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一、水钟的研究
1.古代的水钟。
(1)如图,从结构上看,该水钟是 型水钟,除此之外,古代还有 型水钟。
(2)通过观察发现,A、B两处都有水在滴漏,A处滴漏的目的是 ,B处滴漏的速度是 (填“均匀的”或“不均匀的”)。
【答案】(1)受水型;泄水型
(2)保持水位相同;均匀的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1)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如图,从结构上看,该水钟是受水型水钟。
(2)A处的小孔,可以使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孔溢出,来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从而使水以相同的速度往下滴,所以B处滴漏的速度是均匀的。
2.自制水钟。
(1)小明找来了以下几个瓶子,你认为适合做水钟的是( )。
A. B. C.
(2)下列各项与我们自制水钟的计时精确度无关的是( )。
A.瓶子的形状 B.瓶子的颜色 C.瓶子的粗细
(3)小明根据要求做了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加满水后,水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水位过低 B,开孔太大C.刻度不准
(4)最终小明做了如图两个水钟。在甲水钟中,一次加足水量后自然状态下 (填“能”成“不能”)保持匀速滴水。
(5)如果要给甲水钟的接水容器上每一分钟画一次刻度,画出的刻度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6)在乙水钟中,5分钟之内的滴水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7)贴在塑料瓶上的是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 )。
A.分钟 B.毫升 C.厘米
(8)小明在用水钟测量计时时,每次装水量( ).
A.可多可少 B.一定要相同 C.一定不能相同
(9)如果要提高水钟的精确度,你会选择右图的 作为接水容器。你的理由是 。
【答案】(1)A
(2)B
(3)A
(4)不能
(5)C
(6)B
(7)A
(8)B
(9)丙;丙的底面积小,在相同水量时水的高度越高,标注的刻度会更精准。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制作水钟适合选用形状规则的瓶子。故选A。
(2)根据对水钟的认识,水流的稳定性(水滴流速是否均匀)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它和水位的高低、滴孔的大小瓶子的形状和粗细等因素有关,与容器的颜色无关。故选B。
(3)水流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滴孔的大小瓶子的形状和粗细等因素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开孔越大水流越快。所以小明的水钟加满水后,水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孔太大。故选B。
(4)水钟的水位高低影响会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小明的水钟一次加足水量后自然状态下不能保持匀速滴水。
(5)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刻度是下疏上密;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刻度是上疏下密。小明的甲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画出的刻度应该是下疏上密。故选C。
(6)乙水钟属于泄水钟水钟,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会变慢。故选B。
(7)水钟是计时工具,所以贴在塑料瓶上的是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分钟。故选A。
(8)水钟的水位高低影响会滴水速度,所以在用水钟测量计时时,每次装水量一定要相同。故选B。
(9)如果要提高水钟的精确度,我们会选择图中的丙作为接水容器。因为丙的底面积小,在相同水量时水的高度越高,标注的刻度会更精准。
二、心脏模拟实验
3.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课堂上我们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来模拟心脏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手中的吸耳球模拟的是( ),与吸耳球相连的塑料管模拟的是( )。
A. 血管B. 血液C.心脏
(2)小明用手挤压吸耳球,然后松开,表示心脏跳动1次。此时小明的手代表的是( )。
A.使心脏跳动的动力 B.心脏旁边的肺 C.心脏
(3)实验中,当小明挤压吸耳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 )。
A.塑料管中有水流出来 B,塑料管中有水流进去C.塑料管中先有水流出再有水流进
(4)正常情况下,五年级的学生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 )。
A.40次左右 B.80次左右 C.130次左右
【答案】(1)C;A
(2)A
(3)A
(4)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课堂上我们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来模拟心脏的工作。吸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故选C。
(2)实验中,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即使心脏跳动的动力。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故选A。
(3)实验中,当小明挤压吸耳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被挤出,相当于心脏收缩,血液流出心脏,进入血管,流向全身各处。故选A。
(4)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所以五年级的学生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80次左右。故选B。
4.小明测量了两位同学跳动一分钟前后的脉搏次数,记录如下表。
(1)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2)在相同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的是 ,你认为 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均填“同学1”或“同学2”)
(3)同学1运动前一分钟脉搏次数为72次,你认为他心脏每分钟跳动( )。
A.82次 B.72次 C.无法判断
【答案】(1)A
(2)同学1;同学1
(3)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故选A。
(2)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同学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要短。在相同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的是同学1,所以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的是同学1。
(3)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通常情况下,脉搏的频率和心率一致。同学1运动前一分钟脉搏次数为72次,他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故选B。
5.下列活动不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每天玩游戏到深夜
B.锻炼身体
C.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保护心脏。每天玩游戏到深夜不利于保护心脏。故选A。
