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沾化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期末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沾化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期末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8:31:18

文档简介

山东省沾化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期末真题
1.敲响的音叉被手一握住,马上就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手阻隔了声音的传播
B.音叉停止振动了
C.声音变小了,听不清楚了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敲响的音叉被手一握住,马上就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音叉停止振动了。故选B。
2.兰兰左耳紧贴桌面,用右手手指在此桌面上轻轻划动,能清晰地听见这个声音。这时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到兰兰左耳的。
A.空气 B.桌而 C.手指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兰兰左耳紧贴桌面,用右手手指在此桌面上轻轻划动,能清晰地听见这个声音。这时声音主要是通过桌面传到兰兰左耳的。故选B。
3.如图所示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幅度不一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1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B.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2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C.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3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用力敲击音叉,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音叉,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在图中实验中,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1号位置时被弹开的幅度最大,所以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故选A。
4.二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悠悠古乐是以编钟为主的成套乐钟演奏的,右下图为编钟的一部分,当用相同的力敲击编钟时(  )。
A.1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B.2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C.3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图中的编钟,从左到右编钟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小,编钟振动速度越来越快,发出声音越来越高。故选C。
5.呼吸过程中,空气进出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吸气时,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肺
B.呼气时,空气从肺呼出,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鼻腔
C.吸气时,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肺、支气管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所以吸气的过程是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肺。故选A。
6.(2019四上·余杭期末)在面包上滴几滴碘酒,面包变成蓝色,说明面包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面包遇到碘单质变蓝,说明含有大量的淀粉A符合题意。
7.(2019四上·南湖期末)我们要均衡营养,下列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在路边商贩处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如辣条
B.肯德基中的炸鸡、薯条味道鲜美,最好天天吃
C.参照“平衡膳食宝塔”, 调整自己“一天的食物”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我们要均衡营养,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在路边商贩处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如辣条 ; 肯德基中的炸鸡、薯条味道鲜美,最好天天吃 ,是不可取的。所以该题选C。
8.(2021四上·龙湾期末)口腔中的(  )起着润滑和初步分解淀粉的作用。
A.舌头 B.牙齿 C.唾液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唾液是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消化液,有消化和润湿食物、清洗口腔和排泄的作用。
9.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A.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B.食物在胃里的消化
C.食物在小肠里的消化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胃里的消化。故选B。
10.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小车5秒行驶了2米,要使小车6秒行驶2米,我们可以(  )。
A.增加垫圈的数量 B.减少垫圈的数量 C.减轻小车的质量
【答案】B
【知识点】拉力
【解析】【分析】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是由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作动力来运动的,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小车5秒行驶了2米,要使小车6秒行驶2米,我们可以减少垫圈的数量。故选B。
1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物体所受任何力的大小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AC正确,B错误。故选B。
12.研究橡皮筋的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会用(  )形式选择数据。
A.取三次测量的最大值
B.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C.取三次测量的最小值
【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研究橡皮筋的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会用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形式选择数据,得出的结果更适合。故选B。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A”,错误的划"B”。
13.(2019四上·南湖期末)小明回答问题的声音太轻,可以用科学词汇“弱”进行描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有高低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因此该题描述正确。
14.(2021四上·龙湾期末)燃放烟花爆竹时捂上耳朵,能避免强烈声音对我们听力的伤害。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捂着耳朵,可以减小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15.(2019四上·南湖期末)二胡、古筝、小提琴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描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高,音调就高。 二胡、古筝、小提琴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因此该题表述准确。
16.(2020四上·广元期中)肺活量小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
17.(2022四上·盐湖期末)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食物占据塔尖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多吃油脂类的食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考查平衡膳食的知识,要合理搭配食物的种类,做到营养均衡。
18.苹果往下落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小鸟在空中飞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苹果落地就是这个原因,小鸟在空中飞也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题目说法错误。
19.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内空气喷出的方向是同一个方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题目说法错误。
20.(2021四上·邳州期末)在制作小赛车时,总是把车身做得较高,轮与轮之间的距离做得较窄,这主要是为了车子行驶更平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 设计小赛车时,车身一般设计的较低,这样小车的重心会较低,车子行驶的更平稳。
二、填一填。
21.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是由物体   产生的。
【答案】波;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2.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食物在   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   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   内被吸收的。
【答案】口腔;胃;小肠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
24.我们提水、背书包,都感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
【答案】重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我们提水、背书包,都感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三、探究题。
