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
1.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4.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海岸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自主预习】
一、喀斯特地貌
1.在适当条件下,① 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广西、② 、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广泛。
2.喀斯特地形区,地表高低不平,崎岖难行;低洼地带可形成底部平坦的③ ,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上游一般流经④ 或高原,水流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⑤ ”形河谷。
2.河流中游大多位于山区与⑥ 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河流中下游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⑦ 形。
3.河流的河口段是河流的终段,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⑧ ,由于土壤组成物质颗粒物较细,适合农耕。
4.地势平缓地区,河道呈“S”形弯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⑨ 。
三、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多分布在⑩ 地区,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力堆积形成的典型地貌是 ,以 较为常见。
3.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
1.海岸在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2.常见的海岸侵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3.海岸堆积地貌中,常见的有海滩、沙坝,海滩按照 大小可分为砾滩、 、泥滩。
【答案】 ①石灰岩 ②贵州 ③坝子 ④山区 ⑤V ⑥平原 ⑦槽 ⑧三角洲 ⑨牛轭湖 ⑩干旱 沙丘 新月形沙丘 海浪 沉积物颗粒 沙滩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态千姿百态,上面为我国的四处景观。你知道这四处景观分别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 每种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进入今天的课堂,我们可以揭开这两个谜底。
提示:图Ⅰ为风沙地貌,图Ⅱ为河流地貌,图Ⅲ为海岸地貌,图Ⅳ为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地貌分布广泛,海岸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主题1:喀斯特地貌
主题探究
情境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统称,“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风景的“四绝”。下面是桂林山水组照。
任务1 材料中描述的是哪种地貌 该地貌有哪些具体类型
【答案】 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及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等。
任务2 上述地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 可溶性岩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任务3 上述地貌类型对当地农业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地面高低不平,可耕土地少,且交通不便;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面积较大的洼地(坝子),洼地地势平坦,可耕土地数量多,且交通比较便利。
素养培育
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培育人地协调观
情境 “躲牛洞来躲牛河,近在百米听得着;要想吃上河中水,除非神仙帮干活。”这首在贵州省兴义市捧乍镇堡堡上村老一辈村民中广为传唱的民谣,道尽了当地群众缺水盼水,以及有水却饮用不到的无奈情景。捧乍多山,且石山居多,地表难以积水,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如今,经过努力,凿石引水,躲牛洞里的“幸福甘泉”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村民们的家里,日排水量达到8 000 m3,困扰该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山是脊梁,水是灵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水交融才能让一方人“活”得滋润。
任务1 分析堡堡上村出现有水却饮用不到的原因。
【答案】 该地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地下暗河;地形破碎,地表水不易储存。
任务2 为堡堡上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植树造林,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利用当地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
知识小结
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岩石的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水体成分及溶蚀力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能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能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能力强
水体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3.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形态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和地下的形态各不相同,其成因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态 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峰 溶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对点训练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山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溶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 A
【解析】 该山区地表崎岖,多溶洞和暗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
2.该山区地貌( )。
A.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B.与化学作用无关
C.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D.主要形成于岩浆岩地区
【答案】 C
【解析】 该山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它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由流水溶蚀形成。
主题2:河流地貌
主题探究
情境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河流地貌类型多样。图a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图b为澜沧江支流汇入处的地貌景观,图c为某地貌的卫星影像。
任务1 湄公河的上游叫澜沧江,其河谷的横断面呈“V”字形,而湄公河在流经湄公河平原时的河谷横断面却呈槽形。为什么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河谷横断面形状会出现不同呢
【答案】 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河水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窄而深,呈“V”字形。湄公河下游流经平原,河水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宽而浅,因而横断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任务2 说出图b所示地貌类型及成因,并分析该地貌坡度、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点。
