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名师导航】备考2024生物中考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名师导航】备考2024生物中考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7:08: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显微镜的使用 ☆☆☆☆
考点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考点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镜筒成一条直线,载物台上还有通光孔、压片夹。其中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目镜:没有螺纹,直接放于镜筒上,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有螺纹,通过旋转拧在转换器上,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2、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暗一些,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亮一些,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取镜和安放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镜臂朝向自己,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边转动反光镜边观察,直至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或玻片标本。)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看到的物象会更清晰。
(四)整理与存放: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不清洁时,应用擦镜纸擦拭。转动转换器,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考点一显微镜的使用
◇典例1:【2023广东真题】某同学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 10倍 B. 20倍 C. 100倍 D. 1010倍
◆变式训练
1. (2023·长春模拟)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2. (2023·长春模拟)如图,在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3. 【2023四川内江真题】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为了让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C. 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D. 实验结束后,整理显微镜需用纱布擦拭镜头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显微镜视野中像在哪个方向,就把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②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③同样的视野,用高倍镜比用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
④视野中的污点只存在三个位置:目镜、玻片标本或物镜,判断顺序:先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再移动标本(污点动,在标本上),如果都没动,就说明在物镜上;
⑤显微镜的使用顺序:先低倍镜,再高倍镜。
考点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这三种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以直接做成装片。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1)擦(载玻片、盖玻片);
(2)滴(清水);
(3)撕(洋葱内表皮);
(4)展(在水滴中展平);
(5)盖(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材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6)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边吸引。而制作黄瓜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不用染色,因为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观察得更清楚,而它们的细胞内有明显的叶绿体,所以不需要染色。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要制作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1)擦(载玻片、盖玻片);
(2)滴(0.9%的生理盐水);
(3)漱(凉开水漱口);
(4)刮(口腔内侧壁);
(5)涂(在生理盐水中涂抹);
(6)盖(盖玻片);
(7)染色:滴(碘液)、吸 (用吸水纸吸引)。
注意: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将视野调的暗一些 ,即用平面镜、小光圈。
5、生物图的画法:图的大小、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一般用3H的铅笔 ,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来表示,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
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其中无机物有水、 无机盐等。有机物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活细胞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完成的。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开,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它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够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炒青菜时,菜汤内会有青菜的颜色,说明细胞膜被破坏)。
3、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线粒体是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4、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生物的活动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现在的身体,也同样是由于受精卵内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克隆羊多利之所以长的象B羊,原因是B羊提供了细胞核,它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从细胞结构上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取决于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考点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典例2:(2023·长春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C.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变式训练
1. (2023·宁江模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膜
2. (2023·榆树模拟)某同学早餐中喝了一杯鲜榨橙汁,请问橙汁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
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 (2023·长春模拟)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
①盖盖玻片 ②展平 ③滴清水 ④取材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4. 【2023湖北宜昌真题】小萌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 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DNA
C.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D. 番茄果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1.植物细胞壁在细胞最外侧,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没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细胞膜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含有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照,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所有的细胞,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除了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液泡也含有色素,与花瓣等颜色有关。
4.为保持细胞正常形态,植物细胞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动物细胞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因为动植物细胞生存环境不同。
1. 【2023山西晋中真题】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2. (2021·长春模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6×,4× B.10×,10× C.10×,4× D.16×,10×
3. (2023·榆树模拟)某同学在学习使用显微镜后,用黑色中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一串微小的数字“2022”,并尝试用显微镜观察,那么他看到的物像是(  )
A.2022 B. C. D.
