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9: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必要性
2.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掌握议论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来论证的方法
1.作者介绍:
  胡福明,男,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
2.写作背景: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 “四人帮” ①,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②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注】①“四人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所形成的一个政治集团的名称,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其成员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1976年10月6日晚,“四人帮”被抓。
②“两个凡是”即华国锋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7年秋季,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完成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中央党校和《光明日报》多人修改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社论是报社或杂志社在自己的报纸或杂志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社论代表的是报刊的观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表的是《光明日报》的观点。社论的作者是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本人名,只能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3.文学常识——社论:
社论
  题目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唯一”二字是从毛泽东文章中分析出来的,他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只有”“才是”说明真理标准只有一个。
题解
自由阅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任务:
1.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分清层次
2.每部分的主要是什么?简要概括
本文共分为五个板块:
导语:提出问题,总说论证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现实必要性。
第一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普遍原则,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及路线方针政策上都适用,都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原则
第二部分:主要论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的观点。
第三部分:伟大的革命导师都自觉运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来修改发展自己的理论,因此其理论符合实际。
第四部分:主要从发展的观点出发,阐明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
1.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概念就是“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实践”是什么?
(2)“实践”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是“唯一”标准?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具体的一种社会物质活动。
  区分谬误与真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
2.文章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哪两类同志的疑惑和担心来展开议论的?
  ①第一类人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②第二类人担心强调实践的作用,会不会影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
3.如何理解第3段中“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这句话?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又会带有主观性,也就是说,人们是在某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具有把理论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点。如果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成功了,那其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这样,实践就起到了检验真理的作用。
4.如何理解第10段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并用来指导实践”这句话?
  这句话阐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来源是实践。即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经过无数次论证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显示出其力量,更遑论其他人提出的理论了。此外,这句话还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正确性。正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对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所以才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
5.第14段大量引用马列主义经典文献,有什么特点?这样引用有什么作用?
特点:几乎都是直接引用,而且基本都标明了卷次和页码。
作用:体现权威性、准确性,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6.第17段开头部分为什么说“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处于发展之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实践也会随着特定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践,不仅能够及时修正理论可能出现的错误,而且能将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便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7.文章综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①引用论证。文章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实践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著中的著名论断,有的甚至标上了卷次和页码,以示严谨。这些引用准确、权威,具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②举例论证。文章以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哥白尼提出太阳系学说等科学史上的事实以及革命导师的事例来论证论点,选例典型,说服力强。
③对比论证。“四人帮”种种唯心主义谬论的失败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强大,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突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8.本文是如何边破边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破立结合最典型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部分。
①这部分一开始先以“有的同志担心”引出敌论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接着予以否定并在亮出观点“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后分析说理,并举了“四人帮”的所谓“理论”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破灭的事例。
②接着,文章又用“有的同志说”树起第二个敌论点,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即认为这不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然后先让步说理后指出我们用来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实践检验了的,是正确的。这样,边破边立、破立结合使文章说理更加充分,让读者既明确了怎样做是正确的,又知道了该怎样避免错误。
9.为什么说本文有很强的针对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本文写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文中很多语句(或段落)都显示(或暗示)出文章强烈的针对性。
①第一段中就提到“这些年来”“四人帮”把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搞乱了,所以“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这十分清楚地体现了这篇文章的针对性。
③文章最后还提到了为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该怎样做,这同样是文章针对性的体现,也是文章现实意义所在。
②在文中,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一部分,“有的同志担心”“有的同志说”这样的文字把文章的针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这部分多次提到的“四人帮”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也体现了文章的针对性。
10.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以江苏学者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文章,被誉为“春风第一枝”,在中国理论界炸响一声“春雷”,引发了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催生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品读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事实为依据,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品读课文·艺术特色/写作特点】
(1)富于思辨性
  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这篇文章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事实)上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2)直面时代,引领思考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一声惊雷,开启了中国社会回归理性、解放思想的历程。文章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简约平易的言说,引导人们理性思考一个时代的大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导语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原因和必要性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毛主席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上的事例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
自然科学史上的事例: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破:驳“实践标准会削弱理论意义”的观点(正反对照)
反:“四人帮”的谬论经不起实践检验
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了实践检验
立:新理论是否正确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为上一轮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本文旨在肃清“四人帮”的“天才论”“一句顶一万句”等荒谬言论的流毒和影响,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持续检验,也要紧跟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而不断发展、改正,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