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本专题主要讲述古代中国在科技文艺方面的成就及其深刻的社会影响。包括: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数学、农学、天文历法、医学等)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代文学的繁荣(从诗经到明清小说);艺术文化的发展(汉字演变、书法艺术、古代绘画、戏曲等)。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你知道四大发明吗?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你了解吗?为什么发明纸? 请同学们想想:西汉之前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这些书写材料有何问题?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简牍帛书散氏盘 但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蔡伦改进造纸术 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和北非。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造纸术的外传造纸术的外传 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 ——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隋唐之际出现◆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宋代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金刚经》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昇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古代炼丹家 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金史》
问题:上述记载的是什么东西的威力?★宋代火药武器霹
雳
炮
毒
火
球 思考探究火药传入西方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成为摧毁封建城堡的犀利武器,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战国指南针---司南指示方向北宋指南针主要应用于航海北宋民间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针对世界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战国:司南 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科技的地位?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疑问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请讨论①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②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 1.九章算术《九章算术》采用什么计数法?有什么特点?在数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 《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东汉的《九章算术》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 地位: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 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战国的算筹◇清代象牙算盘2、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历史纵横:
《春秋》中记录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 《春秋》中记载的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首次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魏人石申著《天文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唐代《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三、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2、最悠久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的记录。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
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
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郭守敬(元)简仪四、历法:《授时历》1.历法发达的原因:
① 古代农业发达,农业发展的需要。
②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2.成就:
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
西汉:《太初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中国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作用) 郭守敬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年之久。《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五、农学:四大农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氾胜之贾思勰元朝明朝北魏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六、医药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系统总结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探究1:结合以上所学知识思考:
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突出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带有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二.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原因 第四,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区别中国古代科技近代西方科技重经验
重实验重综合
重分析
重实用
重理论
以手工业生产为基础
与机器大生产相联系 探究2: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 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③ 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 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② 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④ 教育事业发达。⑤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 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③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拿来当药吃。”课外探究:问题: 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题: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