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设计
课题 2.1.4 食品安全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食品安全》是《合理饮食,平衡营养》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总结六个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本节是在学完了整个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具备了关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地了解。现如今市场上视频种类繁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思维:认识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探究实践:通过调查活动,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使学生学会鉴定食品是否合格。 态度责任:知道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学会选择食品的方法和食品保鲜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pH试纸测定食品是否腐败变质。
4.教学评价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 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任务14:了解食品安全常识说出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部分规定(5分)调查部分食品包装(10分)说出一些购买食品时的注意事项(5分)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用pH试纸测定食品是否腐败变质(10分)说出一些防止食物中毒的方法(10分)归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情况(10分)
小组合作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 备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新知导入
回顾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 并提出问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后可以重新利用那所有的食品都安全吗?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完成知识回顾。 进行头脑风暴。 巩固所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包装标签的相关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包装袋上的“QS”标志:“QS”标志既是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楚有无蓝白相间的“QS”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从而买的放心、吃的安全。 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识“QS”是食品市场准入标识,加贴此标识表明食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 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是中国对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总称。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食品加工、产品的包装、贮运都必须安全无污染。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同学们,拿出你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说明,判断你收集的食品标签是否规范、所买的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1. 酸性物质,难以吸收并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会给主要的代谢器官例如肾脏、肝脏、胆囊带来危害。2. 影响人类在日常饮食中营养的摄取、钙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无法利用吸收。3. 其中的颗粒物质难以消化,如果应用过多容易影响到胃肠功能的情况导致出现有腹泻呕吐等情况的发生,也会有害于骨骼的情况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等。 出示假冒伪劣产品的示意图。 出示一些转基因食品,请学生思考转基因食品对人们到底吃还是不吃? 带领学生总结,所以购买食品时我们要注意:1.不买三无产品。2.不买包装粗糙、不讲究的食品。3.注意出厂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4.查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不被过于鲜艳、诱人的颜色所迷惑。 5.谨慎购买小商小贩和路边临时小摊销售的食品。6.和家长交流购买肉质食品时最好到规范的市场,买盖有检疫印章的肉等。 熟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包装标签的相关规定。 拿出课前搜集的食品包装袋,判断是否符合规定。学生观察会发现每种食品上都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认识到市场上还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认识到新技术会带来新型食品安全问题。 学会如何购买食品。 通过国家立法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安全领域的常识。 调查分析自己搜集到的食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提升理性思维。 使学生认识到危害食品安全的一些因素。 让学生认识到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哪些因素,学会鉴定食品是否合格。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给每个小组准备好新鲜的小米粥和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出pH值对照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新鲜的小米粥和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滴在两张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有什么不同,填写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新鲜的小米粥放置几天的小米粥试纸 颜色结论
请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实验结果和结果。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小组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食品食用后会引起中毒?2.你还有什么方法辨认食品是否可以食用? 出示几种食物。分别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因。如面包腐败、土豆发芽、河豚没有处理好、鲜艳的蘑菇是因为食物中含有毒成分,黄花菜和生豆角生吃有毒,要烹制熟透了再吃。马铃薯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在发芽的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大大增加。吃了这种马铃薯就会引起中毒。一些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等,误食后会引起中毒,轻的发生呕吐、腹泻等,重的危及生命。) 一些蔬菜中有农药残留,要彻底洗干净了才能吃。 小组讨论:应该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保证食品安全呢? 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表格。 新鲜的小米粥放置几天的小米粥试纸 颜色试纸没有明显变化试纸变为红色结论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已经变酸腐败,不能再食用。
在班级内展示。 食品变质腐败 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不要吃过期食品,过期的食品往往有酸味或霉味,有的周围还有少量的液体浸出。要吃新鲜食品,买鲜活食材加工。 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偶尔有剩饭菜,也要及时放到冰箱里,吃前先加热。 买来的熟食要先蒸一蒸再吃(4)打开包装的牛奶、饮料等,要在 24h内喝完。 生豆角、新鲜的黄花菜有毒,要烹制熟透了再吃。 野外看见不认识的蘑菇,不能随便采回来吃。 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等,预防急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蔬菜、水果要用流水冲洗。 小朋友,要记牢,食品安全很重要。 学知识,养习惯,讲究卫生是关键。 垃圾食品危害大,拒绝诱惑你我他。 挑选食品要仔细,三无食品需留意。 注水肉,地沟油,无证餐馆不可留。 主动拒绝辛辣食,蔬菜水果要多吃。 油炸食品方便面,不能把它当主食。 一日三餐要按时,五谷杂粮都要吃。 营养平衡保健康,茁壮成长成栋梁。 共同学习齐防治,争当食品小卫士。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功能写作能力。 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堂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农药、兽药、有毒化学物品和激素等有害物质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 含有有毒成分的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假冒伪劣食品问题。 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课堂练习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完成课后练习题; 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呼吁关注食品安全”的宣传海报。
