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6节太阳系
一、单选题
1.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
故选:D.
【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
2.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D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A错误;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行星最多的是木星,B错误;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行星都即有自转又有公转,C错误;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正确。
故选D
3.(2022·婺城模拟)下列关于地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木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C.太阳的色球层表面会出现一些相对较暗的区域,这就是黑子
D.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地球上板块间的内力作用引发火山和地震;
C.太阳光球层上存在着太阳黑子;
D.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
【解答】A.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距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错误;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B错误;
C.太阳光球层表面常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C错误;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3七下·上城期末)下列各组概念中,与右图关系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植物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B 可见光 红光 红外线
C 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D 太阳系 地球 火星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光的色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右图中1包含2和3,2和3是并列关系
【解答】A. 植物生殖方式包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是包含关系,并非并列关系,A错误
B. 红外线不属于可见光,因此可见光与红外线不属于包含关系,B错误
C. 二力平衡条件包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
D. 太阳系包含地球和火星,且地球和火星是并列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3七下·平湖期末)2023年1月9日,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太阳系的彗星并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关于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彗核、彗发二部分组成 B.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
C.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 D.发现彗星预示着出现灾难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彗星有一条形状像扫帚的长尾巴,也称“扫帚星”。彗星分为彗核(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彗发(彗核的冰物质受太阳光照后变成气态物质)、彗尾(气态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的)三部分。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解答】A.彗星是由慧发、慧核和彗尾组成的,故A错误;
B.慧核是由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构成的,含有大量的水,故B正确;
C.不是所有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故C错误;
D.彗星绕日运动是正常的地理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3·金华模拟)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耀斑是指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地方,它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日珥等都发生在色球层上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大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耀斑是色球层,上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解答】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不是耀斑,故A错误;
B.地震和火山爆发是由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太阳活动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故B错误;
C.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两者紧密相关,故C正确;
D.用白光观测太阳光球时,一旦出现小黑子,就能在其周围看到一些比光球明亮的小片区,称为光斑。光斑是光球上明亮的斑点,常出现在日轮的边缘,说明它存在于光球的上层。日耳是色球层的耀斑爆发产生的,耀斑爆发时,大量物质被抛射到日冕层中,然后这些物质在太阳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回色球层。被抛射又落回色球层的这部分物质形成了日理,因此日耳是在日冕层中,但它源于色球层,故D错误。
故选C。
7.(2023·秀洲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 行星都有卫星
B 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 所有气体都能燃烧
C 金属铜能导电;金属银能导电;……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 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解答】A.根据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不能得出行星都有卫星的结论,例如金星和水星是没有卫星的,A错误;
B. 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不能得出所有气体都能燃烧的结论,因为氧气、氮气的哪个气体不能燃烧,B错误;
C. 金属铜能导电;金属银能导电;推测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是正确的,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正确;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不能推出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有些生物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3·萧山模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B.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分别是金星和木星
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地球内部的结构;火山;地震;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解答】A. 因为水循环使得海洋水远远不断地为陆地提供淡水资源;所以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A正确;
B. 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分别是金星和火星,B错误;
C.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C错误;
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
故答案为:A.
9.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由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上一年的时间约为180天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赤道面有一个23.5°的夹角所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4h;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是365天;
【解答】A. 地球上有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有一个23.5°的夹角, 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所以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A正确;
B. 火星的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和地球一天的时间相似,B错误;
C. 火星上没有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叶不支持燃烧,所以汽油在火星上不可以正常燃烧,C错误;
D. 火星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上一年的时间约为720天,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宇宙中能发光的天体很多,夜晚用肉眼看到的一些星星绝大多数都是类似太阳的恒星;月球是卫星,地球是行星,太阳是恒星;
【解答】A.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不是宇宙的,A错误;
B.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不是行星,B错误;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C正确;
D. 地球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比它大很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11.“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表面移过的现象,其原理和发生日食相似。当图中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应该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可能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日食现象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解答】金星凌日,是指金星、地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金星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的光,所以金星在甲处;
故答案为:A.
