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东津一中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贵港市东津一中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5 16: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40分;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经济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对外开放
4.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平反,被恢复名誉的是( )
A.周恩来B.邓小平C.刘少奇D叶剑英
5.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会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A.冲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 B.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C.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解放生产力 D.利用外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共十二大上C.中共十三大上   D.中共十四大上
8.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国有企业B.农村C.机关D.学校
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右表中“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得益于(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由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12.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
关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在所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15.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
A.吸收国外资金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A.1978年B.1979年C.1977年D.1976年
17.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8.与右图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①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准”的讨论②1992年视察深圳、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率军挺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1983年,一位去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现在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中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20.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并把邓
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非选择题部分(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材料三:(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下列各问: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2分)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③材料二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在哪个方面改革实行的政策?有何重要意义?此后在城市进行改革,其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分别是什么?(5分)

④材料三提到“(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⑤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有什么思想上的认识?(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20分)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他是人民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扶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①材料一中的“大救星”和材料二中“老人”分别是谁?他们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6分)
②材料二中“一九七九年,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又指的是什么?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3分)

③材料二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这一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④材料三是建国以来党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歌曲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成就?歌曲中提到的“旗帜”是指什么?(4分)
⑤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你还能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5分)
23.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4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18分)
⑴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⑵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①请给这一组图片确定一个主题。(1分)
②读“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1980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其中属于广东省的是 ;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4周年,这个经济特区是 (填出字母3分)。
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决定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你认为原因是(1分)( )
A.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B.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C.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D.临近港澳,华侨众多
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沿海开放城市 → ( ) → 内地(2 分)
⑤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⑶上述材料事实都得益于国家的哪一政策?它是党在哪次大会后决定的?(2分)
⑷看了上述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3分)
24.(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材料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材料一出自哪部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法律文件 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在此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部文件?(3分)
哪一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严重破坏?试举例说明。(1分)
③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材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 材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法律文件 (3分)
④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分)
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C A C C B B D A D D D C A D D A D
二、材料题:
21. ①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2分)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③农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5分)
④因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了。
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2分)
22. ①(6分)毛泽东:探索出中国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正确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
② (3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政策。
③(2分)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个事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4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⑤(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改革开放。《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抗美援朝;《雷锋之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等中取一例。
⑥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
23.(18分)⑴(2分)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①(1分)开放、发展的中国或开放崛起的中国
②1980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属于广东省的是 D、C、B;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C;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4周年,这个经济特区是 E (填出字母3分)。
③(1分)D.
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发区 ) → 内地(2 分)
⑤(4分)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⑶(2分)改革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
⑷(3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正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
24. ①《中国人民共和国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③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⑤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以法治国。(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证。)
上海浦东
深圳昔日和今天图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