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记梦诗群文阅读
议题名称:解析陆游诗歌中的“梦”
议题解读: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尤爱写关于梦的诗歌,这也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及:“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但实际上,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仅题目标明“记梦”二字的就有184首,若从宽泛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陆游的记梦诗,凡是涉及“梦”一字的,其数量仅在一卷中就有290首。陆游生逢乱世,从小便生出来爱国之心,至死不渝。陆游入仕之后,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爱国之情无法实现。无论在现实中遭受多么残酷的压抑, 陆游始终没有屈服, 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仍然坚信“王师北定中原日”终会到来。然而当陆游渐渐意识到这种执著而高尚的理想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实现的依凭时, 便转而到虚幻的梦中歌唱理想, 渴求在梦中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于是便诞生了大量的记梦诗歌。强烈的爱国热情,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壮志,交织于诗人的胸中,贯穿了诗人的一生。
文本组特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写的。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当时的诗人已经68岁了,年老体衰,日薄西山;而当时的南宋王朝饱受北方少数民族侵略之苦,偏居南方,统治者无心收复国土,朝廷主和派也占据上风,整个南宋朝廷处于覆灭的边缘,风雨飘摇。
《诉衷情》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写的。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那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这期间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
《记梦》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所写。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陆游一生多患疾病,晚年的他更不似年轻时有精力和健康。成仙长生能使诗人暂时摆脱痛苦,加上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难免会有长生求仙的愿望,诗人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白白死去。
文本与议题关系:
这三首诗都是陆游晚年罢官归乡后所写的,当时的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人民苦不堪言,陆游有心无力,空有满腔报国之志。常言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陆游的一片赤胆忠心,只能寄托在自己的梦中,通过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概读诗歌,结合背景,把握情感,比较诗歌异同。
2、细读诗歌,了解意象,寻记梦之因,体会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3、再读诗歌,分析诗人形象,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意象,通过意象体会诗人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概读诗歌比异同
活动一:共读诗歌,比较异同。
今天,老师来为大家介绍一位诗人。他,自小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一心有北伐之志却屡遭排挤;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罢官归乡;他,年老体衰梦里不忘报国之志。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接触的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感受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1、了解诗歌背景,朗诵诗歌。朗诵三首诗歌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呢?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记梦》
(宋)陆游
东吴春暮寒犹重,睡美不闻城角动。
身虽衰惰怕出门,江山尚入幽窗梦。
梦到青羊看修竹,道人告我丹将熟;
试求一黍换肝肠,它日重来驾黄鹄。
出示三首诗歌写作背景,学生明确写作背景后,体会诗歌感情基调,再次朗诵诗歌。
知识卡片1:
朗读诗歌的技巧:
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明确基调。
2.发音准确,吐字正确,把握节奏。 3.流利和谐,缓急结合,抑扬顿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写的。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当时的诗人已经68岁了,年老体衰,日薄西山;而当时的南宋王朝饱受北方少数民族侵略之苦,偏居南方,统治者无心收复国土,朝廷主和派也占据上风,整个南宋朝廷处于覆灭的边缘,风雨飘摇。
《诉衷情》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写的。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那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这期间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
《记梦》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后所写,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陆游一生多患疾病,晚年的他更不似年轻时有精力和健康。成仙长生能使诗人暂时摆脱痛苦,加上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难免会有长生求仙的愿望,诗人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白白死去。
明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感情基调:深沉、悲壮。
《记梦》感情基调:闲适、激昂。
2、三首诗歌放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知识卡片2
比较诗歌异同可以从诗体、作者、题材、朗读节奏、诗歌内容、写作背景等方面考虑。
明确:
这三首诗作者、写作背景、题材相同,朗读内容、朗读节奏、情感不同。
[设计意图]:
三首诗歌都是有关于“梦”题材的诗歌,通过朗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及诗歌朗诵的方法;通过比较共同点,引出议题陆游诗歌中的“梦”;通过比较不同点,感悟诗歌内容及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同时也为下文深入了解诗歌做铺垫。
二细读诗歌析梦境
活动二:寻梦之因,为梦取名。
(此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分为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完成一首诗歌,完成之后,派代表发言。)
1、再读诗歌,结合背景,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说一说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诱发陆游做梦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卡片3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等。
象——诗词中的事、物、人等形象。
意象——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提示:每组代表请按照这样的格式回答问题:《 》中,出现了 的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作者记梦的原因是 。
预设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意象:风、雨、铁马、冰河等。
情感:表达了诗人心系国家安危,但是自己已经年迈而无法保家卫国的悲痛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想要收复国土,抗击敌人的雄心壮志。
记梦之因:报国灭胡。
预设二:
《诉衷情》意象:马、旧貂裘、沧州、泪等。
情感:表达了诗人抗击敌人未果,只能在梦中寄托情怀的失望、悲愤不平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情感。
记梦之因:壮志难酬。
预设三:
《记梦》意象:青羊、修竹、道人、丹等。
情感:表达了诗人晚年后依旧想要报效祖国的情感,但因年老体衰,报国无门,因此诗人转向渴求长生不老,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格以及浓厚的爱国之情。
记梦之因:长生求仙。
2、三场梦,时间不同,意象不同,说说你在诗歌中看到了陆游的什么梦?