12.(2023七上·余姚期末)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有:位于宇宙中心的太阳和其他恒星是固定不动的,地球和其他各颗行星都在不停地自转和以不同的周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现今经过科学观测和计算,银河系数以千亿计的恒星都在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其中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约2.2亿年。可见,“日心说”显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并非完全正确。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④其他恒星是固定不动的
⑤太阳系其他行星也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的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可想象。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心说"的观点是:③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⑤太阳系其他行星也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
故答案为:D.
13.(2018·慈溪)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各行星以椭圆轨道运行,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对太阳系中地球位置和地球上冬冷夏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处于图中4号位置
B.夏天地球距太阳近,冬天地球距太阳远
C.夏季时,太阳光线直射于地面,日照时间长;冬季时,太阳光线斜射于地面,日照时间短
D.夏季时,大气层变薄太阳光线易透过;冬季时,大气层变厚太阳光线不易透过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由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处于3号位置,故错误。
B、夏天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距太阳远,冬天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离地球近,故错误。
C、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则相反气温低,故正确。
D、大气层的厚薄不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4.(2015·温州)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大小、表面状况、距离太阳的远近等都是不同的。
(1)金星表面有较厚的大气层,平均温度高达464℃,其大气的主要组成如图所示。据此推测,金星表面温度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 ,从而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
(2)请写出太阳系中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 。
【答案】(1)金星大气层富含二氧化碳
(2)水星、地球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包括四个柯伊伯带天体,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彗星。
(2)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星的大气压强非常大,为地球的92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时的压强。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
【解答】(1)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
(2)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为:水星、地球。
故答案为:(1)金星大气层富含二氧化碳;(2)水星、地球
15.2017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图一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简单说说理由。 ; 。
【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答】(1)地球上的人能够看到金星凌日,说明太阳,金星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金星挡住了太阳的光,所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丁处。
(2) 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日食,是指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使得地球上的看起来好像太阳被吃掉了;
(3)不会 , 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所以不会出现类似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不会, 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16.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 。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星、金星、地球、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星和 星轨道之间。
【答案】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的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 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故答案为: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
17.(2023七上·余姚期末)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宣布,2018年美国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在2021年4月28日成功飞跃日冕层(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与太阳的“亲密接触”。如图为帕克探测器绕日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中心小黑点为太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行星是 ;
(2)
A行星的公转周期为 日。
(3)“帕克"太阳探测器的目的是近距离研究太阳活动,帮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
【答案】(1)金星
(2)365.25
(3)影响气候(影响通信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 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等现象。
【解答】(1)A是地球,B是金星,C是水星;
(2)A是地球,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365.25天;
(3)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等;
故答案为:(1)金星(2)365.25(3) 影响气候
18.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C是 ,B是 。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星与 星轨道之间。(填字母)
(3)图中两颗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和 。(填字母)
(4)没有大气的行星是 ,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填字母)
(5)有一出生在20世纪的少年在他10岁生日时,恰逢观看到壮观的哈雷彗星景观,同时他还发现这年的太阳黑子特别多。当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时,他已经 岁了。
【答案】(1)地球;金星
(2)D;E
(3)E;F
(4)A;E
(5)86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根据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可确定C、B分别是什么行星;
(2)图中布满点的区域即是小行星带,可据此确定位置;
(3)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和土星;
(4)水星是没有大气的行星,木星是卫星最多的行星;
(5)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据此可计算出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将在76年之后。
【解答】(1)从距离太阳的远近看,图中C是第三颗行星,所以C是地球,B是第二颗行星,所以B是金星;
(2)图中布满点的部分表示的是小行星带,所以小行星带位于E星与D星轨道之间;
(3)图中两颗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E和土星F
(4)没有大气的行星是水星A,卫星最多的行星是木星E;
(5)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76年,所以有一出生在20世纪的少年在他10岁生日时,恰逢观看到壮观的哈雷彗星景观,他需要过76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此时他已经86岁了。
故答案为:(1)地球、金星;(2)D、E;(3)E、F;(4)A、E;(5)86
三、解答题
19.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我们所在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____。(可多选)
