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五单元 品味古典名著 17.智取生辰纲1.走近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杨志和众军汉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进行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3.结构图解4.重点聚焦
师: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全文是怎样突出这个“智”字的呢?
生甲: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使用的“智”体现在智用天时上。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
生乙:智用地利。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生丙:智用矛盾。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通“嗅”,味道)如兰。 ——《周易》
【译文】 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感悟】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chēn) (chěng) (nèn) (òu) (xiàng) (guō) (扭)(觑) (剜) (责任)(计策) (不要紧)(遮蔽,这里指躲藏) 3.填空。
(1)《智取生辰纲》选自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
明写 ,
暗写 ,读来引人入胜,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他们的智主要体现在
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
(2)你还知道《水浒》中哪些与杨志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水浒》施耐庵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晁盖、吴用等人用计之妙4.下面一段话中两处表达有问题,或有语病或连贯性不好,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热映的确给了影视界诸多启示,②它不仅场面精致,制作精良,而且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很高的艺术品位。影片的成功告诉我们,③只有树立精品意识,文化资源配置优化,一丝不苟,反复磨砺,④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增强作品的艺术吸引力,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创作方式与表现形式,⑤才能打造出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统一,群众喜爱、市场接受的文艺精品。
(1)第一处:
(2)第二处:④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增强作品的艺术吸引力。③只有树立精品意识,优化文化资源配置。5.文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致最后失败作准备。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炎热而口渴,因口渴而买酒,以致落入圈套。
C.为杨志一行后来在黄泥冈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D.纯客观的描写,与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无关。D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动作描写 杨志谨慎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2)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语言描写 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3)“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语言描写 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诱惑力。7.水浒英雄林冲和戴宗两人“穿越了时空”,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访谈”栏目,请你积极参与这一期以“与水浒英雄面对面”为主题的电视节目。
(1)节目记录一:
节目的开始,请你为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设计出一段生动的开场白。(60字左右)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很高兴您参与我们的节目。《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部经典著作中,我们领略了梁山英雄的风采,体会了他们的艰辛与勇敢——今天,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其中的两位英雄,让他们与我们一起畅谈古今,让“大义”在中华大地传唱!(2)节目记录二:
节目过程中,热情的观众要求林冲为大家简要讲述自己的一个故事。如果你是林冲,你该如何满足观众们的心愿?
我会讲“误入白虎堂”。高俅为了陷害我,传话给我,让我把宝刀拿去给他欣赏,到太尉府后,他吩咐下人一直把我带入了白虎堂,高俅突然出现,诬陷我要带刀行刺他,不由我分辩,便令下人把我拿下了。
(3)节目记录三:
主持人要你推荐一个人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长跑比赛,你会推荐谁?请写出你推荐的理由。
戴宗。理由:他自幼练就了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绰号“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里。【甲】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汉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乙】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 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描写的场面。
白胜设计诱官军。
9.赏析下面加点的词语。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
这一细节描写中,动作运用出神入化。“抢、劈、夺、倾、盖、丢”这一系列动词巧妙而连贯,栩栩如生。“劈、夺”动作迅猛干脆,是为了往酒里倒蒙汗药;“盖、丢”体现了生意人的特征和对偷酒的不满。这一切都是做给杨志等人看的,丝毫不露破绽,表现了他们计划的周密,技高一筹。
10.【甲】【乙】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两段的作用都是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甲段写杨志引起众军汉、虞候及老都管的不满,为后文内部分裂作铺垫;乙段写晁盖、吴用等用计下药,为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作铺垫。11.说说文中对“智取”过程的细致描述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其中若干细节的推敲,更可以看出晁盖等人的智谋,“智取”越发显得神妙、机智,扣人心弦。
12.从后文得知:此时杨志一行所喝的是下了蒙汗药的酒。但作者却在这儿只字不提,不仅迷惑了杨志等人,也让读者蒙在鼓里。有人认为,在这段中可点明酒已被下药这层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不点明会让故事更吸引人,如点明后就没有了悬念。故事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杨志卖刀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铁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栏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得过。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怎么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 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扒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枪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13.结合故事情节,填空(每空两字)。
卖刀→ →
14.结合本文段,分析杨志性格,你认为杨志是怎样一个人?
能忍,对生活有着追求和渴望,机智应变,守法纪。
15.杨志为什么杀了牛二?杨志从遇牛二到杀牛二,语言有哪些变化?
杨志杀牛二主要因为牛二纠缠住他不放且欲夺他宝刀。杨志初遇牛二,答话不卑不亢;后见牛二是个无赖,又无人敢主持公道,答话便有些忍让和婉转,想尽快脱身;直到后来牛二欺人太甚,才英雄性起。
16.牛二是怎样一个人?文段中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他?
牛二是个市井无赖,横行街里。小说从外貌、语言、行动方面刻画了他这一形象。还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17.结合本文段,你认为杨志有英雄气概吗?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有,表现在杀人却不逃跑,敢作敢当,不连累街坊百姓。杀人自首18.杨志杀死牛二后怕连累别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机智逃走。你怎样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我赞赏鲁达的作法,他深知官府的黑暗和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有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做敢当,不连累他人,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19.根据你对《水浒》的了解,说说像《杨志卖刀》这样的情节设计对全书主题的作用和意义。
杨志为生活所逼而卖刀,又被无赖所逼而杀人获罪。这些都是和《水浒》中“逼上梁山”的主题相一致的。20.本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饶酒”的细节,杨志等人被麻翻在地的细节,既形象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请你也仔细观察并描绘一种事物,要用上细节描写的方法。(100字左右)
【例文】我终于有机会完整地看到了花的盛开,它真的一点一点地开始舒张。最神奇的是里面的蕊,它们紧紧地被束在一起,微微颤动着,忽然,“啪”的一声,一根蕊弹开,从一种束缚中挣脱开来,满是成熟的自信与美丽,就这样一根、又一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两个小时。名著导读——《水浒传》
【关于作者】
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因生当元末,目睹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人间不平,且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元末起义,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情。
【作品大意】
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系在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水浒故事基础上加工创作,连缀成篇。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108名英雄好汉各自经过种种曲折道路,被迫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最后竟接受朝廷招安,并奉旨追剿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起义军,终至全军瓦解。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愤怒地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表现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愿望,并在客观上真实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必然招致失败的历史悲剧。【创作特色】
作品的艺术成就极高,塑造了众多的农民革命英雄形象。其中,始而逆来顺受、终至怒而反抗的林冲,见义勇为、粗犷豪爽的鲁智深,一往无前、矢志革命的李逵,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等,均为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人物形象既是来自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又是被理想化了的,具有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其庞大的连环式结构,环环紧扣,情节紧张生动,故事性强。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不少战例充满辩证法。语言亦简洁明快,生动丰富,以传神见长。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曾产生过深刻影响。【典型形象】
李逵:绰号黑旋风。疾恶如仇,勇猛无畏,忠心耿耿,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性情鲁莽,但纯朴爽直,孝敬老母,重义气。
武松:绰号行者,人称武二郎。他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同邪恶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勇猛刚烈,光明磊落,精明干练,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硬骨头精神,堪为力与勇的典型。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武艺高强,性情耿直,但安于现状,忠于职守,忍辱求安。后遭高俅父子陷害,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直至火烧草料场后,才被逼上梁山。身经战阵,屡建功勋。
鲁达:又名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出身下级军官,英勇豪爽,粗中有细。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他斗志坚决,见义勇为,酷爱自由,舍己为人,有极强的反抗邪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