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章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属于新课标中的第五大概念: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从属于这个大概念的第一个重要概念:5.1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以生活中常吃的食物为主线,先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实现合理膳食。接下来以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为线索,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和产物、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在体内如何转化,同时注意食品安全等。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教材和教辅。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合理利用教材和教辅。自然资源。生活中资源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合适的食品包装袋等让学生探究。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科普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丰富,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本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并将此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阐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学会在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本单元教学难点:有机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无机盐、维生素缺乏症的名称及症状。计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消化系统新名词的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使用课标原话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5.1.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5.1.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1.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5.1.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5.1.5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②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的问题。③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单元学情 (1)七年级的学生对于食物很熟悉,但对于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不是很了解;知道食物能提供给人体能量,但不知道食物是如何转化为能量的。(2)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功能。根据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即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转运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阐述食物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设计一份合理的营养食谱。学业目标: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3.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功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分析功能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食谱;根据资料,分析口腔、小肠内食物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3.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尝试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4.态度责任:认同健康食品对人体的意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同时关注食品安全。
达成评价表 人体消化系统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节评价要点教师评价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一节 食物 二、怎样实现合理膳食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四节 食品安全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
2.1.1食物(2课时) 第1课时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任务1:初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5分钟) 探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原有认识。初步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分析视频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让学生认识到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任务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20分钟) 根据资料分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功能,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形成“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的概念,培养推理分析能力。
任务3:实验探究哪种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15分钟) 巩固探究能力,了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形成合理搭配食物的意识。
第2课时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任务4:实验探究花生种子中含有的能量(10分钟) 直观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
任务5:根据“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计算某同学一天摄入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判断是否合理(15分钟) 从数据的角度认识到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形成“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的概念。
任务6:给航天员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15分钟) 形成合理搭配营养食谱的能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2课时) 第1课时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任务7:探究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直观认识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任务8:实验探究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分析认识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2课时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任务9: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 了解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经过的场所,形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概念。
任务10:资料分析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到胃肠等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阐释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课时) 任务11:初识吸收的概念和场所 理解吸收的过程及各营养成分在哪里吸收,形成“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的概念。
任务12:探究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通过实物或模型,分析并直观感受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培养理性思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深化认识,培养建模思维。
任务13:阐述营养物质的利用和残渣的排出 通过分析文字资料,认识到人体是如何利用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并提取信息,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用式子列出来,培养学生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四节 食品安全(1课时) 任务14:了解食品安全常识 学会在生活中质量安全的食品。
任务15:实验探究食品酸碱度,防止食物中毒 通过用Ph试纸测定食品是否腐败变质让学生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2.1.2 消化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
2022新课标要求
2022年新课标要求形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能将食物消化”的概念,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阐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描述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作用,食物在小肠内发生的变化。
书写三大有机物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式子。
养成饭后不剧烈运动的意识。
新知导入
景海鹏和陈东在太空享用的第一顿美餐
粳米粥 馒头 五香鹌鹑蛋 酱香芥菜
食物经过口腔后到达哪里了呢?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经过了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变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食物经过口腔后到达哪里了呢?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
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是被什么消化为小分子物质?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分别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
这些液体叫消化液,他们分别由什么器官分泌的呢
这些腺体叫消化腺。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这些腺体叫消化腺。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了消化系统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TIPS
消化道外面
的大消化腺
肝脏
胰腺
唾液腺
消化道壁内
的小消化腺
胃腺
肠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⑧
⑨
⑩
⑦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新知讲解
任务9:消化系统的组成
小分子
消化系统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小分子
大分子
吸收
消
化
淀粉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吸收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但蛋白质和脂肪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在后面的消化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资料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肉块放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子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他认为这样处理后,肉块就不会因为受到胃的摩擦而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肉块却消失了。
小组合作,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胃中有一种液体进入金属笼内将肉块消化。
所以胃具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一、胃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资料分析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人体消化道
十二指肠
盲肠
阑尾
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可暂时贮存食物。
但胃的容量 。
有限
一、胃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通过胃壁的蠕动。
观察动画,胃内的食糜是如何进入小肠的?
