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利用地质灾害分布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分布地区。(区域认知)
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综合思维)
【自主预习】
一、地震
1.形成原因: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① 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2.震级和烈度
(1)震级:国际上通常用震级表示地震的强度,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2)烈度:用② 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等有关,地面破坏程度随③ 的加大而不断减弱,烈度也随之相应缩小。
(3)两者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④ ,但会有多个⑤ 。
3.地震构造
(1)震源:地震的发源地,是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2)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地方。
(3)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二、泥石流
1.概念: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中,是由⑥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⑦ 的特殊洪流。
2.基本条件
(1)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
(2)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
(3)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三、滑坡
1.概念:斜坡上的不稳定⑧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分布地区: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答案】 ①地震波 ②烈度 ③震中距 ④震级 ⑤烈度
⑥暴雨或冰雪消融 ⑦泥沙、石块 ⑧岩体或土体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洛亚蒂群岛地震
震级 发震时刻(北京时间) 震源深度
6.3 2022年4月1日03:50:42 10 km
6.8 2022年3月31日13:44:01 10 km
6.9 2022年3月31日04:56:59 10 km
洛亚蒂群岛地震危害性如何 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主题1:地震
主题探究
情境 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烈度是衡量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下图是地震构造示意图。
任务1 说出图中A地、B地、C线、BD线的含义。
【答案】 A地为震源,B地为震中,C线为等震线,BD线为震中距。
任务2 地震规模的大小、破坏程度是如何表示的
【答案】 国际上通常用震级表示地震的强度,用烈度来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目前,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共分为九个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三十二倍。但一次地震会有多个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十二个烈度等级。
任务3 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如何确定
【答案】 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地震烈度。这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的影响的程度和破坏的程度来确定的。
任务4 地震的破坏程度(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关。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越差,地震的破坏程度越大。
知识小结
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
2.震级和烈度的不同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单位 级 度
影响因素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
分类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3.地震的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对点训练
2022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区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本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与巴厘岛相比,雅加达( )。
A.烈度更弱
B.震级更小
C.震级更大
D.烈度更强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9~41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此次地震在陆地上,震源深度10千米,因此位于地壳。第2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雅加达离震中更近,因此烈度更强。
主题2:滑坡和泥石流
主题探究
情境 扎兰屯市自然资源局和扎兰屯市气象局2022年7月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受强降雨影响,预计7月6日20时至7月7日20时,扎兰屯市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预警等级Ⅲ级(黄色预警),请相关部门按职责落实防御措施,社会公众注意防灾避险。
任务1 什么样的地区易发生滑坡
【答案】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故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任务2 说明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答案】 大量松散的堆积物;较大的沟谷坡度;暴雨、快速融水或者堤坝溃决等导致的突发性巨大水流。
任务3 简要分析扎兰屯市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答案】 地震使山体松动,在降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扎兰屯市发生滑坡、泥石流。
任务4 此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其他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 地形、地质条件,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都是滑坡、泥石流的诱因。
任务5 滑坡和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 滑坡产生的危害: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等等。泥石流产生的危害: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知识小结
1.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
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定义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如图: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如图:
条件 一是岩体比较破碎;二是地势起伏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度较差 一是地势陡峻;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危害 会破坏或掩埋坡面及坡下的农田、道路和建筑物,阻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 淤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分布和特点
3.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对点训练
贡嘎山东坡的磨西河流域位于大渡河右岸,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西南部,流域面积904平方千米,冰碛物众多。泥石流是目前该流域内最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该地冰碛物土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某实验小组做了1个实验(下图),实验水槽的阀门可控制起始冲刷径流流量,实验段水槽为透明玻璃水槽,可调节坡度,接收装置位于实验水槽底部,收集冲刷后土体,便于计算泥石流冲出规模,实验所用的土体均取自磨西河流域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冰碛土。读图,回答1~3题。
1.该实验可以模拟( )。
①不同降水强度下泥石流的启动时间 ②不同地质条件下冰碛土的形成过程 ③相同坡度不同降水强度的泥石流规模 ④相同降水强度不同坡度的泥石流产生过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为了达到该泥石流启动模拟实验的目的,需要观察记录的内容主要有( )。
①启动时的径流流速 ②实验用水量 ③冰碛土颗粒启动时间
④径流的浑浊程度 ⑤冲刷后的沟道形态 ⑥泥石流冲出规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3.实验中,当沟床进入沟道径流冲刷阶段以后,沟床冰碛土遭受以侧蚀和掏蚀为主的大规模破坏,下列实验过程示意图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答案】 1.B 2.C 3.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实验水槽的阀门可控制起始冲刷径流流量”可知,该实验可以模拟不同降水强度,①③正确;由材料“可调节坡度”可知,该实验可以模拟不同坡度,④正确;由材料“实验所用的土体均取自磨西河流域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冰碛土”可知,实验所用的冰碛土直接取自环境中,因此该实验无法模拟冰碛土的形成过程,②错误。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实验主要是通过“控制起始冲刷径流流量”和“调节坡度”来测试启动因素,由此可知,需观察记录启动时的径流流速和启动时的径流量,①正确,②错误;该实验目的是了解该地冰碛物土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故需要记录冰碛土颗粒启动时间,③正确;径流的浑浊程度无法进行定量观察,④错误;实验段水槽为透明玻璃水槽方便对冲刷后的沟道形态进行观察,并了解泥石流的形成过程,⑤正确;利用接收装置可以记录泥石流冲出规模,⑥正确。第3题,由材料“当沟床进入沟道径流冲刷阶段以后,沟床冰碛土遭受以侧蚀和掏蚀为主的大规模破坏”可知,侵蚀面应该越来越深,起伏越来越大,冰碛土颗粒物质越来越少,故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
【随堂检测】
思维构建
【答案】 ①一个 ②烈度 ③震源 ④山区沟谷 ⑤山地丘陵
即时训练
地震是地球内能最强烈的释放形式之一,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地球内部结构。读地震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等震线是震级相同的点的连线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D.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区域
2.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C.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D.地震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区域;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等震线是烈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第2题,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023年1月,菲律宾受热带低压的影响,多地出现强降雨,引发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菲律宾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3~5题。
3.下列灾害中,与滑坡所属灾害类型不同的是( )。
A.山洪 B.地震
C.泥石流 D.崩塌
4.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雨 ②地形坡度较大 ③植被茂密
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3.A 4.B 5.B
【解析】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属于气象灾害,而滑坡、地震、泥石流和崩塌均属于地质灾害,故山洪与滑坡所属灾害类型不同。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植被根系具有固土的作用,能增强土壤稳定性,使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降低,③错误;结合材料“菲律宾受热带低压的影响,多地出现强降雨”可知,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土壤的疏松程度增加,再加上菲律宾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不稳定性,且导致地表径流速度快,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①②④正确。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当往不易受到泥石流影响的地区逃生,图中①③路线位于山谷中,①路线是迎着泥石流方向,③路线是顺着泥石流的方向,人的逃生速度难以超过泥石流的速度,且越向下游泥石流的破坏性可能越大,两种线路均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④路线也是顺着地势降低的方向,与泥石流的方向大致相当,也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只有②路线的方向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且往海拔高处撤离,不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逃生的概率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