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5张PPT。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内容
(1)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
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
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
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
思想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17、18世纪) 欧洲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精神的复兴(14--17世纪)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导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萌芽: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②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③成熟: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作用:思想解放;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武器。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人文主义: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具体内容:⑴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⑶反对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⑷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⑸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局限: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重要概念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
有什么变化?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探究: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背景及条件。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一)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和条件智者运动兴起1、工商业经济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2、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先进和民主
政治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3、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4、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
——重要前提 5、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直接原因)一、智者学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
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最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运动。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约前481—约前411)1、智者学派探索的主题: 人类社会
-----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二﹚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2、智者学派并非是统一的流派 ,如在人与法律
关系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
1)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法律是神授的,公民
应认真遵守;2)另一些人把自然与法律对立,
强调自然不可抗拒;3)“人是万物的尺度”。3、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思想:在人类平等问题上的看法: 1)以往宣扬的平等仅是法律上的平等,仅局限在
自由民内部,应该把“平等”推广到所有人,实现
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
2)贵族与平民、希腊人与外邦人、主人与奴隶的区
分是人为习俗造成的、是人制定的法律的产物。
基于自然,这种区分是毫无根据的。 对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评价:
1、思想启蒙和解放;
2、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3、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4、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1、智者学派(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1)代表:普罗泰戈拉
(2)主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3)影响: ①积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
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
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否定
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
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二、苏格拉底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续发展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2、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其思想被称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⑴背景: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⑵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及知识” ﹙关键是认识自己的理性与智慧﹚
(哲学贡献: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⑶作用:苏格拉底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与智者学派观点比较异:
同:把人类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题,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否认绝对权威。
异:苏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强调“知德合一”。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认识你自己”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3、柏拉图:
4、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社会;
《理想国》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职。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三、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对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2、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3、促进了古代希腊文化的发展1、同: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2、异:
孔子思想从维护统治出发,根本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人的个性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探究: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张比较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探微
文化传统精神主要政治形式(主要原因)主要经济形态(根本原因)地理环境(根源)小结一、自然哲学:从神到自然——精神觉醒二、智者学派:从自然到社会——人文精神三、苏格拉底:从社会到人四、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强调人类的理性
体现人文精神 学以致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更加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春秋战国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2)构建和谐社会重在以人为本,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哪些主张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继承和发扬?
(3)几乎同一时期,东西方都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留下了什么共同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
(4)建国初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哪些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1、西方人文主义最初发源于:
A、希腊 B、罗马 C、法国 D、英国
2、关于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又被称为哲人学派或“诡辩学派”
B.热衷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
C.在人与法律关系问题上意见完全一致
D.喜欢通过修辞和公开演说来感染民众
3、智者学派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B、雅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C、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D、许多思想家个人努力的结果4、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
B、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D、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5、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共同主张有:
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
B、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C、“道德就是知识”
D、热衷于研究人类及其环境6.(2015·湖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考试)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他们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解析:“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强调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由此得出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材料没有涉及人的内在美德,D项错误。
答案:C7.(2015·桂林高二模拟)“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和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主张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经过自我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即强调人要不断认识自我,因此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B、C两项不能准确反映题干材料包含的信息。
答案:D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达.芬奇 (1452-1519)尘世服从天国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
封建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
文艺复兴是继希腊罗马文化以来欧洲的第二个文明高峰,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兴起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与其政治、经济领域的斗争相呼应。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文艺复兴使欧洲人解放了思想,大胆探险,大胆探索,大胆创造,使欧洲走出一个愚昧的时代,站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神学,它造成的思想解放却动摇了教会精神统治的根基,直接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14——17世纪各抒己见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萌发?文艺复兴果真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试结合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实质。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主要原因)
文化:意大利有杰出的人才结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公元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表面上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3、概况:
⑴发源地: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精髓﹚
⑶过程:从意大利到整个西欧;从文学艺术到自然科学
⑷矛头:基督教神学
⑸旗帜﹙核心﹚:人文主义 人为中心 神为中心
现世生活 来世观念
物质享受 禁欲主义地位: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5、文艺复兴的作用:(1)思想上:
①破旧:动摇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②立新:促进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观念﹚。
(2)政治、经济上:
①推动了反封建斗争;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
社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
(3)科技文化上:
①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
②使文学、艺术获得空前繁荣。疑难解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的心是什么?
它与宗教神学有何区别?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阅读材料: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思考:
“纱幕”指的是什么?
