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五代史伶官传序
1.理解“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评价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2.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特点,鉴赏本文以史鉴今、对比论证的手法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1.作者介绍: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2.写作背景:
3.文化常识:
古代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伶官
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人的作为
推其根本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 )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 )告庙,请( )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副词,表祈使语气
猪、羊各一头
敬辞,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方其系( )燕父子以组( ),函(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
缚
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用匣子装
仇人。雠,与“仇”同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 )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或者,还是
考察,探究
安乐。指李存勖喜好音律,宠用伶人,以至自傅粉墨,与伶人共戏于庭。
故方其盛也,举( )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全,整个
极小的事
所溺爱的人或物。溺,沉湎、无节制。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1)908年,李存勖23岁,受命继志。
1.在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的过程中,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写受箭时,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受、藏、请、盛、负、纳,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庄宗对父亲遗命的态度是?
恭恭敬敬
(2)913年,李存勖28岁,系燕父子以组。
911年,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
913年,李存勖派兵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及其族人。
刘守光逃到沧州,仍被捕获。父子都被处死。
(3)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
923年,后唐军队攻入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命令部将皇甫麟杀死自己。皇甫麟杀了末帝,随后自杀。
2.23岁袭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何等的雄姿英发。其意气之盛,又是何等的壮阔!以至于举天下之豪杰,都莫能与之争!思考:后唐庄宗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建立后唐?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后唐庄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三支箭的鞭策,他怀着一股报仇的信念,时刻恭敬地面对父亲的遗愿。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忧劳可以兴国”。
3.文章是如何写后唐庄宗李存勖身亡国灭的?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926年,屯驻在贝州(今河北清河)的后唐军士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今河南安阳)。邢州(今河北邢台)、沧州(今属河北)驻军相继叛乱。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皇甫晖作乱以后,李存勖从洛阳往东逃,到了万胜镇(在今河南中牟),听说李嗣源(李克用养子,当时已叛变)已经占据大梁(今河南开封),只好命令军队返回。一路上士兵叛逃,失散了一半。至洛阳附近,置酒痛哭。诸将一百多人相对号泣,都截断头发,放在地上,表示誓死以报。
数十伶人困之,身死
伶人郭从谦趁李嗣源攻占大梁,李存勖众叛亲离之际,起兵作乱。李存勖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
国灭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即位(即后唐明宗),群臣中有人劝他自建国号,此事虽未实行,但是庄宗死后,李克用嫡亲子孙都被杀,也可以说是“国灭”。
得天下
908年 23岁 受命继志
913年 28岁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失天下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
十五年
三年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本其成败之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满招损,谦得益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4.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
(1)首先文章开头以“盛”“衰”对举,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人事,岂非人事哉!”
(2)然后举例论证具体叙述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论证并引用名言“满招损,谦受益”,充分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论证思路
(3)最后对结论进一步深化升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两种状态,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推论,使观点更具针对性,更加普遍化。
总之,本文从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到结论都是采用对比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对照鲜明,逻辑清晰,使论证非常有力。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商纣王“好酒淫乐,嬖(壁音)于妇人妲已”,荒淫残暴,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
历史悲剧
楚怀王贪婪成性,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言于不顾,最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
南唐后主沉迷于诗画歌舞中,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个亡国奴的悲惨命运。
吴王夫差纵情于声色犬马,酒池肉林中,不思国事,最后只能是自刎而死的下场。
唐玄宗重色思倾国,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最后天宝危机,酿成安史之乱。
一个个王朝如四季般不断轮回,一幕幕悲剧如连续剧般不断上演,让人唏嘘!历史就像一位老者,时时警醒着我们!所以,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这是心忧国事的政治家机智巧妙而又委婉的劝谏艺术。
五代史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