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 24.出师表 1.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刘备“三顾茅庐”后,他辅佐刘备父子,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智慧过人,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3.主题解说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对蜀汉的一片忠心和“北定中原”的决心。5.出自本文的成语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地。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茅庐,草屋。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计,计算。待,等待。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奸,坏事。科,法律条文。.(háng) (cú) (zhì) (pǐ) (wèi) (rǎng) (bì) (阙) (猥) (夙) (斟)(酌) (nú) (zōu) (jiù) ( 困乏 ) ( 正 )(适宜,恰当) ( 志向 ) ( 品德 ) ( 草木 ) ( 增加 ) (表明,显扬) 时 季节名 扩大 店铺开始营业 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品行不端)感动奋发 感谢 痛心遗憾 憎恨 形容词作名词,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都是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之徒,文中指曹魏集团 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描写先帝三顾茅庐的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某企业濒临倒闭,这时,老李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真可谓: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8.读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做题。
(1)哪一联最能概括诸葛亮《出师表》的内容( )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2)“三顾频烦天下计”,讲的是 的故事,“两朝开济老臣心”讲的是 的故事。
(3)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C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读杜甫的《蜀相》,我们可以领悟到作为人臣的耿耿忠心。阅读“臣本布衣,……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完成下面各题。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以彰其咎
(4)遂许先帝以驱驰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朝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不能实现,那就惩罚我失职的罪过。( 亲自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显扬 )(奔走效劳)11.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几件事?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12.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诸葛亮的“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忠”。示例二:诸葛亮的“忠”有些迂腐,竭尽全力辅佐刘禅这样“扶不起的阿斗”,浪费时间与精力。(2014,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D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15.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意思对即可。)
16.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