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 2月收心考试
高二地理 A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B B D C B B C C D C D A
【选择题】
1. 结合教材知识,①裸子植物时代,②两栖动物动物时代,③鱼类时代,④藻类时代,故选 C。
2. 早古生代早期,陆地上没有出现两栖类动物,B错误;晚古生代晚期,海水里出现三叶虫、
笔石等动物不是晚古生代晚期出现的动物,C错误;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出现在早古生
代早期,不是晚古生代早期,D错误;早古生代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A正确,
故选 A。
3.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正确;地震波向下传播过程中,
由于莫霍面以下的物质更加致密,因此经过莫霍面时地震波的速度增加,B正确;地震的震
中是震源的地面对应点,不可能位于深处的地幔,C错误;地震波中的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
波,因此震感应为先有上下颠簸,后有左右摇晃,D正确。故选 C。
4.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精确测定潜在滑坡体的位置变化,监测其活跃情况,①正确;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位置和时间,但无法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②错误。 地理信息系统
不具有现场地下探测功能,无法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③错误;遥感能快速掌握大范围地表
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及时查看道路的毁坏情况,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
5. 和黏壤土相比,沙壤土下渗速度快;而相同类型的土壤,干土壤下渗速度较湿土壤快。据此
可知,①是干沙壤土、②是湿沙壤土、③是干黏壤土、④是湿黏壤土。B正确。
6. 由图中信息可知,降雨后的 30分钟内,入渗率最大,但是 30分钟后,入渗率变化不明显,
因此 A、B错误;土壤蓄水能力有限,随着降雨量增多,入渗率上升,但不会无限上升,C
错误,D正确。
7. 本题考查洋流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洋流的分布
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读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海水的温度总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判断该图为
南半球的等温线图,洋流流过的的地方水温向高值凸,说明水温比同纬其它地方水温低,为
寒流,故 C正确,ABD错误。
8. 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海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读图①②纬度大体相同,但②处有寒流流过,水温比①低,蒸发量小,盐度比①低,故
A错误。③④在同一纬线上,③的温度比④低, ③的密度大于④的密度,故 C错误。④的
水温比①高,则④的盐度①比大,故 D错误。②的水温比③低,热胀冷缩,②密度应大于③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答案(共 4 页)第 1 页
{#{QQABLQYEogiIABJAAQhCAwFaCkIQkAACAIoOhBAIsAABCRFABAA=}#}
的密度,故 B正确。
9. 由图可知,该半岛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加上墨西哥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促使非地带性热带
雨林形成,②③错误,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0. 传统刀耕火种和选择性伐木能维持该区森林生物量,说明当地森林恢复快。该地地处低纬度
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森林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C正确,雨林地区植
被喜热耐涝,生物多样,适应能力较强,A、B、D错。故选 C。
11. 推广商业肉牛养殖,大量养殖肉牛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粪便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
臭气扩散引起的大气污染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增加,C正确;湿润地区很少受干旱的
影响,A错误;寒潮和台风的发生频次都是由大气环流或者短期的大气运动决定的,B、D
错误。故选 C。
12. 北京时间 2024年 1月 11日 13时 30分卫星发射成功,太原(111°E)与北京相差 9°,在
时间上相差 36分钟,太原位于北京(120°E)的西侧,应减去 36分钟,故太原的地方时为
12时 54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13. 北京时间 2024年 1月 11日 13时 30分卫星发射时,9°E地方时约为 6时左右,赤道应与
晨线相交,171°W地方时约为 18时左右,赤道应与昏线相交,AD错。此时是 1月 11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应昼短夜长,即晨线应向右侧倾斜,昏线应向左侧倾斜,C正确,
B错误。故选 C。
14. 图中信息显示,三省市雾霾的整体冬季和夏季多,春秋季节少,与气温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A错;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可知,北京霾日数最多的月份出现在 7月,河北、天津两地霾日数
最多的月份出现在 12月,B和 C错;对比三省市霾日数的三条曲线之间的差值,夏季最大,
因此三省市夏季霾日差异最为显著,D正确。故本题选 D。
15. 河北省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居民燃煤取暖增加大气中的悬浮颗粒,进而导致霾
天数多,B正确;而晴天多,相对湿度小,霾日数相对较多,C正确;降水有降尘作用,雨
水的冲刷作用将使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小,因此如果降水天气少,则雾霾天气会增多,另外,
河北冬季降水少,D正确,A错误,故选 A。
【点拨】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
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
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非选择题】
16. 【答案】(1)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大致呈正相关(2 分);总体上,土壤盐碱化程度越
高,土壤容重越大(2分);重度盐碱化土壤的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最大(2 分);
土壤深度 90cm 左右时,土壤容重对土壤盐碱化程度基本无影响(1 分)。
(2)重度盐碱化土壤含盐量高,土壤板结严重,土壤孔隙少;土壤蒸发相对较少,使得土
壤含水量较高。(4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答案(共 4 页)第 2 页
{#{QQABLQYEogiIABJAAQhCAwFaCkIQkAACAIoOhBAIsAABCRFABAA=}#}
(3)引淡淋盐(或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井灌井排(或抽取盐水,补充
淡水);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农业生物措施(或营造防护林,果、椿、棉间作
等)。(8分)
【详解】(1)据左图分析如下:河套平原“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关系:总体
上,先看土壤盐碱化程度随土壤容重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大致呈正相关:土
壤盐碱化程度越高,土壤容重越大;再看土壤盐碱化程度土壤深度变化的变化:重度盐碱化
土壤的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最大;土壤深度 90cm 左右时,土壤容重对土壤盐碱化
程度基本无影响。
(2)第一步,剖析设问,分析“重度”盐碱化“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即分析盐碱化
程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读右图);第二步,调用相关知识,从盐碱化程度与水分蒸发的