6.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心脏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均填“收缩”或“舒张”)
【答案】收缩;舒张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
三、光(27分)
7.小明想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于是他找来了两根塑料管和乎电筒,做了以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两根塑料管的一端用手电筒照射,在两根塑料管的另一端分别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
操作一:
能看到的现象; 。
操作二:
能看到的现象; 。
【答案】(1)看到光;看不到光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会通过直的塑料管被我们看到,不会通过弯曲的塑料管。
8.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9.小明完成操作后选了几种物体,分别挡在真塑料管的左侧管口,再用手电筒照射这一侧管口,看到如下现象。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光能穿过 (填“部分”或“全部”)物体。
(2)上述材料中属于透明的是 ,半透明的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被阻挡
B.当光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反射
C.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反射
【答案】(1)部分
(2)玻璃片;薄纸片
(3)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
(1)由实验结论可知光会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能穿过部分物体。
(2)光能通过透明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物体。所以题目材料中属于透明的是玻璃片,半透明的是薄纸片。
(3)光能通过透明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物体,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被阻挡。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任何物体都会反射光。B说法错误。故选B。
10.下面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此时会发生哪种现象 请你用学到的知识解答一下。
(1)我的解释是: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 射向 的光,此时发生了 现象。
(2)假如我们用一个透明小球代替地球,那么 现象将不可能发生,而 现象仍旧会发生。(均填“日食”或“月食”)
【答案】(1)太阳;月球;月食
(2)月食;日食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月食。
(2)假如我们用一个透明小球代替地球,那么地球就不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月食现象将不可能发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所以日食现象仍旧会发生。
四、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1.“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吗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小明准备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他分别准备了以下材料;有颜色的沙子、泥土、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等材料,如下图。
(1)小明做的这个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观察实验 C.模拟实验
(2)实验中在泥土表层放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喷壶洒水代表 。
(3)当雨水降落到土地上,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地表细小的泥沙被冲走
B.地表很平整,水流很清澈
C.地表出现沟壑
(4)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
(2)便于观察实验现象;降水
(3)B
(4)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本实验是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士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喷壶洒水代表降水。
(3)雨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因为雨点降落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溅起的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当雨水降落到土地上,地表细小的泥沙被冲走,地表会出现沟壑,水流很浑浊。B说法错误,故选B。
(4)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12.某个实验小组想研究土地有无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决定做对比实验。他们先找来4个一样的塑料盆,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四种土壤样本。
(1)要达到实验目的,他们可以选择( )两组土壤样本做对比实验。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2)材料选好后,接下来就是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了。他们看到的现象是“雨水”变 (填“清澈”或“浑浊”)了。
(3)甲、乙两盆中, 盆下面量杯接到的“雨水”更浑浊。丙、丁两盆中, 盆下面量杯接到的“雨水”更浑浊。
(4)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除了雨水,还有 和 等自然界的力量也会对土地造成侵蚀。
【答案】(1)A
(2)浑浊
(3)乙;丁
(4)土地坡度对雨水侵蚀有影响,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土地坡度越小,侵蚀的就越轻。
(5)河水;风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在研究土地有无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一组土地坡度大,一组土地坡度小,两组土地植被量、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故选A。
(2)雨水会对土地造成侵蚀。所以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会看到雨水变浑浊了。
(3)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甲乙两盆中,甲无坡度,乙有坡度,所以乙盆下面接到的雨水更浑浊。丙丁两盆中,丙无坡度,丁有坡度,丁盆中接到的雨水会更浑浊。
(4)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土地坡度对雨水侵蚀有影响,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土地坡度越小,侵蚀的就越轻。
(5)能够对土地造成侵蚀的自然界的力量有很多,除了雨水之外,河水、风的力量都可以对土地造成侵蚀。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一、水钟的研究