A.”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其中的银河系由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组成,太阳系由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组成。
【解答】(1)太阳系的层次与恒星系相同;
(2)有空气,水和光才能存在生命。
20.(2023七下·东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所处的位置在如图甲所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a、b、c、d中的某一个位置。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表层具有与地球最相近的环境。
材料二:由于不同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
下表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牛)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0
材料三: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图乙)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
(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在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位置的是______。
A.a B.b C.c D.d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质量为60千克的宇航员登上火星后,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计算回答)
【答案】(1)C
(2)水
(3)解:G′=mg′=60kg×3.76N/kg=225.6N。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以及许多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的。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是水,重力=质量g
【解答】(1)cd之间有小行星带,所以C是火星。
(2)水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G=mg=60kgx3.76N/kg=225.6N。
21.(2023七下·新昌期末)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号”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请回答:
(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 (选填“卫星”、“行星”或“恒星”).
(2)“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
①能采用降落伞减速,说明火星表面 (选填“有”或“没有”)大气。
②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
(3)“天问一号”探测器离开地球到达火星,其已经离开_______。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4)“祝融号”火星车共有6个车轮,每个车轮做得比较宽大,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车轮这样设计的科学道理。
【答案】(1)行星
(2)有;相互
(3)A
(4)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火星上有空气,有水;
【解答】(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
(2) ①能采用降落伞减速,说明火星表面有大气;
②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3)“天问一号”探测器离开地球到达火星,其已经离开了地月系,还在太阳系,所以选A;
(4)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1) 行星 (2)有,相互(3)A(4) 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 / 1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6节太阳系
一、单选题
1.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2.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2022·婺城模拟)下列关于地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木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C.太阳的色球层表面会出现一些相对较暗的区域,这就是黑子
D.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
4.(2023七下·上城期末)下列各组概念中,与右图关系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植物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B 可见光 红光 红外线
C 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D 太阳系 地球 火星
A.A B.B C.C D.D
5.(2023七下·平湖期末)2023年1月9日,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太阳系的彗星并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关于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彗核、彗发二部分组成 B.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
C.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 D.发现彗星预示着出现灾难
6.(2023·金华模拟)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耀斑是指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地方,它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日珥等都发生在色球层上
7.(2023·秀洲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 行星都有卫星
B 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 所有气体都能燃烧
C 金属铜能导电;金属银能导电;……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A.A B.B C.C D.D
8.(2023·萧山模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B.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分别是金星和木星
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9.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由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上一年的时间约为180天
10.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11.“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表面移过的现象,其原理和发生日食相似。当图中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应该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2.(2023七上·余姚期末)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有:位于宇宙中心的太阳和其他恒星是固定不动的,地球和其他各颗行星都在不停地自转和以不同的周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现今经过科学观测和计算,银河系数以千亿计的恒星都在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其中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约2.2亿年。可见,“日心说”显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并非完全正确。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④其他恒星是固定不动的
⑤太阳系其他行星也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13.(2018·慈溪)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各行星以椭圆轨道运行,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对太阳系中地球位置和地球上冬冷夏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处于图中4号位置
B.夏天地球距太阳近,冬天地球距太阳远
C.夏季时,太阳光线直射于地面,日照时间长;冬季时,太阳光线斜射于地面,日照时间短
D.夏季时,大气层变薄太阳光线易透过;冬季时,大气层变厚太阳光线不易透过
二、填空题
14.(2015·温州)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大小、表面状况、距离太阳的远近等都是不同的。
(1)金星表面有较厚的大气层,平均温度高达464℃,其大气的主要组成如图所示。据此推测,金星表面温度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 ,从而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
(2)请写出太阳系中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 。
15.2017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图一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简单说说理由。 ; 。
