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5 18: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 据统计,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孔庙、孔府、孔林  在北京奥组委刚刚成立时,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就来征求国学大师、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季羡林的意见。季羡林说:“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是你争我夺。而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奥运会正是一个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伟大形象的机遇。” 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前期改造利用全盘否定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诸子百家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4.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稷下百家争鸣 战国时代,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什么叫“百家争鸣”?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重视网络人才;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阅读教材和学案归纳)1.背景: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思维拓展1 :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 . 主要流派道家: 老子 庄子儒家 : 孔子 孟子 荀子墨家: 墨子法家: 商鞅 韩非子 李斯3、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1、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
子曰:“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1.孔子的主张(1)核心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心)(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教育思想和文化:有教无类、整理文化典籍(《六经》)① 德政(以德治民)②周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名分等级制度)(4)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主要贡献: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5)《论语》(子曰:……)礼:仁:社会行为规范,是外在的。自我的道德约束,是内在的理想:
和谐社会文化成就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
根据鲁国史书,编写了《春秋》
儒学以《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为基本文献,被称做“六经”。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知识点拔“仁”和“礼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整理文化典籍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问题探究: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2、孟子的主张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为“亚圣”,其言论录为《孟子》”。①“仁政”思想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无夺农时”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④(价值观)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战国)荀子(战国)“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礼法并施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荀子·王制》荀 子荀子的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讨论: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老 子三、道家1.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1)、“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主张。
(3)、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福祸相依)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2、为无为,则无不治。?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知识点拔1. "道"是万物的本源
2.朴素辨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2. 庄子的思想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者也。”
正如闻一多在《古典新义》中说:“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尽够你颀赏的,采撷的。” (1)、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继承与发展)
(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3)、社会批判精神哲学中的文学,文学中的哲学。 孔子似乎是一贯严正而间或幽默的;孟子是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韩非子是怀才不遇冷峻孤单的;但庄子呢?他的表情太丰富了,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濮水上的泛舟者、闲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无聊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有时池又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着他的思想……
——鲍鹏山《永恒的乡愁》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名人档案]代表作: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因秦王之邀到秦,却遭同学李斯暗算虽有心变法图强,但却遭韩王冷落《韩非子》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贵族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靓名:生卒:成分:籍贯:头衔:从政经历:出国经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韩非的治国主张是什么?法家“法”、“术”、“势”结合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变法革新[名人档案]代表作:墨家1号人物:墨子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鲁国平民,小生产者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 培养弟子、反对兼并战争《墨子》靓名:生卒:成分:籍贯:头衔:主要工作:墨子和墨家组织严密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上天”、“鬼神”
“尚力”、节俭兼爱
非攻 非乐?
非命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治国思想:墨家:兼爱非攻刻苦俭朴
自我牺牲
讲求功利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提倡节约人财物力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政令.思想.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爱是相互的精神孙 子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名言,著有《孙子兵法》。孙 膑著有《孙膑兵法》。
主张“事备而后动”。孙武、孙膑与兵家强调战争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看书填表拜师学艺   你最欣赏哪个学派的观点?如果在当时你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家?儒家
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呢?“百家争鸣”历史影响:1、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了精彩的内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诸子百家在现代中国] 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治国思想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适用时期最终归宿以德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兼爱非攻汉武帝时期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严刑峻法为补充,兼采道家合理思想的治国模式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墨家:加强节约宣传,身体力行案例·展示  现在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练习巩固1.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
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
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
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
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A3.某中学历史课堂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要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说,统一由上级规定就好。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B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易中天结束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