8.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采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食品安全常识,让学生据此分析与自己搜集的食品包装袋的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提升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如何鉴别食品是否安全。通过实验探究小米粥的酸碱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进行小组讨论,了解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并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章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属于新课标中的第五大概念: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从属于这个大概念的第一个重要概念:5.1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以生活中常吃的食物为主线,先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实现合理膳食。接下来以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为线索,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和产物、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在体内如何转化,同时注意食品安全等。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教材和教辅。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合理利用教材和教辅。自然资源。生活中资源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合适的食品包装袋等让学生探究。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科普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丰富,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本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并将此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阐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学会在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本单元教学难点:有机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无机盐、维生素缺乏症的名称及症状。计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消化系统新名词的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使用课标原话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5.1.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5.1.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1.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5.1.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5.1.5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②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的问题。③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单元学情 (1)七年级的学生对于食物很熟悉,但对于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不是很了解;知道食物能提供给人体能量,但不知道食物是如何转化为能量的。(2)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功能。根据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即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转运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阐述食物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设计一份合理的营养食谱。学业目标: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3.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功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分析功能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食谱;根据资料,分析口腔、小肠内食物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3.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尝试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4.态度责任:认同健康食品对人体的意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同时关注食品安全。
达成评价表 人体消化系统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节评价要点教师评价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一节 食物 二、怎样实现合理膳食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四节 食品安全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
2.1.1食物(2课时) 第1课时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任务1:初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5分钟) 探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原有认识。初步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分析视频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让学生认识到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任务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20分钟) 根据资料分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功能,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形成“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的概念,培养推理分析能力。
任务3:实验探究哪种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15分钟) 巩固探究能力,了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形成合理搭配食物的意识。
第2课时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任务4:实验探究花生种子中含有的能量(10分钟) 直观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
任务5:根据“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计算某同学一天摄入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判断是否合理(15分钟) 从数据的角度认识到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形成“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的概念。
任务6:给航天员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15分钟) 形成合理搭配营养食谱的能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2课时) 第1课时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任务7:探究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直观认识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任务8:实验探究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分析认识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2课时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任务9: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 了解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经过的场所,形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概念。
任务10:资料分析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到胃肠等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阐释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课时) 任务11:初识吸收的概念和场所 理解吸收的过程及各营养成分在哪里吸收,形成“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的概念。
