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仿真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仿真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6:32: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仿真训练卷(解析版)
本试卷共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总长度为55000米,
则数据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确定的值以及的值.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时,是负整数.
【详解】数据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B.
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表示的几何体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圆柱上面放着小圆锥,确定具体位置后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得到该几何体是圆柱和小圆锥的复合体,
由俯视图可以得到小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完全重合,
故选:D.
3. 学校举行“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某小组的五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读书的本数分别为10,11,9,10,12,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 众数为10 B. 平均数为10 C. 方差为2 D. 中位数为9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的定义分别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10出现2次,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是10,该项正确;
B、 ,故该项错误;
C、方差为,故该项错误;
D、中位数为10,故该项错误;
故选:A.
4. 下列汽车车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定义逐项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详解】解: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B.
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解:∵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上,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
故选:A.
7.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再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12 4( 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
根据题意得Δ=12 4( k)>0,
解得:.
故选:B.
8. 如图,是的直径,点,在圆上,,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CB=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55°,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DC=∠B=55°即可.
【详解】解:∵AB是⊙O的直径,
∴∠ACB=90°,
∵∠BAC=35°,
∴∠B=90°﹣35°=55°,
∴∠ADC=∠B=55°.
故选:B.
9 .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中,,的面积为,平分,
若、分别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最值问题,过点作于,当、、共线,且垂直于时,最小,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在边上取,连接,
∵平分,
∴,
在和中,

∴,
∴,
∴,即当、、共线,且垂直于时,最小,
过点作于,
∵的面积为,
∴,
∴,
∴的最小值为,
故选:.
10 .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 ②; ③函数的最大值为;
④当时,; ⑤时,随增大而减少
其中,正确的有( )个
A.4 B.3 C.2 D.1
【答案】B
【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判断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解:由图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与轴的交点在轴的正半轴,
∴,,,
∴,
∴,故①正确;
由图可知:当时,图像在x轴下方,
则,故②正确;
当时,函数取最大值,且为,故③错误;
∵对称轴为直线,图像与x轴交于,
∴图像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故④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
∴时,随增大而增大,故⑤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④,共3个,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x>-1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求解即可 .
【详解】∵代数式有意义,
∴≠0,x+1≥0,
∴x>-1,
故答案为:x>-1.
12. 如图是某一水塘边的警示牌,牌面是五边形,这个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
【答案】/540度
【分析】直接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这个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故答案为.
13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线段的中点,交于点F,则 .

【答案】
【分析】由题意易得,然后问题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E是线段的中点,
∴,
∴,
∴;
故答案为.
14. 若分式与值相等,则x的值为 .
【答案】-2
【分析】根据分式值相等,构造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分式与值相等,
∴=,
去分母,得
x-4=2(2x+1),
去括号,得
x-4=4x+2,
移项,得
x-4x=2+4,
合并同类项,得
-3x=6,
系数化为1,得
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
故答案为:-2.
小泽和小帅两同学分别从甲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到乙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图折线和线段分别表示小泽和小帅离甲地的距离(单位:千米)与时间(单位:小时)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的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答案】4
【分析】由图象,通过点(1,8)和点(2,24)直线CD的解析式,求点C的横坐标,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出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小帅到达乙地的时间为2小时,则将x=2代入直线AB解析式即可知此时小泽的位置,从而可以求出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的距离.
【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点(1,8)和点(2,24)在直线CD上,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1=kx+b
代入得, ,解得,
∴y1=16x-8
∴当y=0时,0=16x-8,解得,x=
∴点C(,0)点A(,8)
∵点A(,8),点B(2.5,24)在直线AB上,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kx+b
代入得

解得
∴y2=8x+4
∴当x=2时,y2=8×2+4=20,
∴此时小泽距离乙地的距离为:24-20=4千米
故答案为:4
如图,折叠矩形纸片,使点B落在边上,折痕的两端分别在、上(含端点),
且cm, cm,则折痕的最大值是 .

