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节地球的自转
一、单选题
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
B.人跟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
2.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人们在顺应与遵循( )的运动规律。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星辰起落 D.潮涨潮落
4.(2023·杭州模拟)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C.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
(2023七下·温州期末)生活中,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夜晚星星位置的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变化、烛焰的变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5.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6.男性、女性的身高增长速度随年龄变化如图,从中可发现青春期是身高快速生长的时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B.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C.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低于女孩
D.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低于女孩
7.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如图),将会观察到静止的烛焰向前摆动。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运动的双手具有惯性 B.静止的纸箱具有惯性
C.运动的空气具有惯性 D.摆动的烛焰具有惯性
8.(2023七下·余杭期末)地球表面存在昼夜现象的理由是( )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③地球不停地在绕日公转
④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从一个方向射向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23七下·富阳期末)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上任何一地的杆影都是正午最短,这是因为地球饶太阳公转造成的
C.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样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与地球的大气层有关
D.地球上的晨线和昏线恰好就是地球的两条经线
10.(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关系图,图中实曲线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虚曲线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经历的时间为27.3日
B.图中月球位于②位置时,这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C.图中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这天,月球可能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11.(2023九下·金华月考)我们居住在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她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和公转。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
C.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永不重合 B.每年重合一次
C.每年重合两次 D.永远重合
13.下列有关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B.杭州市每天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2 h
C.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都有所不同
D.在南半球,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14.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结果会怎样( )
A.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 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昼夜交替一定更慢
1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
C.月亮仍东升西落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16.(2023·宁波模拟)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17.(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最外圈表示赤道,小虚线圈纬度为66.5%。则能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的地球光照图的是 ( )
A. B. C. D.
18.(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一日之内某地竿影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交替
19.(2022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甲、乙、丙、丁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23七下·拱墅期末)天亮前后,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启明星"缓缓升起;而在黄昏时分,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长庚星”缓缓沉落;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地球、金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及轨道如图所示,图中a、b均为金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启明星”,出现在东面天空
B.b为“启明星”,出现在西面天空
C.a为“长庚星”,出现在西面天空
D.b为“长庚星”,出现在东面天空
21.(2021七上·镇海期末)如图是“极点上空的地球俯视图”, 图中外圈为赤道,中心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此时 为 6 月 22 日,则①②③④四地中会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
23.(2021七上·江北期末)在有关时间的单位中,一年有365天,1农历月约有30天,1天有24小时等,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属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月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2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25.(2018七下·吴兴期末)关于图中A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地位于南半球 B.这一天A点昼长夜短
C.A点正是白天 D.A点位于热带
二、填空题
26.(2023七下·上城期末)如图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 转动的(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图中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 。
(3)ABC曲线表示的是 (选填“晨线”或“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相对于杭州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7.(2023七下·金华期末)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1)为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 ;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A,B两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 。
(4)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于黑夜的是 。
29.(2023七下·拱墅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顺利与天宫空间站实现径向对接,三名宇航员将开展为期5个月的工作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1)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运载火箭承载着神舟十六号飞船飞向太空时,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的。
(3)下列关于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内活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________(填字母)
A.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 B.用手握住铅笔写字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体重计测自己的体重
(4)天宫空间站自西向东每1.5小时绕地球飞行一周。某段时间,空间站沿平行赤道的路线上飞行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看到地球是 (选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转动。
(5)神舟十六号乘组执行任务的5个月期间,杭州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一直昼长夜短 B.一直昼变长夜变短 C.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30.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3七下·上虞期末)小安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
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方。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人类生活在这么大的地球上,并且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故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地球每天的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解答】A运动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B运动是地球的自转;C运动是地球的公转;D运动是彗星的公转。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出现的现象为: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为: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交替等。
