的另一端压一重物 时,两弹簧的长度均为 ,这两次重物均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且G=F=kx,得 ,原长为。将两弹簧并联后,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和2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弹力,一个弹力,可见此次弹簧形变量为x/2,因此此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故答案为:L+G/2k
25.【答案】100;5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解答】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先将四块转视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于木板外侧用的力都为200N,故两边摩擦力相等,A砖与木板和D砖与木板间的摩擦都为100N。
然后根据静止时受力平衡通过已知的力对每块砖进行分析,如图
由图可知A砖与B砖的摩擦力为50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N。
故答案为:100;50;0
26.【答案】200;2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A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2)对B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B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测力计A水平向左的拉力与甲对A水平向右的拉力相互平衡,即A对B的拉力为200N。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B对A的拉力等于A对B的拉力,因此测力计A的示数为200N。
(2)测力计B处于静止状态,它乙对B的拉力与测力计A对B的拉力相互平衡,因此A对B的拉力为200N,即测力计B的示数为200N。
27.【答案】8;不存在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判断。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在甲图中,将AB看作一个整体,它们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f=F1=8N。在乙图中,仍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还是8N。因为拉力F2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所以F2=f=8N。
(2)在甲中,AB相互接触,但是二者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木块A对木块B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28.【答案】同一直线;静止;1.6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确定测力计乙的示数,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甲的示数。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1.6N。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即甲对A的拉力和乙对A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则甲的示数为1.6N。
29.【答案】(1)加速
(2)2;水平向左
(3)不是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从丙图中找到某个时间对应的速度所在图像的形状,如果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加速;如果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减速;如果一条水平线,说明物体是匀速的;
(2)从丙图中判断t=3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从乙图中找到某个时间物体受到的力;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从丙图中判断t=5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
【解答】(1)观察丙图可知,从0s-2s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上方的斜线,说明这段时间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因此当t=1s时,物体处于加速状态;
(2)观察丙图可知,当t=3s时,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水平线,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是2N,且方向向左;
(3)观察丙图可知,物体从4s-8s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即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不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1)加速;(2)2,水平向左;(3)不是平衡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