4. 【2023四川眉山真题】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同学欲利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污点出现的地方,下列哪种方法达不到目的( )
A. 移动装片 B.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目镜 D. 更换物镜
5. (2021七上·通榆期末)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B.目镜选用5X,物镜选用10X——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6. 【2023湖南衡阳真题】罗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
B. 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C. 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
D. 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7. (2021·吉林模拟)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是(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稀碘液 D.酒精
8.(2021·吉林)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 【2023山东滨州真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
D. 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
10. (2023·榆树模拟)菠菜叶放在开水中煮过之后,水的颜色会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该现象,这是因为开水破坏了如图细胞中的哪一结构?(  )
A.① B.② C.④ D.⑤
11. 【2023湖南岳阳真题】动、植物细胞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下列归纳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质 B. 动物细胞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没有
C. 细胞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D.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12.(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它与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染色体、细胞壁
13. (2023·延吉模拟)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D.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只有①
14. (2023·延吉模拟)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D.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只有①
15.(2021·长春)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时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4)图丁所示为观察到的血细胞,其中表示红细胞的是   (填序号)。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填细胞结构)。
23.(2023·吉林)如图是“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两个实验用到的显微镜及视野,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若想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细胞较多,应选择图甲中放大倍数为
   的物镜。
(2)图乙中的血细胞①是   ;当向左移动涂片时,视野中的②向   移动。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取材前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
(4)图丙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27.(2023·宁江模拟)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仪器、步骤和观测到的图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个步骤,即盖盖玻片,正确的操作是   。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3)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转动显微镜的   (填字母)进行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如果观察时环境光线较暗,应调节显微镜的光圈或   (填字母)。
(5)视野④中f所示的结构是   ,为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结构,常用   进行染色,该染液可使淀粉变蓝。
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10×
C.目镜10× 物镜40× D.目镜16× 物镜40×
2.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3.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4. 下列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5.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当看到模糊的状态①后,要想进一步调节为清晰的状态②,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物镜 B.调节细准焦蜾旋
C.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D.调节反光镜
6. 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 转动④使镜简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②的放大倍数之和
D. 若将视野中左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将玻片向左移动
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
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
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8.(2021·吉林模拟)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B.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C.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9.早春时节,玉兰花竞相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构成玉兰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10.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11. 下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细胞核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不同的结构,下列示意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进行物质交换 B.细胞膜贮存遗传物质
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质对细胞有支持作用
15.小林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如图。他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看到了较多的气泡,你认为他最有可能操作不规范的一步是(  )
A. B.
C. D.
16. 下列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
B. 盖盖玻片时要避免出现气泡
C. 滴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取材时应用力刮
17.某地一所初中正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考查的题目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某考生报告监考老师后,先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然后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在盖上盖玻片时,先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再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装片上出现___________。
(2).观察。将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上观察,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此时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3).染色。将一滴____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该染色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这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表皮细胞呈棕色,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
(4).绘制细胞结构简图以及整理器材,最后考生报告监考老师,实验操作完毕。
18.某同学为了探究某种果实的结构,撕取了部分果皮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问题:([]填字母,填文字)
(1)图甲示显微镜,在对光时,先转动图甲中[   ]   准焦螺旋,使镜筒明显上升,再转动图甲中[   ]   使    (选填“高”或“低”)倍物镜对准    。
(2)观察临时装片时,想实现由图乙到图丙的效果,应先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装片,使e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转换成合适的物镜使物像放大。
(3)如果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在    上。
(4)显微镜观察发现,果皮细胞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多了   和   (填结构)。
19. 下面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的中央应滴加________(“生理盐水”或“清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与图_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相似。
(2)图中②表示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
(3)经过霜冻后的萝卜吃起来有甜味,这些甜味物质主要储存于④_____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
(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____________中,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_(“细胞分裂”或“细胞分化”)实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
20.【2023四川眉山真题】下图中,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戊分别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若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滴加甲的目的是_________ 。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反光镜应选用________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3)若戊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若戊表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则图中呈现紫色的结构是[ ]_________;若丁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_(“[ ]”内填字母,“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显微镜的使用 ☆☆☆☆
考点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考点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镜筒成一条直线,载物台上还有通光孔、压片夹。其中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目镜:没有螺纹,直接放于镜筒上,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有螺纹,通过旋转拧在转换器上,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2、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暗一些,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亮一些,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取镜和安放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镜臂朝向自己,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边转动反光镜边观察,直至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或玻片标本。)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看到的物象会更清晰。
(四)整理与存放: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不清洁时,应用擦镜纸擦拭。转动转换器,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考点一显微镜的使用