16.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 。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星、金星、地球、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星和 星轨道之间。
17.(2023七上·余姚期末)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宣布,2018年美国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在2021年4月28日成功飞跃日冕层(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与太阳的“亲密接触”。如图为帕克探测器绕日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中心小黑点为太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行星是 ;
(2)
A行星的公转周期为 日。
(3)“帕克"太阳探测器的目的是近距离研究太阳活动,帮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
18.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C是 ,B是 。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星与 星轨道之间。(填字母)
(3)图中两颗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和 。(填字母)
(4)没有大气的行星是 ,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填字母)
(5)有一出生在20世纪的少年在他10岁生日时,恰逢观看到壮观的哈雷彗星景观,同时他还发现这年的太阳黑子特别多。当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时,他已经 岁了。
三、解答题
19.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我们所在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____。(可多选)
A.”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20.(2023七下·东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所处的位置在如图甲所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a、b、c、d中的某一个位置。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表层具有与地球最相近的环境。
材料二:由于不同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
下表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牛)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0
材料三: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图乙)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
(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在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位置的是______。
A.a B.b C.c D.d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质量为60千克的宇航员登上火星后,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计算回答)
21.(2023七下·新昌期末)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号”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请回答:
(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 (选填“卫星”、“行星”或“恒星”).
(2)“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
①能采用降落伞减速,说明火星表面 (选填“有”或“没有”)大气。
②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
(3)“天问一号”探测器离开地球到达火星,其已经离开_______。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4)“祝融号”火星车共有6个车轮,每个车轮做得比较宽大,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车轮这样设计的科学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
故选:D.
【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
2.【答案】D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A错误;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行星最多的是木星,B错误;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行星都即有自转又有公转,C错误;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地球上板块间的内力作用引发火山和地震;
C.太阳光球层上存在着太阳黑子;
D.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
【解答】A.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距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错误;
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B错误;
C.太阳光球层表面常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C错误;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光的色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右图中1包含2和3,2和3是并列关系
【解答】A. 植物生殖方式包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是包含关系,并非并列关系,A错误
B. 红外线不属于可见光,因此可见光与红外线不属于包含关系,B错误
C. 二力平衡条件包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
D. 太阳系包含地球和火星,且地球和火星是并列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彗星有一条形状像扫帚的长尾巴,也称“扫帚星”。彗星分为彗核(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彗发(彗核的冰物质受太阳光照后变成气态物质)、彗尾(气态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的)三部分。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解答】A.彗星是由慧发、慧核和彗尾组成的,故A错误;
B.慧核是由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构成的,含有大量的水,故B正确;
C.不是所有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故C错误;
D.彗星绕日运动是正常的地理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大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耀斑是色球层,上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解答】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不是耀斑,故A错误;
B.地震和火山爆发是由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太阳活动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故B错误;
C.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两者紧密相关,故C正确;
D.用白光观测太阳光球时,一旦出现小黑子,就能在其周围看到一些比光球明亮的小片区,称为光斑。光斑是光球上明亮的斑点,常出现在日轮的边缘,说明它存在于光球的上层。日耳是色球层的耀斑爆发产生的,耀斑爆发时,大量物质被抛射到日冕层中,然后这些物质在太阳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回色球层。被抛射又落回色球层的这部分物质形成了日理,因此日耳是在日冕层中,但它源于色球层,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 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解答】A.根据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不能得出行星都有卫星的结论,例如金星和水星是没有卫星的,A错误;
B. 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不能得出所有气体都能燃烧的结论,因为氧气、氮气的哪个气体不能燃烧,B错误;
C. 金属铜能导电;金属银能导电;推测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是正确的,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正确;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不能推出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有些生物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地球内部的结构;火山;地震;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解答】A. 因为水循环使得海洋水远远不断地为陆地提供淡水资源;所以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A正确;
