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想象诗歌景致,体悟情景交融之妙。
2.聚焦典型意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美的诗歌灿若繁星,诗歌也成为中国文化长廊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诵读诗歌,领略古诗中的风景。
二、展示朗读,寻最美的声音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展示。
温馨提示:朗诵《观沧海》时,应刚健有力、音调铿锵。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应读出愤慨、惋惜的感情。朗读《天净沙·秋思》时,应语调低沉、委婉、缓慢。
三、描绘画面,赏最美的风景
1.自由朗读四首古诗,结合注释说一说作者在路上看到了哪些风景。
《观沧海》: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次北固山下》:我要前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天净沙·秋思》: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
2.你认为哪一首诗中的风景更美呢?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句式:我认为《________》中的风景有________之美,其中的景物有________, (理由)。
(1)我认为《观沧海》中的风景有雄壮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诗中的景物具有宏大的特点,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洪波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示出一种雄壮之美。
(如果有学生指出日月不能同时出现,可以顺势指出这是虚写。)
(2)我认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风景有凄婉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杨花、子规、明月。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子规常鸣不如归去,画面凄美。
(3)我认为《次北固山下》中的风景有开阔之美,其中的景物有青山、绿水、行舟、帆、海日。(借用课文插图)潮水涨起来,江面宽广,挂起帆,视野开阔,心潮澎湃,画面开阔。孤帆远航,画面又传递出漂泊的孤独之感。
(4)我认为《天净沙·秋思》中的风景有悲凉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人。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显苍凉,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则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讨论归纳:在寻找景物的过程中,你发现诗人选取的景物(意象)有什么普遍规律?
(1)取其季节。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
(2)取其形象意义。诗人选取的这些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
(3)取其象征意义。诗人结合景物特点,在景物中寄托自己独特的情思。比如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李白借用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四、比较阅读,悟最美的情感
1.《观沧海》《天净沙·秋思》是写秋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写春景。结合诗人经历与诗歌中的意象,探寻在同样的季节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思。
回顾背景:
《观沧海》——凯旋途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友人被贬
《次北固山下》——行于客途
《天净沙·秋思》——漂泊他乡
《观沧海》:曹操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苍凉中又有慷慨之感,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雄浑苍劲,毫无悲秋之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在一起。本曲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暮春时节,杨花纷纷落下,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子规鸟啼叫“不如归去”,啼声哀切,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氛,寄托了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那江上的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借此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总结:同样的季节,诗人却抒发了不同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方法小结。
反复诵读知基调,关键词语抒情感,揣摩意象解其意,感知画面悟内涵。
3.诗言志,总关情。这四首诗歌,哪一首最让你受触动?说说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诵。
五、学以致用
1.朗读丛书中的《天净沙·秋》,说一说作者在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运用白描的手法,先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将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后又选取典型的秋日景物:青山、绿水、小草、枫叶、菊花,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2.自主背诵《天净沙·秋》。
小结:春天有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之美,秋天有天高云淡、明净清爽之美。拥有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人,他眼中的每个季节都是美的。
六、布置作业
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选择四首诗歌中的一首,以第一人称描写诗人所见景色和内心感悟。
2.阅读丛书文章《冬十月》《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送柴侍御》,借助助学系统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板书设计】
《观沧海》: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次北固山下》:思乡
《天净沙·秋思》: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虽有萧瑟之意,但赏心悦目、韵味无穷(共33张PPT)
《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教读引领课
教材:《古代诗歌四首》
丛书:《天净沙·秋》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想象诗歌景致,体悟情景交融之妙。
2.聚焦典型意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检查预习
(1)曹操,字_________,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_________(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大多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等。
孟德
东汉末
《龟虽寿》《短歌行》
1.积累文学常识。
(2)李白,字_________,号_________,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诗仙
青莲居士
太白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3)王昌龄,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著名_________(诗派)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少伯
