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3.6-3.7(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有很多涉及到摩擦力的知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
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
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2.如果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手拿不住写字的笔 B.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
C.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很难停下来 D.拔河比赛无法进行
3.机场的传送带正在匀速运行,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行李箱A、B在传送带上不打滑。某时刻行李箱A、B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它们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均受摩擦力作用
B.A、B均不受摩擦力作用
C.A受摩擦力,B不受摩擦力作用
D.A不受摩擦力,B受摩擦力作用
4.下列物体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接近104Pa的是( )
A.一位双脚站立的中学生 B.一元硬币平放在桌面上
C.一本平放的科学课本 D.正在行走的大象
5.如图所示实例中,目的是减小压强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6.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木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
B.由于乙端比较重,可以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可以将凳子拉
向自己
C.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D.谁的体重大,人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体重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一个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平衡力
C.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D.若增大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8.人走路时两只脚的前后位置会交替变化,后脚离开地面前要蹬地,这时,地面对它会产生一个摩擦力f1;而前脚踩到地面时,地面对它会产生一个摩擦力f2。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应是( )
A.f1向前,f2向后 B.f1向后,f2向前
C.f1、f2都向前 D.f1、f2都向后
9.小滨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二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B.当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1N
C.若用F=2.6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6N
D.若以更快速度拉动木块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都大于2.0N
10.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隔板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选项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一张报纸对折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1Pa,1Pa的物理意义是 。
13.如题图所示,工人使用橡胶锤铺设瓷砖,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工人手上套上手套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手与锤把之间的摩擦力。
14.图甲所示,重量为5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11N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5.春节前夕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是写春联时手握毛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示拿毛笔时,毛笔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2)毛笔书写过程中一般需要:“逆锋起笔、按、行、提笔、顿、回锋收笔”等要领,则“按”“顿”等运笔时笔尖受到的摩擦力将 。
1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如图)。
(1)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牛。
(2)当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大小关系为FA FB(选填“>”“<”或“=”)。
17.如图所示,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细绳绕过定滑轮与水平桌面上质量为0.5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静止,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7N的砝码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8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8.生活用品的设计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酒店中供客人使用的牙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牙膏盖上面的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旋开型盖子。
(2)牙膏盖中间的尖头是通过 来增大压强,使用时有利于刺破牙膏封口。
19.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pA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FA FB,瓶对桌面的压强pA′ pB′。(均填“>”、“=”或“<”)
20.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将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后,发现液面相平,则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均选填“甲最大”“乙最大”“丙最大”或“一样大”)
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三、探究题
22.小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她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在 上。
(2)当她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问题。
(3)排除故障后,她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如图丙所示),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4)小华发现保持金属盒在图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小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华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23.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沿______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运动。
(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为 。
(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请指出她在实验中明显的不当之
处: 。
(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 F1和F2分别表示0-t1 和t1-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F1 F2(填“”、“”或“=”)。
四、解答题
24.某同学在国庆期间随父母从宁波火车站乘动车去杭州观看亚运会,从宁波到杭州的路程是193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
(1)画出动车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保留2位小数)
(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吨)
25.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新了无人机服务,该公司如图所示无人机有关信息如下表: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G 100N
最大升力F 200N
最大飞行速度v 24km/h
脚架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S 10﹣2m2
求:(1)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多少千克的货物?
