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宋朝蔡襄说过:“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材料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都市繁华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2.宋朝时,山东地区发生旱灾,某知州想要发布一则开放粮库进行赈灾的公告,此事必须经过本州哪一官员共同署名才能生效( )
A.节度使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3.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
C.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 D.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4.在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强烈反对,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措施是( )
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保甲法 D.农田水利法
5.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学生数量和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材料主要表明科举制度( )
A.增加了科学取士的名额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是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 D.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
6.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独尊儒术 B.闭关锁国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7.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使用文臣统兵。当时的文官地位与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
A.稳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
C.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加强全国各地军队战斗能力
8.“杯酒释兵权”讲述的是古代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故事。这位皇帝是( )
A.嬴政 B.刘彻 C.李世民 D.赵匡胤
9.“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措施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隋初巩固统治的措施中 B.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中
C.宋代王安石变法中 D.忽必烈的“治国安民”方略中
10.谚语中蕴含着历史信息。下列谚语能突出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11.墨菲在《亚洲史》一书中写到:(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宋代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变化 B.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度降低
C.宋代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D.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12.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 B.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D.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13.在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这种社会现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宋朝( )
A.实施重文轻武政策 B.实行减免赋税政策
C.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娱乐场所瓦子出现
14.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唐太宗李世民 B.一代女皇武则天
C.宋太祖赵匡胤 D.宋高宗赵构
15.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变法。其共同点包括( )
①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 ②都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③都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④都促进了国家统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登基,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材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何新《论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
材料二 唐太宗经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其下属。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认识到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决心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自己的统治政策。于是,他首先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
材料三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的文治武功相当了得,面对割据林立的战乱局面,宋太祖制定的“先易后难,先北后南”的策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采取“收精兵,夺军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宋太祖对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革除了五代十国的弊政,开创了和平安定的盛世局面。
——摘编自《励精图治宋太祖——赵匡胤》
(1)材料中的“新皇朝”是谁开创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汉武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调整的具体表现。
(3)宋太祖是通过哪一事件当上皇帝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三大纲领”的具体表现。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搜狗百科《商鞅变法》
材料二
孝文帝通过这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使鲜卑族人逐渐汉化,使胡汉之间的矛盾减少,胡汉逐渐融合。使北魏政权得到巩固。
——《北魏孝文帝改革论述》
材料三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北宋改革人物时,我们不能如同“熙宁二年”的北宋群臣一样以君子小人的分界来做阵营划分。王安石不过是一个被历史推上浪尖,并在浪尖上做了一次华丽冲浪,尽管最终被巨浪卷走,但是留下的变法政策及执行过程,为我们在国家、企业组织变革中提供了借鉴作用。
——陈正婷《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改革”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概括该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被认为是“民族融合的推手”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华丽冲浪”的历史背景及主要表现。
18.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摘自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三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什么?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科举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及重大改革措施。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
材料二:五代十国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与发展,中原地区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的更迭。而南方诸国则是同时并存。五代王朝,武人当政,藩镇跋扈,因此战乱不断。而偏安一隅的南方诸国,为了能在乱世中立足都采取比较积极务实的保境息民政策,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摘编自《唐末五代北方士人南迁及其对南方士风的影响》
材料三: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纳了重臣赵普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中央从兵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央对地方官僚权力的制约机制,有效防止了地方藩镇官僚乱权现象的发生。
——摘编自《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中央权制度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安史之乱遭到人民反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代十国的政局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中央从“兵权”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4)指出宋太祖“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取的基本国策?并简要分析此项国策带来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材料二:(宋)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八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明白)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宋·朱熹《朱子语类》
(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国破”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作者的诗被誉为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指哪一历史时期?
