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咏雪》教案+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咏雪》教案+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22:04:37

文档简介

《咏雪》
【学习目标】
1.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品味咏雪语句,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及其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有一本书让我非常着迷——
这是一部小故事集锦,记录了很多名人的奇闻逸事,我常常读着读着就笑出声儿来。一位叫刘强的大学教授说它是中国人的“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生为中国人而不读此书,殊为憾事”!
想知道这是哪本书吗?这本书就是《世说新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出自《世说新语》的一篇小故事——《咏雪》。
二、展示成果
1.我能读准字音。
谢太傅 雪骤 差可拟 柳絮 即
2.我能准确解释词句。
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强调:文中的“儿女”与今天的意思有些不同,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因为古代的大家族往往聚族而居,谢氏家族是东晋的大士族,家族儿女特别多,做大官的也特别多。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我能流利翻译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强调:“白雪纷纷何所似”是一个倒装句,现代汉语语序应该是“白雪纷纷所似何”。在文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比如“何”)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叫“宾语前置”。以后我们还会学到,要留意。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全省略的内容,译为“(这个咏雪的女孩)就是谢安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可以根据题目来概括。
谢安在寒雪日与谢朗、谢道韫等子侄辈讲论文义、即兴咏雪的故事。
5.朗读《咏雪》故事。要求:读得准确,读得好听,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先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最后学生练习,展示成果。
三、读文品人
(一)示范品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这两句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请读给大家听。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是写长辈和晚辈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应该用舒缓的语气读出温馨美好的氛围。“骤”是“急”的意思,可以稍微加重语气。“欣然”是高兴的样子,所以应该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纷纷”是纷纷扬扬的样子,用来修饰“白雪”,可以重读。
2.你从这两句读出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安因雪而诗兴大发、兴致勃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开朗快乐的人,有诗意的人,有文学修养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他有一颗敏感快乐的心,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二)自主品读
1.仿照示例,自主研读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想象他们回答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用合适的语气、语速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到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朗:从回答的次序看,可以想象谢朗是抢先回答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说明他聪明,反应快,性子有些急。从“差可拟”看出他有自知之明,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谢道韫:从回答的次序看,可以想象谢道韫从容自若、不慌不忙;“未若”说明她非常自信。她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女子。
2.分角色朗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谢安、谢朗、谢道韫的音容笑貌。
四、读诗审美
1.思考: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美。因为它不仅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柔美姿态,还富有深刻的意蕴,让人联想到春天、希望、花等美好的事物。而且,柳絮因风而起,更加自然,更具诗意和空灵之美;语言也更加雅致。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密集迅速时,只能看见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而且盐是洁白细腻的,更形似,更为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2.细读:谢太傅和作者又是怎样的态度?
谢太傅“大笑乐”,这是肯定、赞美谢道韫的回答。作者也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所以特别补充介绍兄女是谁。因此,后人便把女子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称为“咏絮之才”。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就用“咏絮才”来形容林黛玉。
3.拓展:自读丛书中的《圣人难慕》,思考这两则故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写了一个大人、两个儿童;大人都和蔼可亲,儿童都才思敏捷,聪明善对;他们都饱读诗书,很有修养;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不同点:《咏雪》中的谢太傅是“大笑乐”,态度比较含蓄;《圣人难慕》中的庾公是“大喜小儿对”,态度非常明确。《咏雪》中有作者补叙,《圣人难慕》中没有作者补叙。
4.追问:同样是写两位聪慧机敏的儿童,为何作者不让谢安直接表态“安大悦。众承许之”?唐代房玄龄、褚遂良等人监修的《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中就是这样写的。
在谢安心中,谢道韫虽更胜一筹,但谢朗也是才思敏捷。他们各有特点,谢安和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情,也喜爱谢朗的机敏、可爱。不直接表态,是让读者自己判断,各取所爱,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更能体现谢家温馨和谐的氛围,写法更多样,意味更深长,更能引发读者思考、回味。
5.总结:刘强教授说《世说新语》是一部“灵性之书”!以一人为主,其他人为宾,绝少主观判断,善用零金碎玉般的言语展现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这就是这部“灵性之书”的风格。而且,谁优谁劣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美丽的雪让我们结识了一群可爱的人,一群热爱自然、热爱美的人,一群有诗意、有真性情的人!他们提高了我们的审美品位,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所以,阅读《世说新语》吧,相信你会认识更多可亲可爱的人,发现更多可喜可贺的瞬间。
6.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向那些可爱的人致敬。
【板书设计】(共27张PPT)
《咏雪》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咏雪》
丛书:《圣人难慕》
-学习目标-
1.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品味咏雪语句,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及其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1. 积累文学常识。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掌握重点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无奕女( )
太傅(  ) 韫(  )  雪骤(   )
检查预习
刘义庆