◇典例1:【2023广东真题】某同学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 10倍 B. 20倍 C. 100倍 D. 1010倍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可见,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
1. (2023·长春模拟)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显微镜形成的物象与实际物体呈上下左右相反,因此与“上”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图为B。
故答案为:B。
2. (2023·长春模拟)如图,在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粗准焦螺旋,②为细准焦螺旋,③为目镜,④为物镜,⑤为反光镜,其中起到放大作用的是③目镜和④物镜。
故答案为:C
3. 【2023四川内江真题】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为了让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C. 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D. 实验结束后,整理显微镜需用纱布擦拭镜头
【答案】D
【解析】A.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
B.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B正确。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
D.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D错误。
故选D。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显微镜视野中像在哪个方向,就把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②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③同样的视野,用高倍镜比用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
④视野中的污点只存在三个位置:目镜、玻片标本或物镜,判断顺序:先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再移动标本(污点动,在标本上),如果都没动,就说明在物镜上;
⑤显微镜的使用顺序:先低倍镜,再高倍镜。
考点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这三种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以直接做成装片。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1)擦(载玻片、盖玻片);
(2)滴(清水);
(3)撕(洋葱内表皮);
(4)展(在水滴中展平);
(5)盖(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材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6)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边吸引。而制作黄瓜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不用染色,因为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观察得更清楚,而它们的细胞内有明显的叶绿体,所以不需要染色。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要制作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1)擦(载玻片、盖玻片);
(2)滴(0.9%的生理盐水);
(3)漱(凉开水漱口);
(4)刮(口腔内侧壁);
(5)涂(在生理盐水中涂抹);
(6)盖(盖玻片);
(7)染色:滴(碘液)、吸 (用吸水纸吸引)。
注意: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将视野调的暗一些 ,即用平面镜、小光圈。
5、生物图的画法:图的大小、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一般用3H的铅笔 ,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来表示,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
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其中无机物有水、 无机盐等。有机物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活细胞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完成的。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开,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它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够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炒青菜时,菜汤内会有青菜的颜色,说明细胞膜被破坏)。
3、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线粒体是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4、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生物的活动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现在的身体,也同样是由于受精卵内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克隆羊多利之所以长的象B羊,原因是B羊提供了细胞核,它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从细胞结构上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取决于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考点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典例2:(2023·长春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C.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答案】C
【解析】AB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B、D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变式训练
1. (2023·宁江模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膜
【答案】D
【解析】A、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
B、不停地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2023·榆树模拟)某同学早餐中喝了一杯鲜榨橙汁,请问橙汁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
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A
【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用来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内有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的物质,橙子主要来自于细胞液泡。
故答案为:A。
3. (2023·长春模拟)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
①盖盖玻片 ②展平 ③滴清水 ④取材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擦片→滴水→撕取→展平→盖片→染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 【2023湖北宜昌真题】小萌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 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DNA
C.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D. 番茄果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C
【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可见,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膜,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可见,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细胞核,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C正确。
D.番茄果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没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1.植物细胞壁在细胞最外侧,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没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细胞膜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含有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照,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所有的细胞,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除了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液泡也含有色素,与花瓣等颜色有关。
4.为保持细胞正常形态,植物细胞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动物细胞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因为动植物细胞生存环境不同。
1. 【2023山西晋中真题】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答案】D
【解析】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气泡在视野的右上方,则物体在左下方,则往左下方移动,气泡就能从视野移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2021·长春模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6×,4× B.10×,10× C.10×,4× D.16×,10×
【答案】C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64(倍) 。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 (倍) 。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 (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10=160 (倍) 。
由分析可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10×、物镜4×。
故答案为:C。
3. (2023·榆树模拟)某同学在学习使用显微镜后,用黑色中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一串微小的数字“2022”,并尝试用显微镜观察,那么他看到的物像是(  )
A.2022 B. C. D.
【答案】B
【解析】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像,所以,在载玻片上写了一串微小的数字“2022”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B,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 【2023四川眉山真题】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同学欲利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污点出现的地方,下列哪种方法达不到目的( )
A. 移动装片 B.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目镜 D. 更换物镜
【答案】B
【解析】A.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污点,可通过移动装片的方法来判断污点的存在,当移动装片时,若污点移动证明污点在装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升降镜筒,使物象更为清晰,B错误。
C.当转动目镜时,若污点移动则证明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物镜或装片上,C正确。
D.当更换物镜时,若污点消失,则证明污点在物镜上,反之在目镜或装片上,D正确。
故选B。
5. (2021七上·通榆期末)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B.目镜选用5X,物镜选用10X——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C
【解析】A、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较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调节物象的清晰度,A说法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当目镜选用5X,物镜选用10X 时,放大倍数为50倍,B说法正确。
C、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凹面镜可以聚集光线,是视野变亮,所以,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可以使视野变亮,C说法错误。
D、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使的左上方的物象移到中央,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 【2023湖南衡阳真题】罗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
B. 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C. 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