25.新冠肺炎还在世界各地疯狂地传播,它是一种病毒侵略了我们的肺,从而引起肺的病变,导致人高烧等症状,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为了更好地研究它的作用,小科做了一个模拟装置,其中表示肺的是   ,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   (填“鼻腔”或“膈肌”)。
(2)肺活量是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小科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却发现家里没有肺活量测量器,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工具,找到袋子、吹嘴、吸管、夹子、刻度尺、记号笔和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并测量。
长条形塑料袋 B.普通塑料袋 C.吹嘴和管
①选择合适的袋子:在家里找到两种袋子,你觉得他应该选择的是   (填字母),你的理由是   。
②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   (填“靠近袋口”或“袋子底部”)。
③把吹喘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密封。
(3)吹气: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你觉得吹气的正确方法是____(填字母)。
A.轻轻吸气,轻轻呼出
B.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C.深吸深呼三次
(4)读数:快速收紧袋口,折叠,读出鼓起部分的读数。小科同学三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2400mL,2800mL和2600mL,你觉得他的肺活量应该记为   。
【答案】(1)气球;膈肌
(2)A;更容易标准刻度,方便读数;袋子底部
(3)B
(4)2800mL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吸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隔肌。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隔肌。
(2)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我们选择是长条形塑料袋,理由是形状规则,方便测量。我们还要制作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而且0刻度应该贴在袋子底部。
(3)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故选B。
(4)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应该记为2800mL,选取最大值。
26.同学们做了一组与众不同的小车撞木块实验:在其中一辆小车上加了一个铁块,让它们从相同的坡度和高度自由向下滑行。连续几次实验发现,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不一样。下面是他们绘制的示意图:
从示意图中发现:
(1)他们使用的斜坡的   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   相同。
(2)观察发现,小车越   (填~轻”或“重”),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   ,所具有的能量也越   。
(3)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   的作用。
(4)实验说明:小车越重,下滑后所具有的能量就越   。
(5)明明的爸爸是大货车司机,在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你会提醒他(  )。
A.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
B.快到坡底时猛踩刹车
C.不踩刹车,省油
(6)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拉链上涂蜡
B.体操运动员涂镁粉
C.在自行车上使用滚珠轴承
【答案】(1)坡度;位置或(高度)
(2)重;远;大
(3)摩擦力
(4)大
(5)A
(6)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图中的实验测试小车撞木块,他们使用的斜坡的坡度大小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高度相同。
(2)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重量越大运动时产生的能量越大。观察发现,小车越重,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
(3)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一个阻碍运动的力,即摩擦力的作用。
(4)实验说明:小车越重,下滑后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小车撞击木块运动的距离越远。
(5)明明的爸爸是大货车司机,在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应该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防止快到坡底时刹不住车造成危险。
(6)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 等因素有关。在拉链上涂蜡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会减小摩擦力;在自行车上使用滚珠轴承运动方式滑动变滚动,会减小摩擦力;体操运动员涂镁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1 / 1山东省沾化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期末真题
1.敲响的音叉被手一握住,马上就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手阻隔了声音的传播
B.音叉停止振动了
C.声音变小了,听不清楚了
2.兰兰左耳紧贴桌面,用右手手指在此桌面上轻轻划动,能清晰地听见这个声音。这时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到兰兰左耳的。
A.空气 B.桌而 C.手指
3.如图所示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幅度不一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1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B.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2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C.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3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
4.二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悠悠古乐是以编钟为主的成套乐钟演奏的,右下图为编钟的一部分,当用相同的力敲击编钟时(  )。
A.1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B.2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C.3号钟发出的声音最高
5.呼吸过程中,空气进出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吸气时,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肺
B.呼气时,空气从肺呼出,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鼻腔
C.吸气时,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肺、支气管
6.(2019四上·余杭期末)在面包上滴几滴碘酒,面包变成蓝色,说明面包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7.(2019四上·南湖期末)我们要均衡营养,下列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在路边商贩处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如辣条
B.肯德基中的炸鸡、薯条味道鲜美,最好天天吃
C.参照“平衡膳食宝塔”, 调整自己“一天的食物”
8.(2021四上·龙湾期末)口腔中的(  )起着润滑和初步分解淀粉的作用。
A.舌头 B.牙齿 C.唾液
9.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A.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B.食物在胃里的消化
C.食物在小肠里的消化
10.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小车5秒行驶了2米,要使小车6秒行驶2米,我们可以(  )。
A.增加垫圈的数量 B.减少垫圈的数量 C.减轻小车的质量
1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物体所受任何力的大小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2.研究橡皮筋的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会用(  )形式选择数据。
A.取三次测量的最大值
B.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C.取三次测量的最小值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A”,错误的划"B”。
13.(2019四上·南湖期末)小明回答问题的声音太轻,可以用科学词汇“弱”进行描述。(  )
14.(2021四上·龙湾期末)燃放烟花爆竹时捂上耳朵,能避免强烈声音对我们听力的伤害。
15.(2019四上·南湖期末)二胡、古筝、小提琴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16.(2020四上·广元期中)肺活量小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
17.(2022四上·盐湖期末)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食物占据塔尖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多吃油脂类的食物。(  )
18.苹果往下落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小鸟在空中飞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
19.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内空气喷出的方向是同一个方向。(  )
20.(2021四上·邳州期末)在制作小赛车时,总是把车身做得较高,轮与轮之间的距离做得较窄,这主要是为了车子行驶更平稳。
二、填一填。
21.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是由物体   产生的。
