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20:35:38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2.体会比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品读重点语段,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重难点)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参考“单元预习任务单”,落实本课基础知识。
二、导入新课
说到冬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情景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千里冰封、鹅毛大雪、天寒地冻……)但在文学大家老舍的眼中,冬天却有着别样的风情。今天,我们就去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看看那里的冬天有着怎样的魅力!
三、朗读课文,感受景物特点
1.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作者借助了哪些景物来呈现这一特点?
温晴。作者依次描写了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如水墨画的远山、不结冰的水。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进行朗读设计,全班朗读展示。
(1)标出课文第三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
这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和。”
温馨提示:
重音: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往往重读,如“特别”“全”“准保”。动词如“放”重读,突出动作。比喻句中的喻体重读,如“小摇篮”,强调小山的可爱。表示人物情态的词重读,如“安静不动”“低声”。
停顿:句中的主语需要突出时,要停顿,如“这一圈小山”“这儿”。句子中有多个修饰动词的状语时,要停顿,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全”“安静不动”“低声”都修饰“说”,在“地”字后面停顿,突出说的情状。
连接:句与句之间联系较紧密,则要连读。
语气语调:轻柔欢悦(根据语段描述对象特点/主题等确定)。(2)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标注重音和停连,按照下面的提示展示朗读。
我选择的是“(画面)”,写出了济南(景物)的(特点)。你看(课文内容)。
我选择的是“阳光朗照下的山”,写出了济南小山的温柔慈爱。你看:
小山 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这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 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觉地想起:“明天 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 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四、赏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1.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参考下面的图片提示,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气候特点:将济南与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进行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真得算个宝地。
景物特点:围成摇篮的一圈小山、下点小雪的秀气的小山、树尖儿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房顶上卧着雪的小村庄、冒着热气的水、绿色的水藻、长枝的垂柳、澄清的河水,这些景物不仅清新温婉,还拥有美丽的颜色,为济南的冬天着上温暖的色彩。“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微黄的阳光”“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水藻越绿”“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这些景物均与作者热爱济南的情感融合一致,营造了温情的理想境界。
生活感受:在济南温晴的阳光下,在小山慈善的怀抱里,济南人的脸上是含笑的、心中是有着落和依靠的,所以他们不急不躁,内心自在充盈。
2.借助资料,理解作者情感。
背景资料:
(1)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老舍还获得了人生最美的眷顾——真挚的爱情,与胡絜青女士结为伴侣。
(2)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了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的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吊济南》
3.赏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济南的温情。
朱光潜先生说:“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所以,“温晴”背后是一份温情。圈画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句话中,“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这是把济南和小山分别当作一个小婴孩和温柔的看护者来写,拟人手法写出济南与小山间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情状,赋予济南和小山以温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作者将雪色和草色融为一体,拟作花衣,这是拟物,“山的肌肤”则是拟人,整个句子洋溢出一种冬日看雪的浪漫情怀,更与前文的“小摇篮”相呼应。
(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水“暖”“清”的特点。水不忍得冻上,是因为垂柳还要爱美照影儿呢!这多么俏皮可爱。“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真是艺术家奇特的想象,也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另一种表述。“蓝水晶”澄澈空灵,清亮无染,这正是“理想”的特征啊!
小结:在拟人的韵味中,让人感受到温馨怜爱之意。文中冬天的济南,是老舍先生营造的理想境界,更是对一段温馨美好岁月的深刻记忆。
五、阅读丛书文章《江南的冬景》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标注重音和停连,按照下面的提示展示朗读。
我选择的是“(画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你看(文章内容)。
2.作者说江南的冬天“可爱的很”,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通过写曝背谈天图、多彩植物图(植物生机图)、暖冬散步图、微雨闲聚图、美丽雪景图,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生气、悠闲、可爱。
六、布置作业
1.选取身边的一处景物,试着创作一个精妙的拟人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现身边的秋日美景。
2.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展示小组成员创作的句子,张贴在班级内。
【板书设计】(共27张PPT)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教读引领课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2.体会比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品读重点语段,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1. 积累文学常识。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北京人,满族,作家。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_”称号。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四世同堂》,话剧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检查预习
1
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茶馆》
2. 掌握字音字形。
(1)给红色字注音。
镶 (  )  安适(  ) 着落(  ) 
宽敞(  ) 贮蓄(  )  澄清(  )
xiāng
zhuó
shì
chǎng
zhù
chéng
(2)根据语境辨析多音字,将红色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①空:空灵(kōng) 空白(kòng)