(3)依据材料二回答,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可以摘抄原文)
(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北宋时期采取“文人治国”的政治策略,呈现重文轻武的现象,目的就是避免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项正确;等级森严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都市繁华是经济发展呈现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采取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地方,宋太祖加强控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题干中,某知州想要发布一则开放粮库进行赈灾的公告,必须经过通判共同署名才能生效,B项正确;节度使是唐朝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排除A项;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排除C项;枢密使属于军事官员,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重用文人”“抑制武将权势”“就连……文官担任的”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时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现象,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十六国以来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B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重视文人抑制武将权势,并没有体现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排除A项;题干强调高级官员使用文人,排除C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宋朝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中,方田均税法要清丈土地,从而使大地主、大官僚无法藏匿土地,逃避赋税,所以是遭到反对最激烈的一项,A项正确;募役法,是对当时实行的差役制度的改革。改变当时最害民的差役法制,实行募役制,让百姓交一些请人服役的钱作为招募差役的资本,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排除B项;保甲法和农田水利法都没有涉及到赋税缴纳,排除C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各地书院的发展,学生数量和相关书籍的需求增加,这体现了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D项正确。“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以及“是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致使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败多胜少,C项正确;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A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宋朝以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故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宋文教昌盛、社会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排除AC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在宋初的对辽作战中,就显出这一政策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故事,D项正确;秦王嬴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建者,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刘彻就是汉武帝,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李世民是唐太宗,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C项正确;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唐太宗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忽必烈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可知,这形容军人地位低,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D项正确;A项是重武轻文,B项文武并重,两者均不是宋朝国策,排除AB项;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这体现的是岳飞精神,这不是宋朝国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可知,宋朝重文轻武,为此,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成了文治局面,C项正确;宋代选拔官吏的办法还是科举制,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度没有降低,排除AB项;是材料所说现象在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而不是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造成了材料所说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D项正确;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没有联系,排除A项;在地方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没有联系,排除B项;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对于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有益作用,与“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由材料“在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社会现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实施重文轻武政策。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A项正确;题干和减免赋税政策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和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题干和娱乐场所瓦子出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陈桥驿站披旗冕”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与唐朝无关,排除AB项;宋高宗赵构属于南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是为了是富国强兵,①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得到宋神宗支持,②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因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反对,③符合题意。据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A项遗漏③,表述不完整,排除A项;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最终都失败,没有促进国家统一,④表述错误,排除含④的C、D项。故选B项。
16.(1)开创:刘邦(或汉高祖)
理由;政治方面:实行推恩令、削爵、夺地、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方面,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营,平抑物价,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表现: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官吏政绩;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事件:陈桥兵变。
表现: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等。
【详解】(1)人物:根据材料“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直到汉武帝登基”可以得出这指的是西汉,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是由刘邦建立,也就是汉高祖。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方面,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在经济方面,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说汉武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2)原因:根据材料“唐太宗经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其下属”可以得出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根据材料“并认识到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决心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自己的统治政策”可以得出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是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在治国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官吏政绩;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事件:结合所学知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表现:根据材料“同时采取‘收精兵,夺军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结合所学知识,“收精兵”指的是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夺军权”指的是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制其钱谷”指的是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等。
17.(1)背景:生产力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关系方面,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强大;为了拓展疆域,七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影响:秦国创立了新制度;推动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原因:孝文帝实行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等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缓和了胡汉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3)背景:北宋政治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频繁。
表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
【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生产力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关系方面,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强大;为了拓展疆域,七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由“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知,秦国创立了新制度;推动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孝文帝通过这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使鲜卑族人逐渐汉化,使胡汉之间的矛盾减少,胡汉逐渐融合。使北魏政权得到巩固”可知,孝文帝实行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等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缓和了胡汉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3)背景: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北宋政治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频繁,等一系列原因才导致王安石变法的发生。
表现:根据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
18.(1)依据:考试成绩或学识才能。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2)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促进了社会公平;推动了教育文化的普及;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方面的权力;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任答2点)
(3)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统治者重视科举考试。(1点即可)措施: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1点即可)
【详解】(1)依据:据材料一“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可知科举制度选官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或学识才能。标志: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2)积极影响:据材料二“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并结合所学可知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促进了社会公平;据材料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教育文化的普及;结合所学可知,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方面的权力;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原因:据材料三“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可知重文轻武政策;统治者重视科举考试。措施:据材料三“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可知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
19.(1)原因: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安史之乱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
(2)特点:武人当政,藩镇跋扈,战乱不断,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3)举措: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4)基本国策:重文轻武;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文臣掌兵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且由于政治机构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得出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根据材料一“安史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得出安史之乱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
(2)特点:根据材料二“五代王朝,武人当政,藩镇跋扈,因此战乱不断。”得出武人当政,藩镇跋扈,战乱不断,根据材料“而偏安一隅的南方诸国……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得出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3)举措: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4)基本国策: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取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政策;
影响:根据材料三“有效防止了地方藩镇官僚乱权现象的发生。”结合所学可知得出重文轻武的积极意义,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结合所学还可从重文轻武政策的消极影响分析, 如重文轻武政策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文臣掌兵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且由于政治机构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20.(1)安史之乱;诗史。
(2)五代十国。
(3)藩镇割据(节镇太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4)地方缺乏自主性,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破”是因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评价:结合所学可知,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2)时期:根据材料二“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八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结合所学知,材料二“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3)原因:材料二“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可知,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藩镇割据(节镇太重)。
建议:根据材料二“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可知,赵普向宋太祖提出了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
(4)影响:根据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可知,料三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军队战斗力低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