D. 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反光镜的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因此,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A正确。
B.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可见,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B正确。
C.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此,要想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即低倍目镜①(5×)和低倍物镜④(10×)组合,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丁中,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故选C。
7. (2021·吉林模拟)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是(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稀碘液 D.酒精
【答案】C
【解析】【解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其中“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有利于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
故答案为:C。
8.(2021·吉林)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线粒体,④细胞膜。
A.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不符合题意。
D.④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 【2023山东滨州真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
D. 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
【答案】A
【解析】A.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A正确。
B.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是植物体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就不含叶绿体,B错误。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所以将菠菜等新鲜绿叶蔬菜煮沸后,水变成绿色是由于细胞中的细胞膜遭到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错误。
D.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液泡,D错误。
故选A。
10. (2023·榆树模拟)菠菜叶放在开水中煮过之后,水的颜色会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该现象,这是因为开水破坏了如图细胞中的哪一结构?(  )
A.① B.② C.④ D.⑤
【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其中,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所以,菠菜叶放在开水中煮过之后,水的颜色会变绿,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 【2023湖南岳阳真题】动、植物细胞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下列归纳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质 B. 动物细胞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没有
C. 细胞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D.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答案】B
【解析】A.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B错误。
C.动、植物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能释放能量;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动力,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D正确。
故选B。
12.(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它与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染色体、细胞壁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可见,红豆杉和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 (2023·延吉模拟)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D.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只有①
【答案】B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壁、②为细胞膜、③为细胞质、④为细胞核、⑤为液泡;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膜,A错误;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细胞核,B错误;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和动物都有的是线粒体,C错误;
D、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有①细胞壁、⑤液泡、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14. (2023·延吉模拟)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D.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只有①
【答案】B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壁,②为细胞膜,③为细胞质,④为细胞核,⑤为液泡;
A、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③细胞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④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
C、甲是动物细胞,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乙是植物细胞,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两者都具有的是线粒体,C错误;
D、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D错误。
故答案为:B。
15.(2021·长春)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时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4)图丁所示为观察到的血细胞,其中表示红细胞的是   (填序号)。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填细胞结构)。
【答案】(1)400倍
(2)生理盐水
(3)右上方
(4)①;细胞核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目镜是10×,物镜是有1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
(2)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使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根据红细胞数目多,白细胞较大,血小板较小的特点,判断图中①是红细胞。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3.(2023·吉林)如图是“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两个实验用到的显微镜及视野,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若想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细胞较多,应选择图甲中放大倍数为
   的物镜。
(2)图乙中的血细胞①是   ;当向左移动涂片时,视野中的②向   移动。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取材前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
(4)图丙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答案】(1)10×
(2)红细胞;右
(3)清水
(4)③
【解析】【解答】(1)已知图甲的物镜有10倍和40倍,10倍倍数小,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40倍倍数大,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因此若要看到细胞更多,则应该选择10×的物镜;
故填:10×;
(2)图中①的细胞小,数量最多,是红细胞,起运输氧气的作用,②细胞大,有细胞核;显微镜看到的物象和实际的物体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若要向左移动涂片时,视野中应该是向右移动;
故填:红细胞;右;
(3)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时,要先滴加一滴清水,以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是动物细胞,则需要滴加生理盐水;
故填:清水;
(4)图丙中是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结构,其中③是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④是细胞壁,是支持和保护细胞的结构。
故填:③。
27.(2023·宁江模拟)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仪器、步骤和观测到的图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个步骤,即盖盖玻片,正确的操作是   。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3)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转动显微镜的   (填字母)进行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如果观察时环境光线较暗,应调节显微镜的光圈或   (填字母)。
(5)视野④中f所示的结构是   ,为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结构,常用   进行染色,该染液可使淀粉变蓝。
【答案】(1)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
(2)右
(3)b
(4)e
(5)细胞核;碘液
【解析】题图分析,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目镜、d物镱、e反光镜;图④中f是细胞核。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为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
故填: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以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分析题图,视野①中物像偏右方,向右方移动玻片,物像就向左移到视野中央。
(3)细准焦螺具有调节物像清晰度的作用。分析题图,要使模糊的视野③变为清晰的视野④状态,应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图甲中结构b。
故填:b。
(4)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暗,应转动遮光器选用大光圈,转动反光镜选用凹面镜。图甲中结构e是反光镜。
故填:e。
(5)视野④中f所示的结构是细胞核,用碘液给细胞染色,碘液可使淀粉变蓝,细胞核染色最深。故填:碘液。
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10×
C.目镜10× 物镜40× D.目镜16× 物镜40×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A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5×10═50(倍)。B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10×10═100(倍)。C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10×40═400(倍)。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16×40═640(倍)。分析可知,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看到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D显微镜。
故选D。
2.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答案】A
【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答案】B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显微镜A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16×40=640倍;显微镜B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5×10=50倍;显微镜C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16×10=160倍;显微镜D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5×40=200倍。
故选A。
5.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当看到模糊的状态①后,要想进一步调节为清晰的状态②,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物镜 B.调节细准焦蜾旋
C.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D.调节反光镜
【答案】B
【解答】解:A.换用高倍物镜后,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多,故A不符合题意;
B.旋转细准焦螺可小范围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由图①调整为图②后,物像变清晰了,故B符合题意;