B. 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分别是金星和火星,B错误;
C.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C错误;
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赤道面有一个23.5°的夹角所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4h;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是365天;
【解答】A. 地球上有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有一个23.5°的夹角, 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所以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A正确;
B. 火星的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和地球一天的时间相似,B错误;
C. 火星上没有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叶不支持燃烧,所以汽油在火星上不可以正常燃烧,C错误;
D. 火星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上一年的时间约为720天,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宇宙中能发光的天体很多,夜晚用肉眼看到的一些星星绝大多数都是类似太阳的恒星;月球是卫星,地球是行星,太阳是恒星;
【解答】A.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不是宇宙的,A错误;
B.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不是行星,B错误;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C正确;
D. 地球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比它大很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可能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日食现象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解答】金星凌日,是指金星、地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金星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的光,所以金星在甲处;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的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可想象。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心说"的观点是:③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⑤太阳系其他行星也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由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处于3号位置,故错误。
B、夏天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距太阳远,冬天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离地球近,故错误。
C、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则相反气温低,故正确。
D、大气层的厚薄不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1)金星大气层富含二氧化碳
(2)水星、地球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包括四个柯伊伯带天体,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彗星。
(2)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星的大气压强非常大,为地球的92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时的压强。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
【解答】(1)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
(2)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为:水星、地球。
故答案为:(1)金星大气层富含二氧化碳;(2)水星、地球
15.【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答】(1)地球上的人能够看到金星凌日,说明太阳,金星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金星挡住了太阳的光,所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丁处。
(2) 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日食,是指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使得地球上的看起来好像太阳被吃掉了;
(3)不会 , 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所以不会出现类似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不会, 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16.【答案】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的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 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故答案为: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
17.【答案】(1)金星
(2)365.25
(3)影响气候(影响通信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 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等现象。
【解答】(1)A是地球,B是金星,C是水星;
(2)A是地球,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365.25天;
(3)太阳活动对地球或人类的影响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等;
故答案为:(1)金星(2)365.25(3) 影响气候
18.【答案】(1)地球;金星
(2)D;E
(3)E;F
(4)A;E
(5)86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根据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可确定C、B分别是什么行星;
(2)图中布满点的区域即是小行星带,可据此确定位置;
(3)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和土星;
(4)水星是没有大气的行星,木星是卫星最多的行星;
(5)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据此可计算出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将在76年之后。
【解答】(1)从距离太阳的远近看,图中C是第三颗行星,所以C是地球,B是第二颗行星,所以B是金星;
(2)图中布满点的部分表示的是小行星带,所以小行星带位于E星与D星轨道之间;
(3)图中两颗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E和土星F
(4)没有大气的行星是水星A,卫星最多的行星是木星E;
(5)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76年,所以有一出生在20世纪的少年在他10岁生日时,恰逢观看到壮观的哈雷彗星景观,他需要过76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此时他已经86岁了。
故答案为:(1)地球、金星;(2)D、E;(3)E、F;(4)A、E;(5)86
19.【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其中的银河系由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组成,太阳系由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组成。
【解答】(1)太阳系的层次与恒星系相同;
(2)有空气,水和光才能存在生命。
20.【答案】(1)C
(2)水
(3)解:G′=mg′=60kg×3.76N/kg=225.6N。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以及许多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的。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是水,重力=质量g
【解答】(1)cd之间有小行星带,所以C是火星。
(2)水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G=mg=60kgx3.76N/kg=225.6N。
21.【答案】(1)行星
(2)有;相互
(3)A
(4)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火星上有空气,有水;
【解答】(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
(2) ①能采用降落伞减速,说明火星表面有大气;
②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3)“天问一号”探测器离开地球到达火星,其已经离开了地月系,还在太阳系,所以选A;
(4)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1) 行星 (2)有,相互(3)A(4) ①车轮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②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