【答案】 冲积扇。河流挟带泥沙冲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变小,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任务3 说明图c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并说明这种地貌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案】 图c所示地貌是河流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这种地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任务4 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该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答案】 冲积平原。特征: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素养培育
“湿扇”与“旱扇”——培育综合思维
情境 在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冲积扇,根据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差异,可以分为“湿扇”和“旱扇”(下图),“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山前地区,“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前地区。与“湿扇”相比,“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
任务1 描述“湿扇”的形成过程。
【答案】 “湿扇”所在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多发育有常年性河流,水流量较大;当地河流上游多为山区,地势较陡峭,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挟带大量碎屑物质;河流流出山口,骤然失去两边山谷的约束,水流迅速呈扇形展开并变宽、变浅,搬运能力减弱,碎屑物质在山前堆积形成“湿扇”。
任务2 与“湿扇”相比,说明“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的原因。
【答案】 形成“旱扇”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搬运距离短,故沉积物分选性差;沉积物被侵蚀、磨损的时间短,磨圆度较低。
知识小结
1.主要河流地貌
河段 主要地貌 主要特点
山区(上游) “V”形河谷 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平原地区(中下游) 冲积平原, 槽形河谷 冲积平原较为宽广,地势平坦;河谷宽而浅
地势平缓地区 河曲、牛轭湖 河道呈“S”形弯曲,牛轭湖与河道分离
河口段 三角洲 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
地貌 示意图 地貌特点
洪积扇、 冲积扇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 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多河曲
三角洲 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洋变细
对点训练
牛轭湖是河流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多月牙形。读牛轭湖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文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牛轭湖形成过程是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地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与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地壳下陷的关系不大。第2题,地形平坦地区的河流侧蚀作用明显,容易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上题分析可知,河水不断冲刷、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河曲越来越弯,河水在洪水期时很容易被裁弯取直的部分分流走,形成牛轭湖。因此,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地形。
读典型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乙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
A.冲积扇、河漫滩
B.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
4.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 )。
①地势平坦,多汊流 ②沉积物大小差别大 ③分布地区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甲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呈扇形,为冲积扇;乙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呈三角形,为三角洲。第4题,读图可知,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平坦,多汊流,多沙洲、沙岛发育,①④正确;冲积扇沉积的物质多为石块、砾石,也有泥沙,沉积物大小差别大,而三角洲内沉积物以泥沙为主,颗粒大小差别较小,②错误;三角洲分布地区气候不一定温和,如勒拿河三角洲,③错误。
主题3:风沙地貌
主题探究
情境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其中月牙泉位于敦煌高地南部,为古河道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存在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鸣沙山与月牙泉
任务1 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形成该地貌类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答案】 沙丘。风力堆积作用。
任务2 一支科考队在敦煌西北部发现了一处“魔鬼城”。这里可能有哪些地貌形态 属于哪类地貌类型
【答案】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属于风蚀地貌。
任务3 判断该区域沙丘规律排列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 西北—东南方向。雅丹地貌中,高起的风土墩即风蚀垄,呈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风口在乌尔禾“魔鬼城”的西北方向,可判断该区域沙丘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
素养培育
风力地貌的形成——培育地理实践力
情境 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实验。
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5~10 cm厚的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任务1 实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 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越多。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任务2 简单绘制阻挡物前形成的沙丘平面和剖面形态图,并说明沙丘坡度与风向的关系。
【答案】 绘图如下: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知识小结
1.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3.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的对比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风蚀 地貌 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风蚀柱 呈孤立的、粗细不均的柱状岩石
风蚀蘑菇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导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砾堆积
风积 地貌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 新月形 沙丘 平面图形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翼。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纵向沙垄 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形
对点训练
唐朝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据此回答1~2题。
1.诗文所描述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水作用