【解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昼夜更替的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上的差异,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A.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A正确;
B. 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B错误;
C. 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C正确;
D.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时间是农历初一,有可能出现日食,D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5.A
6.A
7.C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惯性;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惯性是物质自身的一种属性。
5.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是由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所以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答案为:A
6.男生的青春期发育比女生晚两年,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故答案为:A
7.纸箱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周围空气的振动带动了蜡烛的烛焰振动,所以运动的空气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昼夜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向阳面为昼,背阳面为夜。由于地球的自转,其向阳面与背阳面不断交替,形成昼夜。
【解答】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 ④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从一个方向射向地球 导致了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地球上任何一地的杆影都是正午最短,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样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与地球的大气层有关;地球上的晨线和昏线不是地球上的两条经线。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其公转周期等于自转周期等于27.3日,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解答】A.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 ,为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即为29.5天;
B. 月球位于②位置时 ,月相为满月,即此时地球在中间故出现月食;
C.处于3位置时,此时月球位于三者之间,故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为五月初五,此时月相接近上弦月,月球位于1和2之间;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4小时。
(2)地球在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称为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
【解答】A.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造成的现象为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故选项正确。
B.地球自转的时间为24小时,故选项错误。
C.地球的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形成了一个夹角,角度约为66.5°。故选项正确。
D.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晨线是指从黑夜到白天的线;昏线是指从白天到黑夜的线;经线是指连接南极点和北极点的线;
【解答】晨昏线在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正确;
B. 杭州市每天昼夜交替的周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也就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杭州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h,B错误;
C. 赤道上全年的昼夜交替周期都相同,除赤道外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都有所不同,C错误;
D. 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所以 在南北半球,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 ,A错误,仍然有昼夜交替现象;
B.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正确;
C.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不会消失,错误;
D.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昼夜交替也会忽快忽慢,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那么太阳将西升东落 ,正确;
B.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 ,正确;
C.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月亮会西升东落,C错误;
D.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正确;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影子最短;
【解答】A.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所以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正确;
B. 太阳直射点一年四季在宁波的南面,所以正午的时候影子应该是朝正北的,所以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正确;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所以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应该将比55.7cm短,C错误;
D.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呈现极夜现象;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太阳一年四季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解答】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呈现极夜现象;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所以C正确;C描述的是从南极上空看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地球光照图 ;
故答案为:C.
18.【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现象,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各种运动旋转现象,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天象位置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解答】A. 一日之内某地竿影长短的变化,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C.一年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错误;
D. 昼夜交替,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故答案为:C.
19.【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根据晨昏线可判断,甲、丙即将迎来白天,丁为正午,乙为深夜。
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启明星”和“长庚星”其实是金星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启明星"出现在天亮前后,所以启明星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而“长庚星”在黄昏时分,应该在地球的西面。
【解答】A、“启明星”在地球的东面天空,a是启明星,所以A符合题意。
B、“启明星”在地球的东面天空,所以a是启明星,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长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b是长庚星,所以C不符合题意,
D、b是“长庚星”,"长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所以不符合题意。
2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解答】6月22日是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图中②所在纬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图中③位于南极点,有极夜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A。
23.【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解答】地球上的一年是地球公转的周期,而农历的一月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的,1天24个小时是地球的自转周期;
故选D。
24.【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南北的交点称南极与北极,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方看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方看顺时针旋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自转与公转是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
【解答】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方向不同,叙述不正确,A正确;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根据自转定义可知,叙述正确,B错误;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基本形式之一,叙述正确,C错误;
D、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A
25.【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读图可知,图中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图中A点位于北半球、此时A点白昼最短、Α点是白昼、A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
故选C.
