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解析】A.9时31分是时刻,故A错误;B.5个月是时间,故B错误;C.400公里是位移,故C错误;D.7.8km/s是平均速率,故D正确。故选D。
2.B
【解析】A.由于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做加速运动,汽车的速度在增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在减小,则汽车的速度变化正在减慢,故B正确;C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的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最大,位移继续增大,故CD错误。故选B。
3.C
【解析】A.图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没有改变,速度变化,A错误;B.图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最大的时刻是0,2s ,4s,6s,B错误;C.图中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走过的位移,物体在前3秒内和前5秒内位移相同,C正确;D.图中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走过的位移,第2秒内和第4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故选C。
4.A
【解析】A.B给桌面施加了压力,那是因为B发生了形变,故A正确;B.B给A施加了支持力,那是因为B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C.A物体保持静止,可知A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故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B物体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桌面对B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给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F,故D错误。故选A。
5.C
【解析】物体的惯性由质量决定,与速度及路面的情况都没有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B
【解析】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小球会继续向下加速,直到弹力等于重力,此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BC.由图乙可知最高点对应弹簧压缩量为,此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弹力等于重力,则有代入数据解得则可知当时,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C错误;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前有因为重力大于弹力,重力不变,弹力逐渐增大,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小球开始减速,有重力不变,弹力大于重力且逐渐增大,则加速度增大,综合可得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B。
7.B
【解析】
8.CD
【解析】
9.AD
【解析】
10.AD
【解析】
11.(1)A
(2)9.6
(3)0.96
【解析】
12.(1)同时 自由落体运动 同时
(2)
【解析】(1)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球A、B同
13.(1);
(2)
【解析】
14.(1);
(2),
【解析】(
(2)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分速度为
15.(1)1.6N;
(2)5N;
(3)1m
【解析】两者要达到共速,应有绝密★启用前
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本题4分)神舟十六号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在太空驻留约5个月,飞行轨道高度项约为400公里,飞行过程中速度大小约为7.8km/s。对以上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 9时31分是时间
B. 5个月是时刻
C. 400公里是路程
D. 7.8km/s是平均速率
2.(本题4分)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正在减速
B. 汽车的速度变化正在减慢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位移达到最大
3.(本题4分)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物体加速度最大的时刻为1s ,3s ,5s
C. 物体在前3秒内和前5秒内位移相同
D. 第2秒内和第4秒内物体的位移相同
4.(本题4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用水平力F拉B时,两长方体均保持静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给桌面施加了压力,那是因为B发生了形变
B. B给A施加了支持力,那是因为A发生了形变
C. B给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F
D. B给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
5.(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面结冰后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结冰的路面使汽车惯性增大
B. 汽车速度快时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 超载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超载的汽车惯性较大
D. 汽车停止运动时,因为没有速度,因此也就没有惯性
6.(本题4分)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竖直固定一个轻弹簧,一质量为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和弹簧压缩量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能是损失不计。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m
C. 当时,小球的加速度竖直向下
D. 从接触弹簧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7.(本题4分)如图所示,在一段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s时小圆柱体的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圆柱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小圆柱体的加速度是
C. 0~1s内小圆柱体沿y轴方向的位移为2cm
D. 该时刻小圆柱体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5cm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
8.(本题6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24节气倒计时惊艳全球,如图为地球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时所处不同位置对应的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由秋分位置运行到冬至位置的过程中,其速率逐渐减小
B. 地球从冬至位置到春分位置的运行时间等于从春分位置到夏至位置的运行时间
C. 太阳既在地球公转轨道的焦点上,也在火星公转轨道的焦点上
D. 若用r代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运行对应的k值相等
9.(本题6分)如图所示,从距地面高度为h,距墙面水平距离为L的A点以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小钢球,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有关小钢球从抛出到碰到境面的运动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越大时间越短
B. 若,越大时间越长
C. 若,越大时间越短
D. 若,的大小不影响小钢球的运动时间
10.(本题6分)某物体通过一半圆形轨道滑上传送带,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一定等于3m/s
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有可能大于3m/s
C.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定等于3m/s
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有可能大于3m/s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1.(本题2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图乙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时点,测得从C点开始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T。电源的频率为50Hz。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B. 实验中要用停表测量时间
C. 实验时应先由静止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
(2)根据纸带,用逐差法求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本题3分)某学习小组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实验操作是:使完全相同的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小组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多次改变图a中实验装置的离地高度后,重复上述操作,均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根据这些现象大胆猜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________。若增大小锤敲击力度则小球A、B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该小组同学利用频闪相机得到了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b,已知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结合比例尺测得小球在图中L、M、N三个位置时球心在竖直方向的间距分别为,则可得到竖直方向的加速度_______,经验证,此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在实验误差内接近相等,即可证明实验猜想。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13.(本题4分)如图所示,一环形车道竖直放置,半径,特技演员以恒定速率行驶,演员与汽车的总质量为。已知,则:
(1)若汽车以恒定的速率运动,则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受到环形车道的压力大小?
(2)若要挑战成功,汽车的速率最小值为多少?
14.(本题7分)如图,某同学利用无人机玩“投弹”游戏。无人机以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飞行,某时刻从无人机上释放一小球,此时无人机与水平地面的距离,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求:
(1)小球落地点与释放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落地时速度v的大小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以用三角函数值表示)。
15.(本题4分)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的滑块叠放在木板正中间,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给滑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已知木板的质量,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l)若恒力,求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
(2)求能让滑块相对于木板静止的最大恒力;
(3)若恒力且作用在滑块上后撤去,求滑块相对于木板静止时离木板右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