1.古代的水钟。
(1)如图,从结构上看,该水钟是 型水钟,除此之外,古代还有 型水钟。
(2)通过观察发现,A、B两处都有水在滴漏,A处滴漏的目的是 ,B处滴漏的速度是 (填“均匀的”或“不均匀的”)。
2.自制水钟。
(1)小明找来了以下几个瓶子,你认为适合做水钟的是( )。
A. B. C.
(2)下列各项与我们自制水钟的计时精确度无关的是( )。
A.瓶子的形状 B.瓶子的颜色 C.瓶子的粗细
(3)小明根据要求做了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加满水后,水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水位过低 B,开孔太大C.刻度不准
(4)最终小明做了如图两个水钟。在甲水钟中,一次加足水量后自然状态下 (填“能”成“不能”)保持匀速滴水。
(5)如果要给甲水钟的接水容器上每一分钟画一次刻度,画出的刻度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6)在乙水钟中,5分钟之内的滴水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7)贴在塑料瓶上的是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 )。
A.分钟 B.毫升 C.厘米
(8)小明在用水钟测量计时时,每次装水量( ).
A.可多可少 B.一定要相同 C.一定不能相同
(9)如果要提高水钟的精确度,你会选择右图的 作为接水容器。你的理由是 。
二、心脏模拟实验
3.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课堂上我们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来模拟心脏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手中的吸耳球模拟的是( ),与吸耳球相连的塑料管模拟的是( )。
A. 血管B. 血液C.心脏
(2)小明用手挤压吸耳球,然后松开,表示心脏跳动1次。此时小明的手代表的是( )。
A.使心脏跳动的动力 B.心脏旁边的肺 C.心脏
(3)实验中,当小明挤压吸耳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 )。
A.塑料管中有水流出来 B,塑料管中有水流进去C.塑料管中先有水流出再有水流进
(4)正常情况下,五年级的学生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 )。
A.40次左右 B.80次左右 C.130次左右
4.小明测量了两位同学跳动一分钟前后的脉搏次数,记录如下表。
(1)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2)在相同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的是 ,你认为 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均填“同学1”或“同学2”)
(3)同学1运动前一分钟脉搏次数为72次,你认为他心脏每分钟跳动( )。
A.82次 B.72次 C.无法判断
5.下列活动不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每天玩游戏到深夜
B.锻炼身体
C.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6.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心脏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均填“收缩”或“舒张”)
三、光(27分)
7.小明想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于是他找来了两根塑料管和乎电筒,做了以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两根塑料管的一端用手电筒照射,在两根塑料管的另一端分别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
操作一:
能看到的现象; 。
操作二:
能看到的现象; 。
8.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9.小明完成操作后选了几种物体,分别挡在真塑料管的左侧管口,再用手电筒照射这一侧管口,看到如下现象。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光能穿过 (填“部分”或“全部”)物体。
(2)上述材料中属于透明的是 ,半透明的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被阻挡
B.当光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反射
C.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反射
10.下面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此时会发生哪种现象 请你用学到的知识解答一下。
(1)我的解释是: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 射向 的光,此时发生了 现象。
(2)假如我们用一个透明小球代替地球,那么 现象将不可能发生,而 现象仍旧会发生。(均填“日食”或“月食”)
四、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1.“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吗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小明准备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他分别准备了以下材料;有颜色的沙子、泥土、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等材料,如下图。
(1)小明做的这个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观察实验 C.模拟实验
(2)实验中在泥土表层放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喷壶洒水代表 。
(3)当雨水降落到土地上,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地表细小的泥沙被冲走
B.地表很平整,水流很清澈
C.地表出现沟壑
(4)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2.某个实验小组想研究土地有无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决定做对比实验。他们先找来4个一样的塑料盆,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四种土壤样本。
(1)要达到实验目的,他们可以选择( )两组土壤样本做对比实验。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2)材料选好后,接下来就是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了。他们看到的现象是“雨水”变 (填“清澈”或“浑浊”)了。
(3)甲、乙两盆中, 盆下面量杯接到的“雨水”更浑浊。丙、丁两盆中, 盆下面量杯接到的“雨水”更浑浊。
(4)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除了雨水,还有 和 等自然界的力量也会对土地造成侵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受水型;泄水型
(2)保持水位相同;均匀的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1)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如图,从结构上看,该水钟是受水型水钟。
(2)A处的小孔,可以使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孔溢出,来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从而使水以相同的速度往下滴,所以B处滴漏的速度是均匀的。
2.【答案】(1)A
(2)B
(3)A
(4)不能
(5)C
(6)B
(7)A
(8)B
(9)丙;丙的底面积小,在相同水量时水的高度越高,标注的刻度会更精准。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制作水钟适合选用形状规则的瓶子。故选A。