唐代
边塞
(4)马致远,号_________,大都(今北京)人,________(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_________”之称。其代表作《_________》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元曲,分为_________和杂剧,而_________又分为散套和_________。
东篱
元代
曲状元
汉宫秋
散曲
散曲
小令
2. 掌握重点字词。
(1)给红色字注音。
沧海( ) 澹澹( ) 竦峙( )( )
天涯( ) 昏鸦( ) 萧瑟( )( )
xiāo
sè
yā
sǒng
yá
cāng
dàn
zh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 )石 枯 téng( )
夜 láng( ) 归 yàn( )
碣
藤
郎
雁
(3)解释下面红色字的词语。
东临碣石( )(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
山岛竦峙( )
星汉灿烂( )
幸甚至哉( )( )
来
向东
到达,登上
多么
水波荡漾的样子
耸立
银河
幸运
达到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次北固山下( )
潮平两岸阔( ) 乡书何处达( )
古道西风瘦马( )
断肠人在天涯( )
杜鹃
听说
开阔
信
秋风
形容悲伤到极点
停宿
伴随、跟随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美的诗歌灿若繁星。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诗词经典,借助蕴含其中的情怀智慧,润泽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一、展示朗读,寻最美的声音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展示。
温馨提示:
朗诵《观沧海》时,应刚健有力、音调铿锵;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应读出愤慨、惋惜的感情;朗读《天净沙·秋思》时,应语调低沉、委婉、缓慢。
二、描绘画面,赏最美的风景
《观沧海》: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1.自由朗读四首古诗,结合注释说说作者在路上看到哪些风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次北固山下》:我要前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天净沙·秋思》: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
2.你认为哪一首诗中的风景更美呢?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句式:我认为《_________》中的风景有_________ 之美,其中的景物有_________,(理由)。
(1)我认为《观沧海》中的风景有雄壮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诗中的景物具有宏大的特点,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洪波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示出一种雄壮之美。
(2)我认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风景有凄婉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杨花、子规、明月。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子规常鸣不如归去,画面凄美。
(3)我认为《次北固山下》中的风景有开阔之美,其中的景物有青山、绿水、行舟、帆、海日。潮水涨起来,江面宽广,挂起帆,视野开阔,心潮澎湃,画面开阔。
(4)我认为《天净沙·秋思》中的风景有悲凉之美,其中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人。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显苍凉,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则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讨论归纳:在寻找景物的过程中,你发现诗人选取的景物(意象)有什么普遍规律?
(1)取其季节。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
(2)取其形象意义。诗人选取的这些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
(3)取其象征意义。诗人结合景物特点,在景物中寄托自己独特的情思。比如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李白借用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三、比较阅读,悟最美的情感
1.《观沧海》《天净沙·秋思》是写秋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写春景。结合诗人经历与诗歌中的意象,探寻在同样的季节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思。
回顾背景:
《观沧海》——凯旋途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友人被贬
《次北固山下》——行于客途
《天净沙·秋思》——漂泊他乡
《观沧海》:曹操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苍凉中又有慷慨之感,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雄浑苍劲,毫无悲秋之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在一起。本曲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暮春时节,杨花纷纷落下,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子规鸟啼叫“不如归去”,啼声哀切,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氛,寄托了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那江上的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借此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2.方法小结。
反复诵读知基调,关键词语抒情感,
揣摩意象解其意,感知画面悟内涵。
3.诗言志,总关情。这四首诗歌,哪一首最让你受触动?说说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诵。
朗读丛书中的《天净沙·秋》,说一说作者在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学以致用
示例:运用白描的手法,先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将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后又选取典型的秋日景物:青山、绿水、小草、枫叶、菊花,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观沧海》: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次北固山下》:思乡
《天净沙·秋思》: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虽有萧瑟之意,但赏心悦目、韵味无穷
五、小结
1.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选择四首诗歌中的一首,以第一人称描写诗人所见景色和内心感悟。
2. 阅读丛书文章《冬十月》《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送柴侍御》,借助助学系统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课后作业
春天有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之美,秋天有天高云淡、明净清爽之美。拥有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人,他眼中的每个季节都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