暴饮暴食
×
定时定量
√
一、胃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一、胃的消化
1.暂时贮存食物:胃较膨大,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平时所吃的食物,首先进入胃,在胃内暂时储存。
2. 初步消化蛋白质:胃壁较厚,粘膜内有大量的胃腺,能分泌胃液。胃的蠕动使食物进一步被磨碎,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形成多肽。
3. 胃的排空:胃壁肌肉发达 ,收缩引起胃的蠕动,使胃里的食物跟胃液充分混合,并把经过初步消化后形成的食糜,分批地送入小肠。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营养物质在胃中停留的时间
营养物质 停留时间
水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混合性食物
几分钟
2-3h
比淀粉长一些
最长
4-5h
不容易饿
一日三餐的生理依据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小肠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TIPS
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
肝脏分泌的 ,
胰腺分泌的 ,
小肠分泌的 。
胆汁
胰液
肠液
二、小肠的消化
自主学习P15-16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肝脏分泌( )
胆汁
肝脏
胆汁不含 ,但是能将脂肪 为细小微滴,增加与脂肪酶的接触,促进脂肪消化。
消化酶
乳化
胆 囊
贮存胆汁
二、小肠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清水 + 植物油
胆汁 + 植物油
脂肪微粒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乳化作用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二、小肠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胰腺分泌( )
肠腺分泌( )
胰液
肠液
肠腺和胰腺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如 。
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
二、小肠的消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二、小肠的消化
肠液
胰液
长度5-6米
平滑肌
消化时间长
蠕动混合
彻底分解
三类大分子
胆汁
乳化脂肪
结构
功能
相适应
多种消化酶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乳化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胰液、肠液中的酶
蛋白酶
口腔
小肠
胃
多肽
物
理
性
消
化
化学
性
消
化
小肠
小肠
胰液、肠液中的酶
胰液、肠液中的酶
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胆汁
小肠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消化液 唾液
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胰腺
小肠
小肠
胃
肠腺
肝脏
胃腺
小肠
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什么?以及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新知讲解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三、大肠和肛门的功能
大肠
肛门
粪便通过肛门排出。
小肠通过蠕动将剩余物推入大肠,在大肠内形成 。
粪便
新知讲解
饭后消化器官的活动增强,需要大量血液供应。如果这时剧烈运动,血液又要被分配到四肢、躯干等骨骼肌,这样就可能导致胃肠道的供血不足,会影响消化,甚至引发疾病。
所以我们需要在饭后休息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课堂总结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胃 腺
肝 脏
胰 腺
肠 腺
(唾液)
唾液
淀粉酶
(胃液)
胃蛋白酶
(胆汁)
(胰液)
(肠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无消化酶
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排出粪便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
消化系统
课堂练习
1.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
课堂练习
2.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
A.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小肠→ 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
√
课堂练习
3.利用下列哪种组合液,能够很快清除容器中的油垢( )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胰液和肠液
C. 胰液、胆汁、肠液
D. 胃液、胆汁、唾液
4. 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的食物是( )
A. 蔬菜 B. 米饭
C. 瘦肉 D. 肥肉
√
√
课堂练习
5.如图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D
B.曲线Ⅱ表示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C.营养物质在E处被吸收的最多
D.D内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
板书设计
2.1.2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胃 腺
肝 脏
胰 腺
肠 腺
(唾液)
唾液
淀粉酶
(胃液)
胃蛋白酶
(胆汁)
(胰液)
(肠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无消化酶
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排出粪便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
消化系统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的海报,并呼吁人们饭后不剧烈运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设计
课题 2.1.2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是《合理饮食,平衡营养》的第二节的第二课时,是消化部分的核心内容。食物经过口腔中的消化,会进入胃肠内继续消化,本节主要内容有消化系统的组成,胃的结构及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三大有机物在小肠的消化产物,这些知识的学习也将为下节课《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消化,在口腔中可以把少量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那接下来食物会通过人体内的哪些地方,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不难产生这样的疑问,所以学生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的学习的。同时现阶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各个消化器官分泌的主要消化酶和各自的功能。 科学思维、探究实践:通过探究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列举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起始部位和分解产物。 态度责任:养成饭后不剧烈运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小肠内的消化。 教学难点:对消化腺、消化酶、乳化等新名词的理解。
4.教学评价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 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任务9: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阐述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分)阐述各消化道的名称(5分)阐述各消化腺的名称(5分)任务8:实验探究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小组合作,通过资料分析胃在消化中的作用(15分)自主学习,分析出小肠、大肠在消化中的作用(10分)用式子的形式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10分)
小组合作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 备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新知导入
出示景海鹏和陈东在太空享用的第一顿美餐,并提出问题:食物经过口腔后到达哪里了呢? 思考食物经过口腔后到达哪里了呢? 头脑风暴并回答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
任务9: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