(2)根据对水钟的认识,水流的稳定性(水滴流速是否均匀)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它和水位的高低、滴孔的大小瓶子的形状和粗细等因素有关,与容器的颜色无关。故选B。
(3)水流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滴孔的大小瓶子的形状和粗细等因素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开孔越大水流越快。所以小明的水钟加满水后,水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孔太大。故选B。
(4)水钟的水位高低影响会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小明的水钟一次加足水量后自然状态下不能保持匀速滴水。
(5)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刻度是下疏上密;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刻度是上疏下密。小明的甲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画出的刻度应该是下疏上密。故选C。
(6)乙水钟属于泄水钟水钟,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会变慢。故选B。
(7)水钟是计时工具,所以贴在塑料瓶上的是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分钟。故选A。
(8)水钟的水位高低影响会滴水速度,所以在用水钟测量计时时,每次装水量一定要相同。故选B。
(9)如果要提高水钟的精确度,我们会选择图中的丙作为接水容器。因为丙的底面积小,在相同水量时水的高度越高,标注的刻度会更精准。
3.【答案】(1)C;A
(2)A
(3)A
(4)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课堂上我们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来模拟心脏的工作。吸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故选C。
(2)实验中,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即使心脏跳动的动力。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故选A。
(3)实验中,当小明挤压吸耳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被挤出,相当于心脏收缩,血液流出心脏,进入血管,流向全身各处。故选A。
(4)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所以五年级的学生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80次左右。故选B。
4.【答案】(1)A
(2)同学1;同学1
(3)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故选A。
(2)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同学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要短。在相同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的是同学1,所以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的是同学1。
(3)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通常情况下,脉搏的频率和心率一致。同学1运动前一分钟脉搏次数为72次,他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保护心脏。每天玩游戏到深夜不利于保护心脏。故选A。
6.【答案】收缩;舒张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
7.【答案】(1)看到光;看不到光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会通过直的塑料管被我们看到,不会通过弯曲的塑料管。
8.【答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9.【答案】(1)部分
(2)玻璃片;薄纸片
(3)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
(1)由实验结论可知光会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能穿过部分物体。
(2)光能通过透明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物体。所以题目材料中属于透明的是玻璃片,半透明的是薄纸片。
(3)光能通过透明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物体,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被阻挡。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任何物体都会反射光。B说法错误。故选B。
10.【答案】(1)太阳;月球;月食
(2)月食;日食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月食。
(2)假如我们用一个透明小球代替地球,那么地球就不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月食现象将不可能发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所以日食现象仍旧会发生。
11.【答案】(1)C
(2)便于观察实验现象;降水
(3)B
(4)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本实验是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士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喷壶洒水代表降水。
(3)雨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因为雨点降落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溅起的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当雨水降落到土地上,地表细小的泥沙被冲走,地表会出现沟壑,水流很浑浊。B说法错误,故选B。
(4)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降雨会给土地造成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12.【答案】(1)A
(2)浑浊
(3)乙;丁
(4)土地坡度对雨水侵蚀有影响,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土地坡度越小,侵蚀的就越轻。
(5)河水;风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在研究土地有无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一组土地坡度大,一组土地坡度小,两组土地植被量、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故选A。
(2)雨水会对土地造成侵蚀。所以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会看到雨水变浑浊了。
(3)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甲乙两盆中,甲无坡度,乙有坡度,所以乙盆下面接到的雨水更浑浊。丙丁两盆中,丙无坡度,丁有坡度,丁盆中接到的雨水会更浑浊。
(4)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土地坡度对雨水侵蚀有影响,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土地坡度越小,侵蚀的就越轻。
(5)能够对土地造成侵蚀的自然界的力量有很多,除了雨水之外,河水、风的力量都可以对土地造成侵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