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下学期开学模拟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14分)
1.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操作或读数正确的是( )
A.测量铅笔的长度
B.测量水的温度
C.使用天平时添加砝码
D.圆柱体的直径为1.15cm
2.小张、小李、小王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李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王以每分钟通过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李先到达B地
C.小王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3.2023年7月我国航展中展示了运-20 在低空中释放出干扰弹的过程,如图所示。干扰弹是具有较高温度的辐射弹,当敌方导弹跟踪来袭时,放出的高温干扰弹可诱骗敌方导弹改变前进方向,从而脱离原定的袭击目标。这种干扰弹主要辐射的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4.“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下列现象与甲图“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原理相同的是( )
A.空中彩虹 B.镜中文字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5.在第二十二届中部农博会上,小明在会场用数码相机(焦距不变)先后拍摄的同一个新品种花菇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B.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远离花菇,镜头向外伸
C.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镜头向外伸
D.甲照片中花菇的像是缩小的,乙照片中花菇的像是放大的
6.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初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图所示,花朵上立着一块体积为的“全碳气凝胶”,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研究的一种比空气还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为碳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密度为,仅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具有高弹性和强吸油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则下列关于该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材料可以处理海洋中的石油污染
B.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C.该材料的质量是16g
D.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二、填空题(18分)
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当用锤敲击音叉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9.冬季的温度虽冷的彻骨,却也带来了“冬日限定”的美景:如图甲所示是神奇的冰晕,主要是在北方严寒天气下,太阳光穿过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冰晶时发生了 (填“反射”或“折射”),在距离太阳一定角度处产生了晕象;如图乙是“泼水成冰”,在室外极低温度时泼出较高温度的热水,部分水滴首先 成为水蒸气,细小水蒸气 成冰晶或者液化成小水滴,就出现了图中的壮观场景(后两空填物态变化)。
10.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项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11.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较为麻烦。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采用了 (长/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接近 (1倍/2倍)焦距处。
12.如图所示为叶脉上的露珠,图甲中透过露珠看到叶脉变大了,露珠相当于一个 ;图乙中透过露珠看到远处的庄稼和蓝天白云的倒立、 的实像。
13.小明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称量前按要求将托盘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并调节平衡。若称量时使用沾有油污的砝码,则导致测量结果 。称量过程中小明突然发现左方托盘上粘有一小块泥巴(调节平衡时就存在),则导致测量结果 。若称量过程中通过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则导致测量结果 。(各空均选填“偏大”“不受影响”“偏小”)
14.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 ,把200g煤油倒掉150g,剩下煤油的密度为 g/cm3。
15.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体积是1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3。
16.物理老师将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用针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抽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针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
17.小明测量石头挂件“福兔”的密度。正确使用用天平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将它放入量筒并倒入适量水,如图所示。取出挂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30mL,挂件密度为 g/cm3,测得挂件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三、实验题(18分)
18.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
(下述填写研究方法的均选填序号)
①控制变量法
②等效替代法
③转换法
④理想模型法
⑤科学推理法
(1)图 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2)图乙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 传声(选填“能”或“不能”),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若想使刻度尺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则可用更大的力度拨动刻度尺,使其振动的 (选填“频率”或“幅度”)增大。
19.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水温
(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2)如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图 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3)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应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进而还可以推出,实验环境中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
(4)根据记录在提供的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
(5)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再次加热到沸腾,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20.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甲焦距是30cm、乙焦距是10cm)、光屏和光具座(长度是100cm)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在光具座上完成实验探究,在选择凸透镜时有以下三种观点:
A.只能选用甲凸透镜;
B.只能选用乙凸透镜;
C.甲、乙两个凸透镜都行。
你同意的观点是 (填序号);
(2)探究过程中,某次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出现清晰像时,三者位置如图所示。该成像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在(2)的基础上,小明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原凸透镜之间靠近原透镜处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这样做是模拟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4)在(2)的基础上,小明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光屏上清晰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四、计算题(20分)
21.国庆期间,小明来到一山谷游玩,站在距离右侧山崖374m的位置击掌一次,1.4s后他听到了从左侧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假设声音在每一侧的山崖只反射一次)
(1)他所在的位置与左侧山崖的距离;
(2)听到右侧山崖反射回声与左侧山崖反射回声的时间间隔;
(3)山谷的宽度。
2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当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要成清晰的实像必须满足:。求:
(1)若现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物距为12cm时,此时光屏应在透镜右侧距透镜多远的地方才能成清晰的像?
(2)若此时蜡烛在1s钟内远离透镜2cm,则光屏应该向哪端移动多少cm像才能清晰?像移动的速度是多少m/s?
23.妈妈购买了一件工艺品如图所示,但疑惑是不是纯铜制作,小明想到了学过的密度的知识,经妈妈同意后他测出了这件工艺品的质量为178g,体积为,查资料得知纯铜的密度为。
(1)请你按照小明测量的数据,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密度为多少?