关系等角度分析;第三步,组织答案,盐碱化程度越高,土壤板结越严重(重度盐碱化土壤
含盐量高,土壤板结严重),土壤孔隙越少,越不利于水分蒸发,土壤中保持的水分就越多。
(3)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主要从灌溉方式和技术、覆盖、农业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即可。
结合所学知识,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灌(大水漫灌)无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
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含
盐量过高,形成盐碱灾害,所以从灌溉方式方面可采取排灌结合的灌溉方式,加快表土层盐
分代谢;从技术方面可采取减少大水漫灌;从农业种植结构方面可采取调整农业结构,种植
果、椿、棉间作等以减轻该地区土壤盐碱化。
17. 【答案】(1)政府政策大力支持足球文化的发展;足球运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独特的民族
文化底蕴造就的仪式感;比赛的流程都很正规,参赛人员和奖品都很接地气。(任答 3点给 6
分)
(2)传播足球文化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
民经济收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6分)
(3)科学管理,合理规划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加强治安管理,确保“村超”安全有序;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使城市充满烟火气;大力发展
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任答 4点给 8分)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村超”为材料,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
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
心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政府政策支持和独特的民
族文化进行分析。
(2)可以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如传播足球文化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民
族文化;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贵州“村超”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方面可以: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规划赛事;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治安管理,确保“村超”安全有序;大力发展夜间经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答案(共 4 页)第 3 页
{#{QQABLQYEogiIABJAAQhCAwFaCkIQkAACAIoOhBAIsAABCRFABAA=}#}
济,使城市充满烟火气;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18. 【答案】(1)加剧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短缺,损害了汤逊湖的供给服务功能;湖泊净化水
质的能力降低,损害了汤逊湖的调节服务功能;环境恶化,降低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
损害了汤逊湖的文化服务功能;湖边芦苇等植被大量减少,生物栖息地受到影响,损害了湖
泊的支撑服务功能。(每点 2分,任答 3点得 6分)
(2)城市发展,建筑、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水系割裂,水体
自净能力降低;位于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过多,超过湖水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
业发展,湖泊营养物质过剩,加重水污染。(每点 2分,3点得 6分)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物生
存;连通工程增强了汤逊湖与其他湖体的联系,使得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更适宜
繁衍生息,所以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每点 2分,2点得 4分)
【解析】本题以武汉市汤逊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水污染的原因与
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
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等方面。供
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汤逊湖是武汉
市的备用水源地,可以为武汉市提供淡水资源,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可以为武汉
市民提供渔业资源,水质恶化后,供水功能弱化、渔业资源减少;汤逊湖能够调节气温、净
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等,水质恶化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功能变化不
大,净化水质的功能下降,影响湖泊的调节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城中湖,可供
市民闲暇时休憩、游玩,水质恶化后,湖水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精神享受,破坏湖泊的文
化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水质恶化后,栖息地收到破坏,支撑服务
功能受影响。
(2)水污染的原因可以由污染的概念入手,从污染源的排放、湖泊的自净能力等方面进行
分析。“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侵占湖泊,使湖泊面积减小,自净能力下降;产业园
与开发区建成后,工业快速发展,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湖泊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的迅猛
发展”导致投入湖泊的饲料增多,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了水污染。
(3)连通工程完成后,“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使得汤逊湖水量增大,而且将“死水”
变成了“活水”,湖泊水流通性变好,水体交换增加,自净能力增强,水质变好,水生生物
的生存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连通工程完成后,随着水量增加与湖湖连贯,栖息地面
积增加,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一片,改善了栖息地的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与其他
水体连通后,其他湖泊的水生动物得以进入,增加了汤逊湖的生物多样性。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答案(共 4 页)第 4 页
{#{QQABLQYEogiIABJAAQhCAwFaCkIQkAACAIoOhBAIsAABCRFABAA=}#}2024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 2月收心考试
高二地理A 试卷
考试时间: 2024年2月20日上午9: 00-11: 35 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编制出地质年代表(如下图) ,完成下面1-2题。
地质年代表
宙 代 纪 距今时间(百万年) 主要生物进化事件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1.75 哺乳动物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新近纪 23.5
古近纪 65
中生代 白垩纪 135 恐龙时代 ①
侏罗纪 203
三叠纪 250
古生代 二叠纪 295 ② 蕨类植物时代
石炭纪 355
泥盆纪 410 ③
志留纪 435 ④
奥陶纪 500 无脊椎动物时代
寒武纪 540
元古宙 2500 细菌时代
太古宙 4600 生命形成时期