C.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可除去镜头中的污点,故C不符合题意;
D.调节反光镜可调节视野的亮度,使视野变暗或变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 转动④使镜简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②的放大倍数之和
D. 若将视野中左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将玻片向左移动
【答案】C
【解析】A.③反光镜能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A正确。
B.在转动④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失物镜镜头,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与②物镜的放大倍数之积,C错误。
D.当物像在视野中央的左侧,如将其移动到中央,则物像在视野中需要向右移动,而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需要向左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
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
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答案】B
【解答】解:A、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
B、若室内细胞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正确;
C、视野范围过小换低倍镜,C错误;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D错误。
故选:B。
8.(2021·吉林模拟)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B.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C.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C
【解析】A.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早春时节,玉兰花竞相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构成玉兰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答案】B
【解答】解: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组成玉兰植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故选:B。
10.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C符合题意。
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细胞核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线粒体,④是细胞质。
故选B。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答案】A
【解析】黄鹂是动物,翠柳是植物。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不同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故选A。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不同的结构,下列示意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BC.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是动物细胞,ABC不符题意。
D.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D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进行物质交换 B.细胞膜贮存遗传物质
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质对细胞有支持作用
【答案】C
【解析】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C正确。
D.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15.小林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如图。他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看到了较多的气泡,你认为他最有可能操作不规范的一步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A.步骤A为盖盖玻片,操作的要领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泡,故A符合题意;
B.步骤B为染色,操作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 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染色后便于更好地观察各结构,故B符合题意;
C.步骤C为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故C不符合题意;
D.步骤D操作是: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下列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
B. 盖盖玻片时要避免出现气泡
C. 滴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取材时应用力刮
【答案】D
【解析】A.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A正确。
B.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B正确。
C.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胀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C正确。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凉开水(或纯净水)漱口后,用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不是用力刮),获取口腔上皮细胞,D错误。
故选D。
17.某地一所初中正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考查的题目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某考生报告监考老师后,先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然后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在盖上盖玻片时,先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再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装片上出现___________。
(2).观察。将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上观察,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此时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3).染色。将一滴____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该染色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这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表皮细胞呈棕色,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
(4).绘制细胞结构简图以及整理器材,最后考生报告监考老师,实验操作完毕。
【答案】(1).气泡
(2).细准焦螺旋
(3).碘液;细胞核
【解析】(1).在盖上盖玻片时,先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再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此时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时,需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18.某同学为了探究某种果实的结构,撕取了部分果皮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问题:([]填字母,填文字)
(1)图甲示显微镜,在对光时,先转动图甲中[   ]   准焦螺旋,使镜筒明显上升,再转动图甲中[   ]   使    (选填“高”或“低”)倍物镜对准    。
(2)观察临时装片时,想实现由图乙到图丙的效果,应先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装片,使e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转换成合适的物镜使物像放大。
(3)如果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在    上。
(4)显微镜观察发现,果皮细胞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多了   和   (填结构)。
【答案】(1)a粗;c转换器;低;通光孔
(2)上
(3)目镜
(4)细胞壁;液泡
【解答】解:(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a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c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2)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装片时,想实现由图乙(e位于视野上方)到图丙(视野中央)的效果,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使e位于视野中央,然后,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使物像放大。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上安不同的物镜),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4)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果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多了细胞壁和液泡。
19. 下面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的中央应滴加________(“生理盐水”或“清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与图_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相似。
(2)图中②表示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
(3)经过霜冻后的萝卜吃起来有甜味,这些甜味物质主要储存于④_____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
(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____________中,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_(“细胞分裂”或“细胞分化”)实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
【答案】(1)生理盐水;乙 (2)细胞膜 (3)液泡 (4)③;细胞分裂
【解析】(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胀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像与图乙(动物细胞)所示的结构相似。
(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经过霜冻后的萝卜吃起来有甜味,这些甜味物质主要储存于④液泡内的细胞液中。
(4)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细胞核中。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20.【2023四川眉山真题】下图中,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戊分别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若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滴加甲的目的是_________ 。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反光镜应选用________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3)若戊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若戊表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则图中呈现紫色的结构是[ ]_________;若丁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_(“[ ]”内填字母,“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答案】(1)清水;碘液;生理盐水;碘液;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防止细胞破裂、防止破坏细胞等)
(2)平面镜
(3)[g]叶绿体 ;[e]液泡;[c]线粒体
【解析】(1)若甲、乙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碘液,清水保持细胞形态,碘液染色;若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相应步骤,则甲、乙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
(2)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在默认室内光线充足情况下,选择平面镜。
(3)洋葱鳞片叶是不是洋葱植株的绿色部分,故没有g叶绿体;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若戊表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则图中呈现紫色的结构是e液泡。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若丁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c线粒体。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