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1.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理解李贺诗歌的特点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1.作者介绍: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2.写作背景:
3.文化常识:
箜篌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听音频,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指娥皇、女英
深秋九月
下垂、堆积的样子
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
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弹奏
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娥皇、女英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昆仑山
指滴露
指花盛开
美玉碎裂(声音清脆悦耳)。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指女神成夫人。据说她喜好音乐,善弹箜篌,听见有人依琴瑟咏歌就翩翩起舞。
玉兔
女娲所补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
传说中月宫的仙人吴刚,其字为质。
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
长安城四面,每一面各有三门。
指箜篌。有一种竖箜篌,有二十三弦。
(1)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1.为什么从乐器的原材料和制作开始写起?
(2)写箜篌构造精良→突出音乐的高雅、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高秋
2.演奏的时间是?
(1)秋高气爽,天空明亮透澈,自然看起来格外高远。
(2)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的环境。
3.请赏析这一句中的“张”和“颓”。
张:秋日高远气象—饱满
颓:白云凝神倾听—无力
对比
4.“空山凝云颓不流”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箜篌什么样特点?
移情于物
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5.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是?
演奏者:李凭
地点:国都长安城
写作顺序:琴—声—人
6.前四句的写作顺序是?
(1)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
(2)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3)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以声比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
“芙蓉泣,状其声之惨淡;香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衬托其声之美
形象感 乐声特点
昆山玉碎
凤凰叫
芙蓉泣露
香兰笑
欢快愉悦
凄凉
兰花盛开宛如笑靥
山崩地裂
乐声乍起的壮观
孤独哀鸣
幽怨
露滴残荷
以形比声
7.这两句运用什么修辞?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通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示例: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过渡——承上启下
诗歌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写出了音乐的优美。
8.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有何妙处?
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岀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9.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列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李贺诗歌风格——凄艳诡谲
幽奇冷艳的诗境、奇特的造语、怪异的想象
(1)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意象感情化→悲感色彩的意象群
(2)对物象色彩和情态的描绘和渲染
“红”:“冷红”、“老红”、“愁红”、“笑红”
“绿”:“凝绿”、“寒绿”、“颓绿”、“静绿”
(3)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
①“酸风”、“香雨”、箫声“吹日色”、月光“刮露寒”
②多用质地锐利、脆硬、狞恶的物象 +“剪”、“斫”、“古”、“死”、“瘦”、“血”、“狞”→营造一种瘦硬、坚脆、狠透、刺目的意象
总结:怪奇、畸形的审美→偏执、狭隘的精神世界&对字词的精心锤炼
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之中。
李凭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