2.诗文所描述地区可见的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诗文“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可知,该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流水作用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冰川作用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山地区;海水作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2题,A图为河流侵蚀地貌,B图为喀斯特地貌,均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图为雅丹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图为海岸地貌,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根据诗文“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可判断该区域风力侵蚀作用强,可见的景观是雅丹地貌。
主题4:海岸地貌
主题探究
情境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岸景观,是大自然赐予的珍宝。
任务1 以下文字是对A、B、C、D四幅图的描述,请你选择合适的景观图片进行匹配。
①在海岸,向南眺望,可见一块突出海面的大块岩石,形似慈祥的老人。
②地处汪洋与大山之间,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直插大海,险峻壮观,令人赞叹。
③大海之滨,泥泞的地面上缓慢流淌着溪流,它带来的有机质滋养出丰富的生态系统。
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沙滩,海浪拍打着岸边,嬉戏的孩子在沙滩上追逐,在海水中畅游。
【答案】 ①—B;②—C;③—D;④—A。
任务2 分别写出形成A、B、C、D四幅景观的主导作用。
【答案】 A—海浪沉积,B—海浪侵蚀,C—海浪侵蚀,D—河流沉积。
素养培育
海岸防护工程——培育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情境 生活中在海岸地区散步,经常遇见下图景观。
任务 图中景观工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还可以有哪些方式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
【答案】 保护海岸,减弱海水对海岸侵蚀。建沿海防护林、防波墙等。
知识小结
1.常见的海岸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海蚀 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不断受到波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海蚀崖 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
海积 地貌 波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坝、贝壳堤等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
沙坝 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为“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为“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为“海岸沙堤”
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对点训练
送别角(Cape Farewell)是位于某地(40°30' S,172°41' E)的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读送别角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1~3题。
1.送别角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是( )。
A.岩石硬度较大 B.层理构造显著
C.断裂构造发育 D.以花岗岩为主
2.塑造送别角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物理风化
C.冻融风化 D.海浪侵蚀
3.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 )。
A.海蚀崖、海蚀柱 B.海滩、滩涂
C.潟湖、海积阶地 D.沙坝、沙嘴
【答案】 1.A 2.D 3.A
【解析】 第1题,送别角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是岩石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才得以保留下来,形成送别角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层理构造显著,断裂构造发育,但这都不是该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有层理构造不是花岗岩。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海浪侵蚀作用是形成送别角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仅凭物理风化作用是不会形成象鼻地貌的;该地貌的形成受风力侵蚀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小。第3题,海滩、滩涂、潟湖、海积阶地、沙坝、沙嘴等都属于海积地貌;送别角主要为外力侵蚀地貌,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象鼻与沿岸岩层相连处会断裂塌陷,使象鼻变为海蚀柱,沿岸成为海蚀崖。
【随堂检测】
思维构建
【答案】 ①石灰岩 ②“V”形 ③干旱地区
即时训练
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2.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坚硬 B.河流较多
C.断裂较少 D.降水较少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应该是地壳运动,岩层断裂,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岩体断裂处解体崩塌,故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是③②①④。第2题,读图可知,台地峡谷区域断层较少,而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的断裂较多,所以台地峡谷区域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断裂较少。岩石均为石灰岩,不存在岩性差异;台地峡谷区域河流较少;从图中不能得知降水的差异。
读四种地貌景观,回答3~4题。
3.图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4.图示景观中,由外力堆积形成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普陀东海岸沙滩沿海岸分布,是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形成的,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浙东大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杭嘉湖平原是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温州古火山是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第4题,读图可知,普陀东海岸沙滩是海水中的泥沙堆积作用形成的海岸地貌,属于外力堆积形成;浙东大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不属于外力堆积形成;杭嘉湖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堆积形成;温州古火山是火山作用形成的,不属于外力堆积形成。
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利瓦沙漠拥有连绵起伏的新月形沙丘,下图为该地新月形沙丘示意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该沙丘成因和形态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该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 ②迎风坡陡而凸 ③沙丘尖角指向东北 ④背风坡缓而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在利瓦沙漠附近的公路两侧,看到麦草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用工具轧进沙中,留出几十厘米麦草竖立在四周,形成矮草沙障,其功能为( )。
A.美化环境,吸引外来游客
B.截留水分,增加利瓦沙漠降水量
C.降低风速,防止风沙掩埋公路
D.引进物种,丰富当地生态系统
【答案】 5.C 6.C
【解析】 第5题,新月形沙丘总体是因风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①正确;迎风坡风力侵蚀较强,较为舒缓, ②错误;沙丘尖角指向下风向(东北),③正确;新月形沙丘背风坡风速减缓,沉积加剧,坡面较陡,④错误。第6题,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方格状的麦草美化环境的作用有限,不适宜创办大规模旅游活动;沙漠地区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方格状的麦草能吸收部分水汽,增加表层沙土的水分,但对增加降水的作用有限;材料显示沙障位于公路两侧,方格状的麦草可以降低地表风速,阻拦风沙,防止风沙掩埋公路;麦草为秸秆,对增加当地物种的作用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