出示食物在“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 1.食物经过口腔后到达哪里了呢? 2. 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是被什么消化为小分子物质? 3.这些液体叫消化液,他们分别由什么器官分泌的呢 阐述这些腺体的上位概念——消化腺。总结出: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了消化系统。 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即消化道、消化腺在人体内的位置,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课本,据图填空。 帮助学生对消化腺进行归类。 再次引导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归类,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能被细胞直接吸收。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是大分子物质,需要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细胞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和吸收都是在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完成的。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1.食物经过了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变成便便被排出体外。 2.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 3.分别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 认识到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了消化系统。 根据图指出不同器官的名字。 唾液腺、肝脏、胰腺是消化道外面的大消化腺,胃腺、肠腺是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重新回顾消化的概念,认识到消化的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哪些器官中。 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锻炼学生对新信息的提取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这个概念。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回顾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对需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加深印象。
任务10:胃肠等的消化作用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但蛋白质和脂肪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在后面的消化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一、胃的消化 资料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肉块放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子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他认为这样处理后,肉块就不会因为受到胃的摩擦而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肉块却消失了。 小组合作,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补充:肉块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图示消化道、消化腺的位置,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找出胃的位置、形状。 提示学生,虽然胃在短时间内可容纳大量食物,但是胃的容量是有限的。 图示胃的蠕动,请学生观察动画,胃内的食糜是如何进入小肠的? 提出问题,这告诉我们平时吃东西的时候要暴饮暴食还是定时定量呢? 请学生总结胃的消化功能。 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补充。 1.暂时贮存食物:胃较膨大,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平时所吃的食物,首先进入胃,在胃内暂时储存。 2. 初步消化蛋白质:胃壁较厚,粘膜内有大量的胃腺,能分泌胃液。胃的蠕动使食物进一步被磨碎,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形成多肽。 3. 胃的排空:胃壁肌肉发达 ,收缩引起胃的蠕动,使胃里的食物跟胃液充分混合,并把经过初步消化后形成的食糜,分批地送入小肠。 展示资料:营养物质在胃中停留的时间。 营养物质停留时间水几分钟淀粉2-3小时蛋白质比淀粉长一些 脂肪最长混合性食物4-5小时
提出问题,根据此信息,在我们的日常饮食方面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教师补充到:这就是我们一天吃三顿饭的生理依据。 二、小肠的消化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5到16页,完成以下填: 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 肝脏分泌的 , 胰腺分泌的 , 小肠分泌的 。 问题:相较于口腔和胃,小肠内有这么多消化液,所以小肠在消化器官中占什么地位呢? 展示肝脏示意图。让学生填空。 图示+实例解释乳化的作用: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展示胰腺和肠腺示意图。让学生填空。 图示解释小肠的结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请学生用式子书写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以此得出结论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什么?以及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展示大肠示意图。让学生填空。 思考问题,看资料1。 胃中有一种液体进入金属笼内将肉块消化。 所以胃具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胃呈囊状,位于腹腔的左上部,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可暂时贮存食物,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 通过观察得出胃通过胃壁的蠕动将食糜挤进小肠上端的十二指肠。 思考得出平时吃东西要定时定量,暴饮暴食会增加胃的负担。 1.暂时贮存食物。2.初步消化蛋白质。3.胃的排空靠胃壁的蠕动。 1.吃脂肪多的话不容易饿。2.混合性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是4-5小时,正好符合我们一日三餐的时间。 自主阅读课本并完成填空。 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 肝脏分泌的 胆汁 , 胰腺分泌的 胰液 , 小肠分泌的 肠液 。 占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肝脏分泌的是胆汁,胆囊贮存胆汁,胆汁不含 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乳化 为细小微滴,增加与脂肪酶的接触,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分泌( 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 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 用式子书写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 完成表格填写,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唾液腺唾液口腔胰腺胰液小肠胃腺胃液胃肝脏胆汁小肠肠腺肠液小肠
小肠小肠通过蠕动将剩余物推入大肠,在大肠内形成 粪便 。 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后面的消化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对信息的提取、对文字资料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前人的实验,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根据三个例子,分析并总结归纳胃的消化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理性思维。 以表格中的文字资料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一些饮食习惯原理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环节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分析文字资料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三大有机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过程,锻炼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拓展升华
饭后消化器官的活动增强,需要大量血液供应。如果这时剧烈运动,血液又要被分配到四肢、躯干等骨骼肌,这样就可能导致胃肠道的供血不足,会影响消化,甚至引发疾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思考并回答:所以我们需要在饭后休息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让学生意识到饭后不能剧烈运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完成课后练习题; 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的海报,并呼吁人们饭后不剧烈运动。
8.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采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以播放“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找出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场所: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这些名词的上位概念:消化道。在食物经过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器官分泌一些液体帮助消化,如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这些叫消化腺,再帮助学生总结出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了消化系统。在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分别阐述出胃、小肠、大肠的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本节课的课程最后,根据消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饭后不剧烈运动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