在《 》这首诗中,我看到了陆游的一个 梦。
预设:报国灭胡梦、壮志难酬梦、长生求仙梦。
3、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及:“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但实际上,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仅题目标明“记梦”二字的就有184首,若从宽泛的角度来理解、分析陆游的记梦诗,凡是涉及“梦”一字的,其数量仅在一卷中就有290首。整部《剑南诗稿》中就更为可观了。陆游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关于梦的诗歌?(课外材料)
明确:
因为现实中求而不得,只能通过梦来寄托自己不能实现的报国梦想,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梦都表达了陆游的爱国之情。陆游可不仅仅只做了这三个梦,他还做过一个光怪陆离的梦,一个伤感悲痛的梦 ,一个荒唐至极的梦,一个温暖喜悦的梦。
[设计意图]:
群诗教学需要师生围绕议题开展阅读感知、理解等活动。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环节,理解诗歌情感往往可以从意象入手。通过解读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记梦之因;通过为梦取名,明白作者的情感方面的精神内核——爱国之情;通过拓展补充课外材料,明白作者借梦来寄托情感的无奈之举。
三再读诗歌识情怀
活动三:结合词句,分析形象。
提示:用“我从 中,读出了一个 的陆游”的句式进行品析。
预设一:
我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里的“僵卧”和“孤村”中,读出了一个孤独寂寞、年老多病的陆游。
预设二:
我从《诉衷情》里的“胡未灭,鬓先秋”和“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壮心未已的陆游。
预设三:
我从《记梦》里的“道人”和“丹”中,读出了一个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陆游。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词句,来品析陆游的形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明白陆游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活动四:穿越时空,对话陆游。
假如陆游穿越千年来到了你身边,面对全新的世界他有很多疑惑,向你提出了许多问题,想一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陆游:少年,当年我那北定中原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吗?
我:
中原已定,山河无恙。
人才辈出,强国有我!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置时空对话,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迁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情感的内化。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更深层次体会到祖国之强大、人民之幸福、吾辈之使命。
教师总结:如今,我们的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陆游做了一辈子的梦,终于可以圆满实现了。当他再一次问少年,当年我那北定中原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吗?我会说中原已定,山河无恙。人才辈出,强国有我!我们都是陆游所希望看到的中国人。好,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这是群文阅读的基本性质。“梦”主题是陆游诗歌的一大特点,“梦”也是诗人被社会现实重重压抑的理想和愿望的满足。陆游“梦”中,有报国之梦、感怀之梦、出世之梦,这堂课主要选取有关报国之梦的诗歌,因此选择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记梦》这三首诗歌。
这堂课主要要求学生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四个活动。通过概读,比较诗歌异同;通过细读,理解诗人情感;再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怀。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活动一中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感受诗歌的异同,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陆游的情感。活动二里通过意象,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诗人的情感。活动三和活动四让学生体味其人,对话圣贤,将情感内化,沉淀课堂,达到教育目的。这份教学设计结构清晰,环环相扣。但在诗歌的选材上忽略了学情,七年级的学生独立分析诗歌的能力还不够,问题的设计十分考验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在分析诗歌情感的部分,学法指导不够深刻,容易造成诗歌学习流于表面,学生情感体悟不到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