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9: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第1课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1.了解恩格斯写这封信的背景和针对性,理解文中的基本观点,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理解恩格斯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掌握其论证方法
1.作者介绍: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
2.写作背景:
  十九世纪后期,由于资产阶级学者保尔·巴尔特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从各个方面歪曲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篡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时德国的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混乱。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之一。恩格斯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在1894年1月25日的复信中,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精深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基础,并就伟大人物的出现和唯物史观的产生,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发展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注】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3.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1.默读课文,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层次 段落 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2段
3-6段
7-9段
论述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不应忽视两点
指出正确理解历史的障碍,推荐著作,说明理解这封信的方法
1.这封信中,恩格斯提出了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请概述这两个问题。
恩格斯提出的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是: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2.恩格斯是如何解读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
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3.恩格斯是如何解读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
(1)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围绕“经济的决定性基础”地位,用“但是” “这并不是说” “而是说”三个关联词,说了三层理解:
除“经济”对“上层建筑”起作用外,“上层建筑”内部各方面又互相作用,“上层建筑”也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经济”并不是导致社会现状的唯一原因,还有“上层建筑”的原因。
“上层建筑”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其对“经济”虽有作用,但始终离不开“经济必然性的基础”。
社会的“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
政治
法律
哲学
宗教
文学
艺术
……
上层建筑
基础
经济关系
全部技术、地理基础
历史残余、外部环境
发生反作用
相互作用
(1)造成社会现状的原因并不只有经济,还有上层建筑各领域间的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上层建筑各领域间的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又是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作用。
(2)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这段文字围绕“经济的决定性基础”地位,用“并不像”“而是”“但”“不管”四个关联词,谈了四层理解:
经济状况不会自动发生作用
是人们在创造社会历史
人们的创造受环境制约,以现实关系为基础
在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始终具有决定意义
社会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状况”
决定性基础
非自动发生作用,是人们在创造
人们的创造受环境的制约,以现实为基础
现实中的经济关系有决定意义
经济关系
社会状况
(1)经济关系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不会自动发生,而是人们主动创造的。
(2)人们的创造受特定环境制约,以现实关系为基础,其中的经济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
  这个段落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恩格斯意在表明在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前前后后,不少思想家都在探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试图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说明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只要“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这个文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经济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经济必然性。
  “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5.作者为加强论证的针对性,不时采用“不是……而是……”“不是……”等句式,请找出来并分析论证效果。
  使用这种句式:先否定,后肯定;先否定了当时一些人持经济状况是唯一原因的观点,再肯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发生于经济必然性基础之上的。
例句①: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此句先否定了当时人们的两种错误观点,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正反对比中使自己的观点更鲜明。
例句②: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
6.本文语言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但是”“并不是”“只有”“才”等关联词语的使用,使表达的意思跌宕起伏,但又缜密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体现了社会科学论著的语言特色,也显示了恩格斯高超的理论思维水平。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恩格斯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他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经济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经济的必然性。以形象的语言,进一步说明经济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第二人称的运用,语气亲切,体现了革命导师的平易近人、朴实谦逊。
  如果您画出曲线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找一找还有哪些语言特色
原文
具体分析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1-2段)
上层建筑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3-4段)
历史发展中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5-6段)
要正确理解历史就必须注意经济史(7-9段)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