26.【答案】(1)逆时针
(2)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晨线;运动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晨昏线分成晨线和昏线,晨线是指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交界线,昏线是昼半球到夜半球的交界线
【解答】(1)地球会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逆时针转动的,简单的记忆为南顺北逆。
(2)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 位于ABC线上的会随地球自转从地球的暗面到亮面,是一天中的早晨,因此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会逐渐靠近或者远离杭州,因此相对于杭州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逆时针 (2)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晨线 运动
27.【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2)参照物是指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解答】(1) 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自西向东;
(2)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28.【答案】(1)
(2)
(3)A
(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
【解答】(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所以图像为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右边半球亮,左边半球暗,所以太阳在右边;
(3)我们把从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把从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结合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的知识,所以A,B两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A;
(4)B点现在位于昏线上,6小时候刚好是在晚上12点,所以 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于黑夜的是B;A点现在在晨线上,所以6小时后在正午的12点;
故答案为:(1) (2)(3)A(4)B
29.【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3)B;C
(4)自东向西
(5)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重力及其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时自西向东,参照物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天宫舱内处于失重状态,利用重力来工作的活动都无法完成。杭州一年中12月22日至6月21日之间昼变长,夜变短。从6月21日至12月22日之间夜变长,昼变短。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运载火箭承载着载人飞船,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3)A:处于失重状态,无法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A不符合事实。B:能用手握住铅笔写字可以做到,B符合事实。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可以做到,B符合事实。D:处于失重状态,无法用体重计测自己的质量,D不符合事实。故选BC。
(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而天宫空间站也是自西向东绕着地球转,周期是1.5小时,所以地球相对于天宫是自东向西运动的。
(5)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是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昼冬至昼最短夜最长,冬至经春分至夏至,北半球是夜在缩短昼在加长,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所以从 5月30日 到10月30号, 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所以选C
30.【答案】(1)ABC;CDA
(2)昼半球;夜半球
(3)昼夜
(4)黑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3)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市:北纬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根据相差的经度可知两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由北京处于正午确定美国的时间。
【解答】(1)晨线是指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ABC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ABC是晨线;昏线是指由白天进入黑夜,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CDA将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CDA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从北京和纽约的经纬度可知,两地经度相差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故答案为:(1)ABC、CDA;(2)昼半球、夜半球;(3)昼夜;(4)黑夜
31.【答案】(1)自西向东
(2)正西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解答】(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经线至南北,纬线指东西,所以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正西方。
(3)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所以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B,处在白天的是D,A点将从白天到黑夜,C点将从黑夜到白天;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正西(3)B
1 / 1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节地球的自转
一、单选题
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
B.人跟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人类生活在这么大的地球上,并且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故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
故答案为:B
2.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地球每天的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解答】A运动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B运动是地球的自转;C运动是地球的公转;D运动是彗星的公转。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故答案为:B。
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人们在顺应与遵循( )的运动规律。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星辰起落 D.潮涨潮落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出现的现象为: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为: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交替等。
【解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昼夜更替的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故答案为:A
4.(2023·杭州模拟)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C.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上的差异,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A.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A正确;
B. 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B错误;
C. 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C正确;
D.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时间是农历初一,有可能出现日食,D正确;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温州期末)生活中,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夜晚星星位置的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变化、烛焰的变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5.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6.男性、女性的身高增长速度随年龄变化如图,从中可发现青春期是身高快速生长的时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B.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C.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低于女孩
D.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低于女孩
7.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如图),将会观察到静止的烛焰向前摆动。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运动的双手具有惯性 B.静止的纸箱具有惯性
C.运动的空气具有惯性 D.摆动的烛焰具有惯性
【答案】5.A
6.A
7.C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惯性;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惯性是物质自身的一种属性。
5.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是由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所以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答案为:A
6.男生的青春期发育比女生晚两年,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迟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大值高于女孩;
故答案为:A
7.纸箱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周围空气的振动带动了蜡烛的烛焰振动,所以运动的空气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C
8.(2023七下·余杭期末)地球表面存在昼夜现象的理由是( )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③地球不停地在绕日公转
④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从一个方向射向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昼夜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向阳面为昼,背阳面为夜。由于地球的自转,其向阳面与背阳面不断交替,形成昼夜。
【解答】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 ④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从一个方向射向地球 导致了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
故答案为:D
9.(2023七下·富阳期末)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上任何一地的杆影都是正午最短,这是因为地球饶太阳公转造成的
C.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样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与地球的大气层有关
D.地球上的晨线和昏线恰好就是地球的两条经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地球上任何一地的杆影都是正午最短,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样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与地球的大气层有关;地球上的晨线和昏线不是地球上的两条经线。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关系图,图中实曲线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虚曲线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经历的时间为27.3日