chā


yùn
zhòu
(2)原文语句填空。
谢朗和谢道韫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俄而雪骤(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差可拟(  )(  )
检查预习
撒盐空中差可拟
不久 , 一会儿。
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大体
相比
这是一部小故事集锦,记录了很多名人的奇闻逸事,我常常读着读着就笑出声儿来。
一位叫刘强的大学教授说它是中国人的“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生为中国人而不读此书,殊为憾事”!
咏 雪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古代的大家族往往聚族而居,谢氏家族是东晋的大士族,家族儿女特别多,做大官的也特别多。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大体
相比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不如,不及
乘风。因,趁、乘
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知识盘点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
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
中撒盐差可拟”]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提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可以根据题目来概括。
参考示例:
谢安在寒雪日与谢朗、谢道韫等子侄辈讲论文义、即兴咏雪的故事。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活动二:读文品人
(一)示范品读
1.这两句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请读给大家听。
2.你从这两句读出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是写长辈和晚辈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应该用舒缓的语气读出温馨美好的氛围。“骤”是“急”的意思,可以稍微加重语气。“欣然”是高兴的样子,所以应该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纷纷”是纷纷扬扬的样子,用来修饰“白雪”,可以重读。
2.你从这两句读出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安因雪而诗兴大发、兴致勃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开朗快乐的人,有诗意的人,有文学修养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他有一颗敏感快乐的心,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二)自主品读
1.仿照示例,自主研读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想象他们回答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用合适的语气、语速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到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示例:
谢朗:从回答的次序看,可以想象谢朗是抢先回答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说明他聪明,反应快,性子有些急。从“差可拟”看出他有自知之明,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谢道韫:从回答的次序看,可以想象谢道韫从容自若、不慌不忙;“未若”说明她非常自信。她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女子。
活动三:读诗审美
1.思考: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美。因为它不仅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柔美姿态,还富有深刻的意蕴,让人联想到春天、希望、花等美好的事物。而且,柳絮因风而起,更加自然,更具诗意和空灵之美;语言也更加雅致。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密集迅速时,只能看见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而且盐是洁白细腻的,更形似,更为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2.细读:谢太傅和作者又是怎样的态度?
谢太傅“大笑乐”,这是肯定、赞美谢道韫的回答。作者也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所以特别补充介绍兄女是谁。因此,后人便把女子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称为“咏絮之才”。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就用“咏絮才”来形容林黛玉。
3.拓展:自读丛书中的《圣人难慕》,思考这两则故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写了一个大人、两个儿童;大人都和蔼可亲,儿童都才思敏捷,聪明善对;他们都饱读诗书,很有修养;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不同点:《咏雪》中的谢太傅是“大笑乐”,态度比较含蓄;《圣人难慕》中的庾公是“大喜小儿对”,态度非常明确。《咏雪》中有作者补叙,《圣人难慕》中没有作者补叙。
4.同样是写两位聪慧机敏的儿童,为何作者不让谢安直接表态“安大悦。众承许之”?唐代房玄龄、褚遂良等人监修的《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中就是这样写的。
在谢安心中,谢道韫虽更胜一筹,但谢朗也是才思敏捷。他们各有特点,谢安和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情,也喜爱谢朗的机敏、可爱。不直接表态,是让读者自己判断,各取所爱,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更能体现谢家温馨和谐的氛围,写法更多样,意味更深长,更能引发读者思考、回味。
咏 雪
(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师)“白雪纷纷何所似?”
(男生)“撒盐空中差可拟。”
(女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齐)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向那些可爱的人致敬。
“灵性之书”
一人为主,他人为宾,绝少主观判断,善用只言片语展现动人瞬间。
总结
课后作业
1.默写《咏雪》,熟读《圣人难慕》。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