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 21.陈涉世家1.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1 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 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文题阐释
《史记》中体例“世家”是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和辅汉功臣事迹的传记。《陈涉世家》即陈涉的传记。陈涉既非诸侯,也非辅汉功臣,而被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对传主动绩的推崇。课文所节选的是由策划起义到陈涉称王的一段史实。
3.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固以怪之矣
为天下唱
将军身被坚执锐(“適”通“谪”,强迫。)(“以”通“已”,已经。)(“唱”通“倡”,首发。)(“被”通“披”,穿着。)(2)古今异义
会天大雨
卒中往往语
楚人怜之
夜篝火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大会。)(古义:处处;今义:常常。)(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4.主题解说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6.难点突破
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生:运用反问,鲜明地表现了陈胜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有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作用,具有很大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师: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①少时佣耕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甘受压迫受奴役、胸怀大志的人;②陈、吴谋划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天下大事,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洞察力的人;③发动起义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杰出组织领导才能的人。7.素材积累
出自《史记》的名言
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文】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感悟】 在默默无闻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等机会到来时,我们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C (曾经) (同样)(一齐) (等到) (以……为怪,认为……怪异) 3.划分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1)今 诚以吾众 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
(2)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 丛祠中
(3)乃令 符离人葛婴 将兵 徇蕲以东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发闾左適戍渔阳。
____通____,意思:____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通____,意思:____
(3)固以怪之矣。
____通____,意思:____
(4)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____通____,意思:____////////適谪强迫唱倡首发以已已经被披穿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 ,作者 ,____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史记》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共 篇。鲁迅先生高度评价这部著作,称之为“ ”。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起义的导火线是“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2)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3)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用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4)表明陈涉年轻时就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汉史学文学纪传13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翻译下列句子。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正碰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在外面带兵。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响应的人。9.综合性学习。
陈胜年轻时就立下远大志向,要反抗秦王朝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周恩来在上小学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某校九年级(9)班近日召开以“谈自己的远大志向”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简短精要的开场白。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人树立了理想,人生就成功了一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青春年少的你又有怎样远大的志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远大理想吧!
(2)请你写出一条有关古人表明自己心志的名言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或: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3)请你再列举一个立志成才的名人,并简述其事迹。
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天资聪慧,曾写了两则对联,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他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后世的敬仰。(……的缘故)( 称王 )( 本来 ) (像狐狸一样) 11.下列句中“亡”的意思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亡魂丧胆 B.亡故
C.亡国奴 D.亡命之徒 D12.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如今逃跑(被抓了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13.回答下面问题。
(1)起义的时间是 ,起义的地点是 ,起义的发起人是 。(用文中原词回答)
(2)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楚愿望。
(3)陈胜为什么要把起义的队伍假称是扶苏、项燕的人马?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为了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使更多的人来响应起义。
14.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
置书鱼腹(或鱼腹置书),篝火狐鸣(或狐鸣篝火)。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陈胜、吴广(2014,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停止 )( 如果 )(抄斩门族)(害怕,恐惧)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译文:
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
17.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
思想性格:
清醒而敏锐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