【答案】8cm
【分析】①如图,点F与点C重合时,折痕最大,由翻折的性质得, cm,
根据勾股定理,中, 6cm,cm,
设,Rt,,解得,
Rt中, cm.
②当E与A重合时,四边形是正方形, cm,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cm.
【详解】①如图,点F与点C重合时,折痕最大,

由翻折的性质得, cm,
在中, 6cm,
∴cm,
设cm,则cm
在中,,
即,
解得,
在中, cm.
②当E与A重合时,四边形是正方形, cm,


∴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答案】,数轴见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根据数轴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
18. 如图,已知,,.求证:.
【答案】见解析
【分析】先求出,再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
【详解】证明:∵,
∴,
即,
在和中,

∴,
∴.
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
【分析】根据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计算括号中的加法,将除法化为乘法再计算,
最后将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原式=
=,
=,
当时,原式=.
某中学积极落实国家的“双减”教育政策,决定增设:
A跳绳;B书法;C舞蹈;D足球四项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面向七年级参与情况开展了“你选修哪项活动”的问卷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
(2) 条形统计图中, ______, ______;
(3) 扇形统计图中,书法B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______;
(4) 小红和小强分别从这四项活动中任选一门参加,求两人恰好选到同一门课程的概率.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答案】(1)
(2)
(3)
(4),求解过程见解析
【分析】(1)将组人数除百分比可得总人数;
(2)先用总人数乘组百分比可得组人数,总人数减去组的人数即得到组的人数.
(3)将的百分比乘即得到B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画出树状图后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1)(名).
故答案为:
(2).
故答案为:
(3).
故答案为:
(4)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恰好选到同一门课程的结果有4种,
∴两人恰好选到同一门课程的概率为.
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切线,连接,过作交于点,
连接并延长,交延长线于.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1)连接,利用求证即可求证即得证;
(2)通过勾股定理,再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
【详解】(1)解:证明:如图,连接OD

∴,



在与中
∴(SAS)

∵AC是切线.


∵点D在上,OD为半径,且
∴CE是的切线
(2)解:∵CE是的切线

设半径为,在Rt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设,在Rt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CD的长为6
如图1,是一款手机支架图片,由底座、支撑板和托板构成.图2是其侧面结构示意图,
量得托板长,支撑板长,底座长,
托板AB连接在支撑板顶端点C处,且,托板可绕点C转动,支撑板可绕D点转动.
如图2,若.(参考数值,,)
(1)求点C到直线的距离(精确到0.1cm);
(2)求点A到直线的距离(精确到0.1cm).
【答案】(1)点C到直线的距离约为13.8cm
(2)点A到直线的距离约为21.5cm
【分析】(1)如图2,过点C作,垂足为N,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可得,即,最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即可解答;
(2)如图2,过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C作,垂足为F,再说明中,,,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和线段的和差即可解答.
【详解】(1)解:如图2,过点C作,垂足为N
由题意可知,,
在中, ,
∴.
答:点C到直线的距离约为.
解:如图2,
过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C作,垂足为F,

在中,,,
∴,
∴.
答:点A到直线的距离约为21.5cm.
23. 如图,直线与坐标轴交于点,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并且.
(1)点的坐标为_____;点的坐标为_____;
(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当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此条件下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或
【解析】
【分析】(1)分别将,代入中,求出对应的、的值,即可得到点的坐标;
(2)根据,且四点共线,得到点是线段的中点,从而求出点的坐标为,再将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3)联立,求出点的坐标,再由图象即可得到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在直线中,当时,,
点的坐标为,
当时,,
解得:,
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解:,且四点共线,
点是线段的中点,
设点的坐标为,
则,
解得:,
点的坐标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小问3详解】
解:联立,
解得:或,

