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古代诗词四首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天净沙秋思《观沧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观沧海
(汉乐府诗一般无题,是后人所加,乐府诗原来可以歌唱的 )?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多么)澹澹(形容
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
山岛竦(sǒng)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诗的附文是合乐时所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1.《观沧海》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上。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淼,水波澹澹。突兀耸立的山岛呀,最先跃入眼帘。
山岛上──百草丰美,树木浓繁。虽然已到秋天,它们仍生意盎然。看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洪波巨澜!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小小弹丸;
天上的银河啊,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
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观沧海第一层:交代观海的?
第二层:先描 写和 。
荡漾,是 态;
耸立,是 态,相互映衬,
显示了大海的? 和? ;
再写? ,仍然是? 态,以及 “ ”,又回到 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 景。
地点海水山岛动静草木洪波静动实海水山岛辽阔威严第三层:借助奇特的 来表现大海吞吐 的气概。
这写的是 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 ”字可以看出来的。 想像虚若日、月、星辰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次北固山下》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开头两句点题。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次北固山下1.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各写什么内容?
2.点评诗中的语言。
3.诗的主题。尾联抒发思乡之情。主题——乡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简介诗人 诗 作 赏 析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钱塘湖春行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1.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描写了哪些景物?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内容是
暮春景色。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
“几处”和“谁家”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
C 描写想象中景色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阴里白沙堤。”
D 文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
是初春湖面景色。D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简介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被称为“秋思之祖”。散曲简介天净沙 散曲曲牌名。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景:
情:断肠人在天涯主题: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