任务12:探究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通过实物或模型,分析并直观感受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培养理性思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深化认识,培养建模思维。
任务13:阐述营养物质的利用和残渣的排出 通过分析文字资料,认识到人体是如何利用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并提取信息,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用式子列出来,培养学生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四节 食品安全(1课时) 任务14:了解食品安全常识 学会在生活中质量安全的食品。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通过用Ph试纸测定食品是否腐败变质让学生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2.1.4 食品安全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
2022新课标要求
2022年新课标要求形成“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的概念。
学习目标
知道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常识。
学会鉴定食品是否合格。
认识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新知导入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被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转化成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
大部分
多余部分
合成
蛋白质(组织更新的原料)
合成
脂肪
回顾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
新知导入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后可以重新利用那所有的食品都安全吗?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食品包装袋上的“QS”标志:
“QS”标志既是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楚有无蓝白相间的“QS”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从而买的放心、吃的安全。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识“QS”是食品市场准入标识,加贴此标识表明食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
绿色食品是中国对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总称。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食品加工、产品的包装、贮运都必须安全无污染。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AA级绿色食品
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A级绿色食品
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新知讲解
同学们,拿出你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说明,判断你收集的食品标签是否规范、所买的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
×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食品添加剂
1. 酸性物质,难以吸收并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会给主要的代谢器官例如肾脏、肝脏、胆囊带来危害。
2. 影响人类在日常饮食中营养的摄取、钙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无法利用吸收。
3. 其中的颗粒物质难以消化,如果应用过多容易影响到胃肠功能的情况导致出现有腹泻呕吐等情况的发生,也会有害于骨骼的情况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等。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假冒伪劣产品: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新技术带来的新型食品安全问题: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新技术带来的新型食品安全问题:
新知讲解
任务14:食品安全常识
所以购买食品时我们要注意:
不买三无产品。
不买包装粗糙、不讲究的食品。
注意出厂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
查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不被过于鲜艳、诱人的颜色所迷惑。
谨慎购买小商小贩和路边临时小摊销售的食品。
和家长交流购买肉质食品时最好到规范的市场,买盖有检疫印章的肉等。
小组合作,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新鲜的小米粥和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滴在两张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有什么不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鲜的小米粥
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鲜的小米粥 放置几天的小米粥
试纸 颜色
结论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鲜的小米粥 放置几天的小米粥
试纸 颜色 试纸没有明显变化 试纸变为红色
结论 放置了几天的小米粥已经变酸腐败,不能再食用。
食品变质腐败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食品食用后会引起中毒?2.你还有什么方法辨认食品是否可以食用?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马铃薯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在发芽的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大大增加。吃了这种马铃薯就会引起中毒。
一些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等,误食后会引起中毒,轻的发生呕吐、腹泻等,重的危及生命。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
新知讲解
农药残留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应该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保证食品安全呢?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知讲解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不要吃过期食品,过期的食品往往有酸味或霉味,有的周围还有少量的液体浸出。要吃新鲜食品,买鲜活食材加工。
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偶尔有剩饭菜,也要及时放到冰箱里,吃前先加热。
买来的熟食要先蒸一蒸再吃(4)打开包装的牛奶、饮料等,要在 24h内喝完。
生豆角、新鲜的黄花菜有毒,要烹制熟透了再吃。
野外看见不认识的蘑菇,不能随便采回来吃。
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等,预防急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蔬菜、水果要用流水冲洗
防止中毒:
新知讲解
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新知讲解
小朋友,要记牢,食品安全很重要。
学知识,养习惯,讲究卫生是关键。
垃圾食品危害大,拒绝诱惑你我他。
挑选食品要仔细,三无食品需留意。
注水肉,地沟油,无证餐馆不可留。
主动拒绝辛辣食,蔬菜水果要多吃。
油炸食品方便面,不能把它当主食。
一日三餐要按时,五谷杂粮都要吃。
营养平衡保健康,茁壮成长成栋梁。
共同学习齐防治,争当食品小卫士。
课堂总结
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农药、兽药、有毒化学物品和激素等有害物质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
含有有毒成分的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假冒伪劣食品问题。
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课堂练习
1. 绿色食品指的是( )
A .新鲜的食品
B.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C .绿颜色的食品
D .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
课堂练习
2. 在清洗蔬菜时,尽量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的作用是( )
A .让蔬菜更硬挺
B.除去蔬菜表面的农药
C .让蔬菜吸足水
D.节约用水
√
课堂练习
3.购买食品时,应该关注食品包装上的( )
A.“QS标志”
B. 生产厂家
C. 生产日期、保质期
D. 营养成分
E.以上都对
√
课堂练习
4. 许久的馒头,有异味不能吃,这属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哪一种( )
A.食品污染问题
B.新型食品安全问题
C.食品异味问题
D.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
板书设计
2.1.4 食品安全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呼吁关注食品安全”的宣传海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