有空(  )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  )话。
②澄:澄清(chéng) 澄清(dèng)
澄(   )清混水易,澄(   )清问题难。
kòng
kōng
dèng
chéng
(2)根据语境辨析多音字,将红色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③着:着落(zhuó)着凉(zháo)走着(zhe)高着儿(zhāo)
你这着(  )儿真绝,让他干着(  )急,又无法
着(   )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   )。
zhe
zháo
zhāo
zhuó
(3)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 zǎo(  )    地 tǎn(  )   发 jì(  )



3.按解释,填词语。
(1)晴朗无云。 ( )
(2)温暖晴朗。 ( )
(4)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 )
(3)假如。 ( )
(5)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 )
(6)文中指水清亮。 ( )
(7)灵活而不可捉摸。 ( )
响晴
温晴
设若
着落
秀气
澄清
空灵
说到冬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情景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在文学大家老舍的眼中,冬天却有着别样的风情。
2
朗读课文,感受景物特点
1.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作者借助了哪些景物来呈现这一特点?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结构图。
济南的
冬天
( )
宝地( 的老城)
绘山景
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
冬天
( 温晴 )
宝地(暖和舒适 的老城)
绘山景
描水色
阳光朗照下的
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
小山
城外的
远山
水藻绿,河水清,
蓝水晶
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1)标出课文第三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
这一圈小山ˇ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ˇ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ˇ准保暖和。”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进行朗读设计,全班朗读展示。
温馨提示:
重音: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往往重读,如“特别”“全”“准保”。动词如“放”重读,突出动作。比喻句中的喻体重读,如“小摇篮”,强调小山的可爱。表示人物情态的词重读,如“安静不动”“低声”。
停顿:句中的主语需要突出时,要停顿,如“这一圈小山”“这儿”。句子中有多个修饰动词的状语时,要停顿,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全”“安静不动”“低声”都修饰“说”,在“地”字后面停顿,突出说的情状。
连接:句与句之间联系较紧密,则要连读。
语气语调:轻柔欢悦(根据语段描述对象特点 / 主题等确定)。
(2)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标注重音和停连,按照下面的提示展示朗读。
我选择的是“(画面)”,写出了济南(景物)的(特点)。你看(课文内容) 。
我选择的是“阳光朗照下的山”,写出了济南小山的温柔慈爱。你看:
小山ˇ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ˇ这一圈小山ˇ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ˇ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ˇ准保暖和。”ˇ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ˇ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ˇ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
赏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1.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参考下面的图片提示,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气候特点:将济南与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进行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真得算个宝地。
景物特点:围成摇篮的一圈小山、下点小雪的秀气的小山、树尖儿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房顶上卧着雪的小村庄、冒着热气的水、绿色的水藻、长枝的垂柳、澄清的河水,这些景物不仅清新温婉,还拥有美丽的颜色,为济南的冬天着上温暖的色彩。“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微黄的阳光”“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水藻越绿”“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这些景物均与作者热爱济南的情感融合一致,营造了温情的理想境界。
生活感受:在济南温晴的阳光下,在小山慈善的怀抱里,济南人的脸上是含笑的、心中是有着落和依靠的,所以他们不急不躁,内心自在充盈。
2.借助资料,理解作者情感。
【背景资料】
(1)老舍 1930 年 7 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老舍还获得了人生最美的眷顾——真挚的爱情,与胡絜青女士结为伴侣。
(2)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了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的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吊济南》
3.赏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济南的温情。
朱光潜先生说:“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所以,“温晴”背后是一份温情。圈画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句话中,“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这是把济南和小山分别当作一个小婴孩和温柔的看护者来写,拟人手法写出济南与小山间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情状,赋予济南和小山以温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作者将雪色和草色融为一体,拟作花衣,这是拟物,“山的肌肤”则是拟人,整个句子洋溢出一种冬日看雪的浪漫情怀,更与前文的“小摇篮”相呼应。
(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水“暖”“清”的特点。水不忍得冻上,是因为垂柳还要爱美照影儿呢!这多么俏皮可爱。“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真是艺术家奇特的想象,也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另一种表述。“蓝水晶”澄澈空灵,清亮无染,这正是“理想”的特征啊!
在拟人的韵味中,让人感受到温馨怜爱之意。文中冬天的济南,是老舍先生营造的理想境界,更是对一段温馨美好岁月的深刻记忆。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标注重音和停连,按照下面的提示展示朗读。
我选择的是“(画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你看(文章内容) 。
4
阅读丛书文章《江南的冬景》
2.作者说江南的冬天“可爱的很”,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通过写曝背谈天图、多彩植物图(植物生机图)、暖冬散步图、微雨闲聚图、美丽雪景图,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生气、悠闲、可爱。
《济南的冬天》
神:富有神韵
形:生动
情:饱满(温晴 温情)
课后作业
1.选取身边的一处景物,试着创作一个精妙的拟人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现身边的秋日美景。
2.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展示小组成员创作的句子,张贴在班级内。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