(2)小明仔细检查,发现工艺品底部有一个很小的孔,猜想内部可能是空心的,于是用注射器往内部注了20mL水,刚好注满,通过计算判断工艺品是不是纯铜的?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故A错误;
B.由图知道,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了,故B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拿砝码,应该用镊子,否则容易使砝码锈蚀,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2.15cm,物体长度为
2.15cm-1.00cm=1.15cm
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小张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李速度为5m/s,合,小王速度为
小王速度最大,根据可知路程相同时小王用时最短,先到达B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干扰弹是用来诱骗敌方红外制导武器脱离真目标,具有较高温度的红外辐射弹,亦称红外干扰弹,广泛地应用于飞机、舰船的自卫方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空中彩虹的原理是光的色散,即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放大镜观察,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不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错误;
B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由图可知乙照片比甲照片大,故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同时镜头向外伸,故B错误,C正确;
D.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两张照片都是缩小的,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由于沸腾的水降至初温,水倒掉前后,水的温度变化量不变,水的质量减少,需要的时间减少,因此图线是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A.全碳气凝胶具有强吸油能力,故A正确;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由可得,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8. 乒乓球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详解】[1][2]通过实验发现,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振动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可观察到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小球是否被弹起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这种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的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因此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把微小的振动放大。
9. 折射 汽化 凝华
【详解】[1] 太阳光穿过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冰晶时传播方向改变,发生了折射。
[2][3]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温度极低的室外泼洒出去的较高温度的水,部分水滴首先由液态汽化为气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地放热降温凝华为小冰晶。
10. 凝固 放热
【详解】[1][2]小水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小冰晶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过程需要向外放出热量。
11. 短 1倍
【详解】[1][2]要得到清晰的像,就要使得像出现在底片上。用“傻瓜”照相机拍照时,无论景物远近,都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物距的改变对像距大小的影响不大,就是说无论物距多大,像总是成在略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的小范围内,因此,要求焦距非常小,使物距总满足远大于2倍的焦距。所以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接近1倍焦距处。
12. 放大镜 缩小
【详解】[1]透过露珠看到叶脉变大了,此时露珠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露珠表面凸起,此时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中的放大镜。
[2]透过露珠看到远处的庄稼和蓝天白云,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3. 偏小 不受影响 偏大
【详解】[1]当砝码沾了油污,砝码本身的质量会变大,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砝码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2]左方托盘上粘有一小块泥巴,因在调平衡时就有,天平既然已平衡,使用时就不会造成结果变化,即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3]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若称量过程中通过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说明在没有调节平衡螺母前,指针右偏,可知砝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则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14. 1 m3的煤油的质量是800 kg 0.8
【详解】[1]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1 m3的煤油的质量是800 kg。
[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会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如果把煤油倒掉一部分,体积和质量均发生变化,剩下的煤油的密度不变,还是
0.8×103kg/m3=0.8 g/cm3
15.
【详解】石块的质量为
石块的密度
16.
【详解】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17. 2.8 偏小
【详解】[1]由左图可知,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5g,游码示数为1.8g,挂件的质量
右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挂件和水的总体积为36mL,则挂件的体积
挂件的密度
[2]因为取出挂件时,挂件上沾有水,使测得的挂件体积偏大,造成所测挂件密度偏小。
18. 甲 转换法 不能 科学推理法 频率 控制变量法 幅度
【详解】(1)[1][2]甲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来呈现音叉的振动,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该实验中用到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3][4]乙图中,玻璃钟罩中的空气越少,听到的铃声越小,所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3)[5][6][7]丙图中,保持拨动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探究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若想使刻度尺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度拨动刻度尺,使刻度尺的振动的幅度变大,这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19. 由下到上 甲 99 保持不变 低
【详解】(1)[1]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实验装置时,需要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外焰与铁圈的位置来调整铁圈的高度;所以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由下而上的安装。
(2)[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故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为,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应为99℃。
[4]水沸腾时的特点为: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此时水的沸点为99℃,所以实验环境中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低。
(4)[6]根据表格数据描点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5)[7]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烧杯里水的质量,从初温到达沸点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但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跟水的质量无关,沸点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B 照相机 靠近 远视 远离 变大 变暗
【详解】(1)[1]如果选用甲凸透镜来做实验,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成在二倍焦距处,此时物和像的距离为4倍焦距,如果选用甲凸透镜,则物和像的距离为120cm,此时100cm的光具座不够长,所以只能选用乙凸透镜来做实验。
故选B。
(2)[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3][4]小明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原凸透镜之间靠近原透镜处时,此时光线会提前会聚,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这样做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
(4)[5][6][7]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小明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也变大。通过凸透镜的光(通量)一定,分散到较大的面积,所以会变暗。
21.(1)238m;(2)0.8s;(3)612m
【详解】解:(1)小明所在的位置与左侧山崖的距离
(2)听到右侧山崖反射回声的时间
两侧回声的间隔时间
(3)山谷的宽度(两侧山之间的距离)
答:(1)他所在的位置与左侧山崖的距离为238m;
(2)听到右侧山崖反射回声与左侧山崖反射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8s;
(3)山谷的宽度为612m。
22.(1)60cm;(2)向左端移动25cm, 0.25m/s
【详解】解:(1)根据题意知道,焦距为10cm,物距为12cm,由知道,此时能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应在透镜右侧的距离是v,此时
解得
(2)若此时蜡烛在1s钟内远离透镜2cm,则物距为
由知道,此时的像距v',则
解得
所以,成像清晰时光屏应该向左端移动的距离
像移动的速度是
答:(1)若现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物距为12cm时,此时光屏应在透镜右侧距透镜60cm的地方才能成清晰的像;
(2)若此时蜡烛在1s钟内远离透镜2cm,则光屏应该向左端移动25cm像才能清晰,像移动的速度是0.25m/s。
23.(1);(2)是纯铜的
【详解】解:(1)这件工艺品的密度为
(2)工艺品空心部分体积
则制作该工艺品材料的体积
所以该工艺品材料的密度
所以工艺品是纯铜的。
答:(1)这件工艺品的密度为;
(2)工艺品是纯铜的。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