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社戏》《孔乙己》《祝福》群文阅读
议题及篇目
议题:环境考察三角度
选文篇目:《社戏》、《孔乙己》、《祝福》
这三篇选文都是鲁迅的作品,作者对文中人或物的情感,或借助环境描写,或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让人物在环境下体现自己的身份、性格、故事情节在环境的推移下不断地发展下去,从而揭示文章主旨。
01
教学目标
1.概括环境特点。
2.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3.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02
教学重难点
1.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2.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典故引入,揭示议题
《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价,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吓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同样表现出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
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
选文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技巧,侧面描绘出刘备的大隐隐于市,藏锋芒于危险, 曹操的知人想收于己下,借助形势分析天下大势,欲揽天下英雄豪杰之雄心壮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社戏》、《孔乙己》、《祝福》这三篇文章,去体会作者的这种写法,感受一下三篇选文背后的秘密。
二、阅读群文,探究交流
(一)概括环境特点
学生独立、快速浏览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活动,对描绘人物心理活动,渲染氛围都具有重要作用。
A.《社戏》中有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请各找出一处,并概括其特点。
B.《孔乙己》中有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请各找出一处,并概括其特点。
C.《祝福》中有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请各找出一处,并概括其特点。
(二)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描写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描写角度、描写方法等。
小组讨论:环境描写的手法到底有哪些?有什么好处呢
环境描写手法三步走:
通过文中的关键词,明确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还是写景的修辞手法,掌握环境描写常见的手法。
手法分类角度
具体分类
描写技巧
1.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细描
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渲染、衬托
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描写角度
1.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4.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具体分析模板: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巩固提升,读写结合
《祝福》中四次写到雪,三次写到“祝福”,各有何作用?
(一)文中四次描绘鲁镇的飞雪,属于对自然环境的摹写。
四次飞雪的描绘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第一处: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作者用“阴暗”“竟”“乱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悲凄的氛围,为祥林嫂悲惨的死做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2,衬托“我”的心理。
第二处: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作者用以静写动的手法,来写自己孤寂的心情。这表明,因为“我”听到祥林嫂死后,表现出的雪一样冰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3,推动情节的展开。
第三处:雪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前和之间,有两句,点到即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雪样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自然地推动小说情节的继续发展。
4.暗示主题的作用。
第四处:雪在小说的结尾: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一样的命运。
(二)小说中三次写到“祝福”属于对社会环境的摹写。
这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了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场景中。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是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这不仅是富人们的事情,而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操劳福礼是女人们的事,而“祝福”的活动却是要女人们走开的。这样的交代,告诉了人们,辛亥革命之后,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千年来女性地位和压在妇女头上的精神枷锁依旧。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也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更揭示出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中一项极具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活动,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在这项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初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还能“享有”预备福礼的辛劳,可到了后来,就连这点辛劳的权力也都失去了。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阅读学生习作,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我们的学校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有“宽阔的操场”、“碧绿的草地”、“尊敬的老师”……我最喜欢的就是校园的落曰余晖了。
睡梦中感觉到脸颊的一抹温度,动了动睫毛,跟着又没了动静,旁边细细碎碎的声音应该是同桌在写作业了。不一会儿,终于勉强地挣扎挣开了眼。刺眼的阳光,要我很不习惯,下意识地又闭上了眼,揉了揉 ,然后再尝试着慢慢睁开。眼前猛的一亮,我看到了日照西山。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阳光从西山上斜射过来透过窗明几净的窗户,斜射在地面上,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打在书桌上,拉出一道长长的阴影,同桌的脸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 。咕咕噜一声,拉回思绪,肚子的警铃响了。我拉起书包,风尘仆仆的出了教学楼。
远处,夕阳的余晖发出橘黄色的柔和的光。落日的余晖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浅浅的橙色。那么的沉静,那么的美。喧嚣了一天的校园,此时归于沉静,只剩下一些稀稀疏疏的声音 ,与落日的余晖相互呼应。带着份饥肠辘辘的淡淡倦意,我快步在篮球场上走着,爱打篮球的同鞋,利用放学后这有限的时间,释放青春的活力。他们不停的奔跑着,夕阳把他最后的光芒洒向宽厚的背影上,使他们的周身仿佛都洒上了一层余晖,仿佛降落人间的天使,即使汗水因为奔跑而颤动滴滴落进他的眼睛里,咸涩难忍,即使汗水遍布他们充满朝气与阳光的面容,他们也丝毫不放弃,继续奔跑着,向那未知的旅程继续前进,口中的咸涩,喉咙的酸麻亦不能阻挡他们前进奔跑的步伐,因为阳光照射在他心中。
一起奔跑吧! 少年 !
找出作文中的环境描写,阅读后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总结写法.
四、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写一写身边的人或物,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