B.图中月球位于②位置时,这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C.图中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这天,月球可能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其公转周期等于自转周期等于27.3日,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解答】A.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 ,为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即为29.5天;
B. 月球位于②位置时 ,月相为满月,即此时地球在中间故出现月食;
C.处于3位置时,此时月球位于三者之间,故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为五月初五,此时月相接近上弦月,月球位于1和2之间;
故答案为:C
11.(2023九下·金华月考)我们居住在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她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和公转。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
C.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4小时。
(2)地球在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称为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
【解答】A.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造成的现象为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故选项正确。
B.地球自转的时间为24小时,故选项错误。
C.地球的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形成了一个夹角,角度约为66.5°。故选项正确。
D.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永不重合 B.每年重合一次
C.每年重合两次 D.永远重合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晨线是指从黑夜到白天的线;昏线是指从白天到黑夜的线;经线是指连接南极点和北极点的线;
【解答】晨昏线在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13.下列有关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B.杭州市每天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2 h
C.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都有所不同
D.在南半球,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正确;
B. 杭州市每天昼夜交替的周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也就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杭州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h,B错误;
C. 赤道上全年的昼夜交替周期都相同,除赤道外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都有所不同,C错误;
D. 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所以 在南北半球,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D错误;
故答案为:A.
14.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结果会怎样( )
A.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 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昼夜交替一定更慢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 ,A错误,仍然有昼夜交替现象;
B.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正确;
C.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不会消失,错误;
D. 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昼夜交替也会忽快忽慢,D错误;
故答案为:B.
1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
C.月亮仍东升西落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时差现象等;
【解答】A.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那么太阳将西升东落 ,正确;
B.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 ,正确;
C.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月亮会西升东落,C错误;
D.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正确;
故答案为:C.
16.(2023·宁波模拟)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影子最短;
【解答】A.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所以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正确;
B. 太阳直射点一年四季在宁波的南面,所以正午的时候影子应该是朝正北的,所以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正确;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所以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应该将比55.7cm短,C错误;
D.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正确;
故答案为:C.
17.(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最外圈表示赤道,小虚线圈纬度为66.5%。则能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的地球光照图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呈现极夜现象;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太阳一年四季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解答】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呈现极夜现象;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所以C正确;C描述的是从南极上空看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地球光照图 ;
故答案为:C.
18.(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一日之内某地竿影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交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现象,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各种运动旋转现象,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天象位置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解答】A. 一日之内某地竿影长短的变化,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C.一年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错误;
D. 昼夜交替,属于地球自转,正确;
故答案为:C.
19.(2022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甲、乙、丙、丁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根据晨昏线可判断,甲、丙即将迎来白天,丁为正午,乙为深夜。
故选B。
20.(2023七下·拱墅期末)天亮前后,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启明星"缓缓升起;而在黄昏时分,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长庚星”缓缓沉落;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地球、金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及轨道如图所示,图中a、b均为金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启明星”,出现在东面天空
B.b为“启明星”,出现在西面天空
C.a为“长庚星”,出现在西面天空
D.b为“长庚星”,出现在东面天空
【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启明星”和“长庚星”其实是金星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启明星"出现在天亮前后,所以启明星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而“长庚星”在黄昏时分,应该在地球的西面。
【解答】A、“启明星”在地球的东面天空,a是启明星,所以A符合题意。
B、“启明星”在地球的东面天空,所以a是启明星,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长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b是长庚星,所以C不符合题意,
D、b是“长庚星”,"长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所以不符合题意。
21.(2021七上·镇海期末)如图是“极点上空的地球俯视图”, 图中外圈为赤道,中心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此时 为 6 月 22 日,则①②③④四地中会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解答】6月22日是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图中②所在纬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图中③位于南极点,有极夜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22.(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A。
23.(2021七上·江北期末)在有关时间的单位中,一年有365天,1农历月约有30天,1天有24小时等,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属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月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答案】D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解答】地球上的一年是地球公转的周期,而农历的一月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的,1天24个小时是地球的自转周期;
故选D。
2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南北的交点称南极与北极,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方看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方看顺时针旋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自转与公转是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
【解答】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方向不同,叙述不正确,A正确;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根据自转定义可知,叙述正确,B错误;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基本形式之一,叙述正确,C错误;
D、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A
25.(2018七下·吴兴期末)关于图中A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地位于南半球 B.这一天A点昼长夜短
C.A点正是白天 D.A点位于热带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读图可知,图中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图中A点位于北半球、此时A点白昼最短、Α点是白昼、A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
故选C.