1. 上表①②③④对应主要生物进化事件正确的是
A. ①藻类时代 B. ②爬行动物时代
C. ③鱼类时代 D. ④裸子植物时代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页)第 1 页
2. 下面对古生代生物进化描述正确的是
A. 早古生代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
B. 早古生代早期,陆地上出现两栖类动物
C. 晚古生代晚期,海水里出现三叶虫、笔石等动物
D. 晚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0日22时46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5.77度, 东经102.77度。完成3-4题。
3. 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时只有一个震级 B. 地震波经过莫霍面速度增加
C.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地幔 D. 震感为先有上下颠簸,后有左右摇晃
4. 甘肃省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可以利用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潜在的滑坡体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
③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 ④遥感查看道路的毁坏情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完成5-6题。
5. 在降水条件相同时,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①—湿黏壤土 B. ②一湿沙壤土 C. ③一干沙壤土 D. ④一干黏壤土
6. 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D.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页)第 2 页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 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A. 北半球的寒流 B. 北半球的暖流 C. 南半球的寒流 D. 南半球的暖流
8. 若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 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 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 ④的盐度小于①的盐度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南部地区热带雨林广布,该区域居民曾以传统刀耕火种和选择性伐木为生,森林生物量能得到维持。2010年以来,该区域推广商业肉牛养殖,雨林快速退化。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的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9. 尤卡坦半岛东南部地区热带雨林广布,主要得益于
①沿岸暖流 ②沿岸寒流 ③东南信风迎风坡 ④东北信风迎风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传统刀耕火种和选择性伐木能维持该区域森林生物量,可直接反映出当地森林
A. 喜热耐旱 B. 多样性低 C. 生长速度快 D. 适应能力弱
11. 推广商业肉牛养殖,可能导致该区域
A. 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增加 B. 寒潮发生频次增加
C. 环境污染问题增加 D. 台风发生频次增加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页) 第 3 页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 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12-13 题。
12. 卫星发射时,太原 当地时间是
A. 9时54分 B. 10时56分 C. 11时54分 D. 12时54分
13.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时,晨昏线最接近图中的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小于80%,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读北京、天津、河北各月霾日数变化图,完成下面14-15题。
14. 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 三省市随着气温的升高霾日数增多 B. 三省市霾日数最多的月份均在12月
C. 三省市霾日数最多的月份均在7月 D. 三省市霾日数夏季差异最为显著
15. 造成河北冬季霾日数与其他季节差异较大的原因不可能是
A. 降水天数多,霾日数多 B. 燃煤取暖季,霾日数多
C. 晴天日数多,霾日数多 D. 降水天数少,霾日数多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页)第 4 页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题, 共 55 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分)
土壤容重又称为干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 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山东禹城北丘洼是我国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下图示意该地区盐碱化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
(1) 据图描述该地区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关系。 (7分)
(2) 分析重度盐碱化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分)
(3) 结合教材知识,提出北丘洼土壤盐碱化治理的措施。 (8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贵州榕江县群众对足球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距今已有超80年的历史。贵州榕江县“村超”赛前的出场仪式上运动员会与身着民族传统服饰,肩挑咸鱼、牛瘪,手提西瓜的村民们一同进场,冠亚军的奖品都是猪牛羊之类的。火爆“出圈”的“村超”如今已逐渐成为全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榕江县将在2024年新赛季的决赛阶段做好县内和县外文化节目的统筹工作。通过“村超”,去年榕江累计吸引了游客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下图一为2023年“村超”决赛现场比赛火热场景图,图二为“村超”带动夜经济景观图。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贵州“村超”火爆的原因。 (6分)
(2) 分析贵州“村超”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6分)
(3) 请为贵州“村超”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8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页)第 5 页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汤逊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汤逊湖水系属于典型的平原区浅水湖泊。汤逊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使汤逊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逊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下图为汤逊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
(1) 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说明水质恶化对汤逊湖的影响。 (6分)
(2) 结合材料分析,汤逊湖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6分)
(3) 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 (4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页) 第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