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书愤》 课件 (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书愤》 课件 (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9: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书 愤
1.理解诗歌意象,赏析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2.评价诗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悲愤情怀和壮心不已的爱国热情,理解诗歌主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1.作者介绍:
本诗为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2.写作背景:
听音频,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
“愤”:
解题
动词,写,抒发
愤懑、悲愤
“书愤 ”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倒装:北望中原
气:气概,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首联:提挈全诗,奠定悲愤的感情基调。
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颔联:两次对敌作战取得胜利,有实力对抗。对自己国家充满信心、自豪。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当时,右丞相张浚督视江淮兵马,过镇江,颇赏识陆游。张浚积极督练军马,防敌备战,但朝廷偏向议和,张浚处境艰难,最后被罢相。
〔楼船夜雪瓜洲渡〕
②瓜洲渡,长江渡口,在江苏扬州,与镇江隔江相对。
①楼船,有楼的高大战船。
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当时,诗人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活跃在大散关前线,并曾经与金兵交战。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②大散关,即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①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1.颔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简洁有致。你还能举出相似的例子吗?
杏花春雨江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杨柳岸,晓风残月。
意象营造法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空”字表现了他徒负才华、大志落空的无奈和怅惘。
颈联:落寞、悲伤、愤慨之情
〔塞上长城〕
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檀道济率兵伐北魏,屡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杀。他被拘捕前曾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用典
尾联:用典明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崇敬之情,并以此自勉,渴望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
2.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3.哪些事作者感到了“愤”?
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把自己的终身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合为一体 ,所以,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陆游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悲愤;批评了南宋王朝苟且偷安,不图恢复大业的激愤。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爱国热情的艺术概括”。
书 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