二、填空题
26.(2023七下·上城期末)如图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 转动的(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图中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 。
(3)ABC曲线表示的是 (选填“晨线”或“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相对于杭州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1)逆时针
(2)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晨线;运动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晨昏线分成晨线和昏线,晨线是指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交界线,昏线是昼半球到夜半球的交界线
【解答】(1)地球会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逆时针转动的,简单的记忆为南顺北逆。
(2)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 位于ABC线上的会随地球自转从地球的暗面到亮面,是一天中的早晨,因此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曲线会逐渐靠近或者远离杭州,因此相对于杭州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逆时针 (2)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般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般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 (3)晨线 运动
27.(2023七下·金华期末)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1)为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 ;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2)参照物是指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解答】(1) 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自西向东;
(2)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3)A,B两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 。
(4)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于黑夜的是 。
【答案】(1)
(2)
(3)A
(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从北极的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
【解答】(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所以图像为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右边半球亮,左边半球暗,所以太阳在右边;
(3)我们把从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把从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结合从南极的上空看,呈现顺时针转动的知识,所以A,B两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A;
(4)B点现在位于昏线上,6小时候刚好是在晚上12点,所以 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于黑夜的是B;A点现在在晨线上,所以6小时后在正午的12点;
故答案为:(1) (2)(3)A(4)B
29.(2023七下·拱墅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顺利与天宫空间站实现径向对接,三名宇航员将开展为期5个月的工作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1)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运载火箭承载着神舟十六号飞船飞向太空时,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的。
(3)下列关于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内活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________(填字母)
A.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 B.用手握住铅笔写字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体重计测自己的体重
(4)天宫空间站自西向东每1.5小时绕地球飞行一周。某段时间,空间站沿平行赤道的路线上飞行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看到地球是 (选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转动。
(5)神舟十六号乘组执行任务的5个月期间,杭州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一直昼长夜短 B.一直昼变长夜变短 C.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1)自西向东
(2)静止
(3)B;C
(4)自东向西
(5)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重力及其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时自西向东,参照物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天宫舱内处于失重状态,利用重力来工作的活动都无法完成。杭州一年中12月22日至6月21日之间昼变长,夜变短。从6月21日至12月22日之间夜变长,昼变短。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运载火箭承载着载人飞船,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3)A:处于失重状态,无法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A不符合事实。B:能用手握住铅笔写字可以做到,B符合事实。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可以做到,B符合事实。D:处于失重状态,无法用体重计测自己的质量,D不符合事实。故选BC。
(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而天宫空间站也是自西向东绕着地球转,周期是1.5小时,所以地球相对于天宫是自东向西运动的。
(5)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是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昼冬至昼最短夜最长,冬至经春分至夏至,北半球是夜在缩短昼在加长,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所以从 5月30日 到10月30号, 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所以选C
30.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 。
【答案】(1)ABC;CDA
(2)昼半球;夜半球
(3)昼夜
(4)黑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3)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市:北纬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根据相差的经度可知两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由北京处于正午确定美国的时间。
【解答】(1)晨线是指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ABC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ABC是晨线;昏线是指由白天进入黑夜,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CDA将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CDA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从北京和纽约的经纬度可知,两地经度相差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故答案为:(1)ABC、CDA;(2)昼半球、夜半球;(3)昼夜;(4)黑夜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3七下·上虞期末)小安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
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方。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1)自西向东
(2)正西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解答】(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经线至南北,纬线指东西,所以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正西方。
(3)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所以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B,处在白天的是D,A点将从白天到黑夜,C点将从黑夜到白天;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正西(3)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