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桑营镇桑营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3.3《汽化和液化》(2课时)
课题3.3《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学案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课标要求: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水沸腾等现象。考纲要求: 1.知道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等)。 2.能正确描述水的沸腾实验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雾、露等常见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物态变化过程。 2、根据探究实验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使用说明】 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学法指导
课堂流程: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58--60页并完成以下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1、什么是汽化、液化? 2、什么是沸腾?沸腾过程中有哪些现象?(沸腾前,沸腾时,气泡,温度) 3、沸腾需要什么条件?(沸点,持续吸热) 4、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①实验器材有 酒精灯、铁架台、烧杯、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小量杯、水、火柴、手表。②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缩短实验所需的时间?(1)用热水做实验(2)少用一些水(3)盖上盖子 ③实验要观察 水的内部及表面气泡、温度的变化 ,测量 水温和时间 ,记录 数据 。 ④实验操作步骤: 组装实验器材,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温度达到 90℃ 左右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把数据填入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1011水的温度作出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实验结果⑤绘出水(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⑥分析和论证: 图像阶段吸放热情况气泡变化温度变化声音AB沸腾前BC沸腾时 液体沸腾的条件:五、整理收获 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 小组内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
反思升华 (学生反思小结,教师教学反思)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
课题3.3《汽化和液化》(1)
达标测评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4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5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
2、 甲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 1标准大气压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4、. 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
A. 氧、氦、氮 B. 氧、氮、氦 C. 氦、氧、氮 D. 氦、氮、氧
课题3.3《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学案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薛永仕
课标要求: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水沸腾等现象。考纲要求: 1.知道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等)。 2.能正确描述水的沸腾实验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雾、露等常见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2、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复述液化的两种途径。 3、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特别是“白气”的形成过程。【使用说明】 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学法指导
课堂流程: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60--62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2、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 3、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一、 蒸发: 1.做一做:(1)课本60页“想想做做”; 结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______热, 2.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两片玻璃片上滴上同量的酒精,其中一片摊开,哪片玻璃片干的快一些? (2)两片玻璃片上滴上同量的酒精,其中一片加热,哪片玻璃片干的快一些? (3)两片玻璃片上滴上同量的酒精,对着其中一片扇扇子,哪片玻璃片干的快一些?结论:加快蒸发的方法有:(1) ,举例: ;(2) ,举例: ;(3) ,举例: ; 二、讨论并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例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五、整理收获 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 认真研读教材P60-62,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合上课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想想做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总结。探究2可以先观看视频,然后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组内探讨、交流、总结。(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与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如有疑问,可以提出在班内进行交流。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
反思升华 (学生反思小结,教师教学反思)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
课题3.3《汽化和液化》(2)
达标测评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能力提升·走进中考我能赢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
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
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冬天教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合上课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