观察图象可得:当时,的取值范围为或.
24.如图,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0),B(0,3)两点.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BC,BD.CD,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对于(Ⅰ)中所求的函数y=﹣x2+bx+c,
①当0≤x≤3时,求函数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设函数y在0≤x≤t内的最大值为p.最小值为q,若p﹣q=3,求t的值.
【答案】(1)y=﹣x2+2x+3
(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3)①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0;②1+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先解方程﹣x2+2x+3=0得C(3,0),利用配方法得到y=﹣x2+2x+3=﹣(x﹣1)2+4,则D(1,4),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CD为直角三角形;
(3)①利用当x=1时,y最大值=4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在0≤x≤3时的最值;
②由于0≤x≤1不满足p﹣q=3,则t>1,所以p=4,q=1,然后解方程﹣x2+2x+3=1得t的值.
【详解】(1)把A(﹣1,0),B(0,3)代入y=﹣x2+bx+c
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2)△BCD为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则C(3,0),
∵y=﹣x2+2x+3=﹣(x﹣1)2+4,
∴D(1,4);
∵BD2=(1﹣0)2+(4﹣3)2=2,
CD2=(1﹣3)2+(4﹣0)2=20,
BC2=(3﹣0)2+(0﹣3)2=18,
∴BD2+BC2=CD2,
∴△BCD为直角三角形,∠CBD=90°;
(3)①,对称轴为:直线,
当0≤x≤3时,x=0时,y=3;当x=1时,y最大值=4,x=3时,y=0,
∴当0≤x≤3时,函数y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0;
②∵函数y在0≤x≤t内的最大值为p.最小值为q,p﹣q=3,
∴t>1,
∴p=4,
∴q=1,
即﹣x2+2x+3=1,解得t1=1+,t2=1﹣(舍去),
即t的值为1+.
25. 如图(1),已知点G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GE⊥BC,垂足为点E,GF⊥CD,垂足为点F.
(1)证明与推断:
①求证: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②推断:的值为   :
(2)探究与证明:
将正方形CEGF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45°),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与运用:
正方形CEGF在旋转过程中,当B,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延长CG交AD于点H.若AG=6,GH=2,则BC=   .
【详解】(1)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D=90°,∠BCA=45°,
∵GE⊥BC、GF⊥CD,
∴∠CEG=∠CFG=∠ECF=90°,
∴四边形CEGF是矩形,∠CGE=∠ECG=45°,
∴EG=EC,
∴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②由①知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CEG=∠B=90°,∠ECG=45°,
∴,GE∥AB,
∴,
故答案为;
(2)连接CG,
由旋转性质知∠BCE=∠ACG=α,
在Rt△CEG和Rt△CBA中,
=、=,
∴=,
∴△ACG∽△BCE,
∴,
∴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G=BE;
(3)∵∠CEF=45°,点B、E、F三点共线,
∴∠BEC=135°,
∵△ACG∽△BCE,
∴∠AGC=∠BEC=135°,
∴∠AGH=∠CAH=45°,
∵∠CHA=∠AHG,
∴△AHG∽△CHA,
∴,
设BC=CD=AD=a,则AC=a,
则由得,
∴AH=a,
则DH=AD﹣AH=a,CH==a,
∴由得,
解得:a=3,即BC=3,
故答案为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仿真训练卷
本试卷共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总长度为55000米,
则数据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表示的几何体可能是( )
A. B. C. D.
3. 学校举行“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某小组的五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读书的本数分别为10,11,9,10,12,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 众数为10 B. 平均数为10 C. 方差为2 D. 中位数为9
4. 下列汽车车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7.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 如图,是的直径,点,在圆上,,则等于( )
A. B. C. D.
9 .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中,,的面积为,平分,
若、分别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0 .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 ②; ③函数的最大值为;
④当时,; ⑤时,随增大而减少
其中,正确的有( )个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12. 如图是某一水塘边的警示牌,牌面是五边形,这个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
13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线段的中点,交于点F,则 .

14. 若分式与值相等,则x的值为 .
小泽和小帅两同学分别从甲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到乙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图折线和线段分别表示小泽和小帅离甲地的距离(单位:千米)与时间(单位:小时)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的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如图,折叠矩形纸片,使点B落在边上,折痕的两端分别在、上(含端点),
且cm, cm,则折痕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 如图,已知,,.求证:.
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某中学积极落实国家的“双减”教育政策,决定增设:
A跳绳;B书法;C舞蹈;D足球四项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面向七年级参与情况开展了“你选修哪项活动”的问卷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
(2) 条形统计图中, ______, ______;
(3) 扇形统计图中,书法B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______;
(4) 小红和小强分别从这四项活动中任选一门参加,求两人恰好选到同一门课程的概率.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切线,连接,过作交于点,
连接并延长,交延长线于.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如图1,是一款手机支架图片,由底座、支撑板和托板构成.图2是其侧面结构示意图,
量得托板长,支撑板长,底座长,
托板AB连接在支撑板顶端点C处,且,托板可绕点C转动,支撑板可绕D点转动.
如图2,若.(参考数值,,)
(1)求点C到直线的距离(精确到0.1cm);
(2)求点A到直线的距离(精确到0.1cm).
23. 如图,直线与坐标轴交于点,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并且.
(1)点的坐标为_____;点的坐标为_____;
(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当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此条件下的取值范围.
24.如图,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0),B(0,3)两点.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BC,BD.CD,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对于(Ⅰ)中所求的函数y=﹣x2+bx+c,
①当0≤x≤3时,求函数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设函数y在0≤x≤t内的最大值为p.最小值为q,若p﹣q=3,求t的值.
25. 如图(1),已知点G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GE⊥BC,垂足为点E,GF⊥CD,垂足为点F.
(1)证明与推断:
①求证: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②推断:的值为   :
(2)探究与证明:
将正方形CEGF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45°),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与运用:
正方形CEGF在旋转过程中,当B,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延长CG交AD于点H.若AG=6,GH=2,则BC=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