“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神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被解放出来;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材料一:18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原因是“一千多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 .文学:《十》;艺术:《雅典学院》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属于资产阶级文化。 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是“恢复古代传统”1、背景:
⑴历史原因: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⑵政治原因: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
⑶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⑷直接原因: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⑴信仰上帝就可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⑵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⑶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圣经》代表着理性与思想自由﹚
⑷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宗教改革运动1.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了旧文化对新思想的影响。A项中“商品经济”和D项中的“人民主权”学说不属于旧文化,应排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C2.(2015·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二月考)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
C.肯定了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评判标准功能
解析:题干强调了人类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出身、地位的平等,因此薄伽丘反对的是封建等级制度。故答案为B项。A项与题干含义相反;C项与题干无关;D项理解有误。
答案:B3.(2015·济南高二期末)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A.关注神多于关注人
B.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C.认为依靠宗教信仰即可获得解脱
D.仍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解析:题干引用彼特拉克的一段话反映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及特点,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反对天主教对人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地反对宗教信仰,而是要确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信仰。材料中“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正说明人文主义者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答案为D项。A项属于断章取义,排除;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
答案:D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观念: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表达了市民阶级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要求,也反映出德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路德的主张的意义在于它对宗教礼仪和宗教律法的否定,在于它对教皇和教会的无尚权威的否定,并为世俗权力插手教会事务提供了理论基础。 天主教认为除了信仰外,必须通过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各级神职人员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
新教认为,人只凭信心﹙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议一议:
教皇与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有何不同? 路德的主张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有什么相通之处?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代;
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者通过“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4、宗教改革的影响:⑴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新教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为后
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⑵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
兴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5、实质: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神学(天主教神学),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对比点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宗教色彩减淡。
1530年,马丁·路德相继发表的三篇文章中概述了他的政治和宗教纲领,希望恢复早期基督教的精神。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过程与方式的对比对比点二:文艺复兴的文学作品中常体现的价值观为“以人为本”人文主义者说:
我们是英雄。
宗教改革则相反。路德说:上帝是英雄。
对比点三:
文艺复兴是以文学、艺术等思想方面的改革为主。如达·芬奇 、拉斐尔等的创作;
宗教改革则以政治斗争、战争及宗教争执为主。﹙特点:披着宗教的外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内容:形式:影响: 批判封建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背景:两者都是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与封建神权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新教的兴起是封建主义基督教向资本主义基督教转变的表现形式。新教主张“只要信仰,不要教会”,通过人与上帝的直接关系使基督徒获得自由,由于当时资产阶级刚刚兴起,还没有足够力量登上权力舞台,所以人文主义者主张把宗教和教会置于政府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消除教会对世俗权威的威胁。宗教改革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结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东正教
(东派)公教(天主教)
(西派)东正教天主教新 教第一次分裂1054年第二次分裂
16世纪基督教的发展演变1.(2015·珠海一中高二期末考试)《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造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态度是( )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认为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解析:由“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可知,题干强调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对教徒进行经济掠夺,据此可知作者反对教会的经济掠夺,D项正确。A项与D项相反;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D2.(2015·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右图是德国为纪念马丁·路德而发行的邮票,其寓意为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 )
A.下层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解析: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故A项正确。B、C、D三类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解放思想,均可排除。答案A3.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欧洲 ④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认识,涉及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性质、结果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性质;②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③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排除④。
答案:A
欧洲的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如何理解“启蒙”的含义?
“启蒙”本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就是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即用理性来批判现实、改造世界,使人类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重视人的思考和判断。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
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
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
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康德思考:这两段话告诉我们康德哪些主张?思考:
分析17世纪欧洲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
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3、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5、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欧洲大陆政治
上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
6、主观条件:启蒙思想家的探索和努力。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 梭康 德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第三卷》(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性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1、主要内容:
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三权分立;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反对私有制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以狄德罗为代表的
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与理性,
反对专制和迷信;4、范围:西欧欧洲大多数国家全世界3、特点(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政治学说?君主立宪学说、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 怎样理解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制的观点?天赋人权
(否定特权) 主权在民
(否定王权)人权
(公民取代臣民)需法律维护 法治
(取代人治)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社会契约(否定神权)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思考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成立政府。
摘自《独立宣言》17761878年宪法启蒙运动的实践——泽被东西 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
演讲时提到,转型期的中国应该吸收一些法国
信念--“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中国继续
思考,而这些信念,就是法国启蒙时期的理想
和法兰西信念,它们将为中国走向民主和人权
带来启迪”。
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有利于建设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历史影响对欧洲的影响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世界的影响②亚洲:鼓励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①美洲:鼓舞了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启蒙运动的影响现实影响:利于建设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实现人及人类社会的自由与平等。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普:“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认识你自己”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文思想萌发)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文思想发展)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人文思想发展完善)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背景:前者产生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后者产生于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两者发生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和资产阶级力量有明显的差异。
指导思想:前者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后者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强调理性。
内容:前者兴起时,资产阶级尚末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后者兴起时,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前者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后者则进一步提出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
影响:前者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后者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18世纪的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材料三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四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材料五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近代欧洲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近代欧洲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主要概况:(1)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解放;(2)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3)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动员。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民版)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岳麓版)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塔戈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批判天主教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欧洲宗教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并不迷信传统、陈规,他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从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情况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智文启中世纪:“黑暗时代”
(人成为神的附属品) 冲突十四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出现(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弘扬,理性时代到来)小结 现代人必备之人格素质,你达标了吗?独立人格-保持独立存在状态。
主体意识-自主、自强的意识。
个性解放-个性的张扬。
自我实现-选择、确定自己的目标全力实现。
个人尊严-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和身份。
自由精神-自觉追求自由的精神。
平等精神-自觉追求平等、维护平等的精神。
民主精神-自觉追求民主权利、捍卫民主制度精神
法治精神-崇尚法治,坚持以法治国。
人权意识-自觉争取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公民意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正确理解和认真态度。1.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宗教神学的发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人文精神的体现
2.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
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3.判断下列哪一种观点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
A.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B.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4.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专制主义、霸权主义
C.教权主义、重商主义 D.专制主义、重商主义
5.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下列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了旧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6 .(2007重庆文综)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是: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
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公民意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2015·盐城高二调研)“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解析:启蒙运动主张民主和法治,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神权和专制王权,所以答案是C项。
答案:C9.(2015·牡丹江一中高二期末考试)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解析:启蒙运动在人性的基础上强调理性,不仅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并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D项属于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符合题意。A、C两项不能体现建设之意,可排除;B项应属于工业革命时期的主张。
答案:D知识就是力量!
—弗兰西斯·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