22.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食物在   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   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   内被吸收的。
24.我们提水、背书包,都感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
三、探究题。
25.新冠肺炎还在世界各地疯狂地传播,它是一种病毒侵略了我们的肺,从而引起肺的病变,导致人高烧等症状,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为了更好地研究它的作用,小科做了一个模拟装置,其中表示肺的是   ,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   (填“鼻腔”或“膈肌”)。
(2)肺活量是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小科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却发现家里没有肺活量测量器,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工具,找到袋子、吹嘴、吸管、夹子、刻度尺、记号笔和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并测量。
长条形塑料袋 B.普通塑料袋 C.吹嘴和管
①选择合适的袋子:在家里找到两种袋子,你觉得他应该选择的是   (填字母),你的理由是   。
②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   (填“靠近袋口”或“袋子底部”)。
③把吹喘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密封。
(3)吹气: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你觉得吹气的正确方法是____(填字母)。
A.轻轻吸气,轻轻呼出
B.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C.深吸深呼三次
(4)读数:快速收紧袋口,折叠,读出鼓起部分的读数。小科同学三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2400mL,2800mL和2600mL,你觉得他的肺活量应该记为   。
26.同学们做了一组与众不同的小车撞木块实验:在其中一辆小车上加了一个铁块,让它们从相同的坡度和高度自由向下滑行。连续几次实验发现,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不一样。下面是他们绘制的示意图:
从示意图中发现:
(1)他们使用的斜坡的   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   相同。
(2)观察发现,小车越   (填~轻”或“重”),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   ,所具有的能量也越   。
(3)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   的作用。
(4)实验说明:小车越重,下滑后所具有的能量就越   。
(5)明明的爸爸是大货车司机,在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你会提醒他(  )。
A.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
B.快到坡底时猛踩刹车
C.不踩刹车,省油
(6)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拉链上涂蜡
B.体操运动员涂镁粉
C.在自行车上使用滚珠轴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敲响的音叉被手一握住,马上就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音叉停止振动了。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兰兰左耳紧贴桌面,用右手手指在此桌面上轻轻划动,能清晰地听见这个声音。这时声音主要是通过桌面传到兰兰左耳的。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用力敲击音叉,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轻轻敲击音叉,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在图中实验中,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1号位置时被弹开的幅度最大,所以音叉发出的声音最强。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图中的编钟,从左到右编钟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小,编钟振动速度越来越快,发出声音越来越高。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所以吸气的过程是空气从鼻腔进入,依次经过气管、支气管、肺。故选A。
6.【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面包遇到碘单质变蓝,说明含有大量的淀粉A符合题意。
7.【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我们要均衡营养,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在路边商贩处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如辣条 ; 肯德基中的炸鸡、薯条味道鲜美,最好天天吃 ,是不可取的。所以该题选C。
8.【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唾液是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消化液,有消化和润湿食物、清洗口腔和排泄的作用。
9.【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胃里的消化。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拉力
【解析】【分析】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是由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作动力来运动的,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小车5秒行驶了2米,要使小车6秒行驶2米,我们可以减少垫圈的数量。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AC正确,B错误。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研究橡皮筋的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会用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形式选择数据,得出的结果更适合。故选B。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有高低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因此该题描述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捂着耳朵,可以减小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描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高,音调就高。 二胡、古筝、小提琴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因此该题表述准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考查平衡膳食的知识,要合理搭配食物的种类,做到营养均衡。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苹果落地就是这个原因,小鸟在空中飞也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题目说法错误。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 设计小赛车时,车身一般设计的较低,这样小车的重心会较低,车子行驶的更平稳。
21.【答案】波;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2.【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答案】口腔;胃;小肠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
24.【答案】重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我们提水、背书包,都感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5.【答案】(1)气球;膈肌
(2)A;更容易标准刻度,方便读数;袋子底部
(3)B
(4)2800mL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吸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隔肌。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隔肌。
(2)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我们选择是长条形塑料袋,理由是形状规则,方便测量。我们还要制作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而且0刻度应该贴在袋子底部。
(3)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故选B。
(4)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应该记为2800mL,选取最大值。
26.【答案】(1)坡度;位置或(高度)
(2)重;远;大
(3)摩擦力
(4)大
(5)A
(6)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图中的实验测试小车撞木块,他们使用的斜坡的坡度大小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高度相同。
(2)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重量越大运动时产生的能量越大。观察发现,小车越重,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
(3)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一个阻碍运动的力,即摩擦力的作用。
(4)实验说明:小车越重,下滑后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小车撞击木块运动的距离越远。
(5)明明的爸爸是大货车司机,在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应该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防止快到坡底时刹不住车造成危险。
(6)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 等因素有关。在拉链上涂蜡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会减小摩擦力;在自行车上使用滚珠轴承运动方式滑动变滚动,会减小摩擦力;体操运动员涂镁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