(2)现要将货物送到27km的地方,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3)当无人机载着40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
1.解: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
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C正确;
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A。
2.解:A、手拿东西也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向上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平衡,因此当摩擦力消失后,手将无法拿起笔写字,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
B、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当摩擦力消失后,人将无法行走,故该现象不可能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地面上行驶的车辆停下来,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当摩擦力消失后,车辆是无法停下来的,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间有摩擦力,若无摩擦力,则拔河比赛无法正常进行,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确摩擦力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对摩擦力有初步的了解。
3.【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抓住合力为零,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解答】解:由题知,行李箱在传送带上两个不同位置都做匀速运动,
在行李箱A水平传送带上,行李箱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若再受到摩擦力,不可能与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行李箱A不受摩擦力;
行李箱B在转弯传送带上,行李箱B运动的方向在变化,受非平衡力,所以行李箱还受向右的静摩擦力,即行李箱B受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4.解: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此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双脚站立时接触面积约500cm2=0.05m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104Pa,故A正确;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0.006kg,一枚一元硬币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F=G=mg=0.006kg×10N/kg=0.06N,此硬币与食品地面的接触面积约1.1cm2=1.1×10﹣4m2,
硬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545.5Pa,故B错误;
C、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0.25kg,其受到的重力G=mg=0.25kg×10N/kg=2.5N,
平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2.5N,此科学课本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600cm2=0.06m2,
此科学课本与水平地面的压强p==≈41.7Pa,故C错误;
D、正在行走的大象,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中学生的100倍,
行走时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与人的双脚面积差不多,因而压强是中学生的压强的100倍左右,故D错误。
故选:A。
5.解:①④斧头刃、钉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②③履带、包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综上分析可知,目的是减小压强的是②③。
故选:B。
6.解:由图知,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最大静摩擦力,由于甲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小,因此甲将较容易相对长凳滑动,即甲容易被从长凳上拉离,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即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故A错误,B正确,CD错误;
故选:B。
7.解:A、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A上加减钩码可以改变物体间的压力大小,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故A正确;
B、A受到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A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
D、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如果增大拉动B的速度,A、B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8.解:人走路时两只脚的前后位置会交替变化,后脚离开地面前要蹬地,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因而这时地面对它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f1;而前脚踩到地面时,有向前滑动的趋势,地面对它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摩擦力f2。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应是f1向前,f2向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解:A、木块没有被拉动为静止状态,此时的拉力等于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当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为静止状态,此时的拉力等于静摩擦力,大小为2.1N,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木块匀速直线滑动时的拉力为2N,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用F=2.6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大小为2N,故C错误;
D、以更快速度拉动木块滑动,拉力的大小要大于2N,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依然为2N,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m=ρV=ρSh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A、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右边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A不合题意;
B、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C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即为压强,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一张报纸对折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1Pa,表示作用在每m2的面积上的压力是1N。
故答案为:作用在每m2的面积上的压力是1N。
13.解: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工人手上套上粗糙的手套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与锤把之间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相互;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解:重量为5N的正方形铁块在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铁块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所以,它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拉力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摩擦力,拉力F=11N,正方形铁块的重力为5N,所以,摩擦力为11N﹣5N=6N。
故答案为:5;6。
15.解:(1)当手执毛笔悬空静止时,毛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毛笔只受重力和手对它的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毛笔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为竖直向上;
(2)“按”“顿”等运笔时笔尖受到的摩擦力将与运笔方向相反,阻碍运笔。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与运笔方向相反,阻碍运笔。
16.解:(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2)图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向左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受到木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
长木板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测力计A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和木块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所以弹簧测力计A向左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
故答案为:(1)2.2;(2)>。
17.解: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为:0.6N。
当木块受到0.7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0.7N,
小盘落地,木块仍运动,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0.7N。
故答案为:0.6N;0.7N
18.解:(1)牙膏盖子上面的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2)牙膏盖子中间的尖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受力面积。
19.解:(1)倒立放置后,瓶中水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变大,即pA<pB;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
(3)倒放和正放相比,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倒放后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pA'<pB'。
故答案为:<;>;<。
20.解:由图可知,V甲液<V乙液<V丙液,因为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由ρ=知ρ甲>ρ乙>ρ丙,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即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最大,且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F丙,即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最大。
故答案为:甲最大;甲最大。
21.解: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G=7N;
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700Pa;
设长方体的底面积为S,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没切除时,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因为S′<S,所以> ①
当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设剩余部分的重力为kG,则受力面积为kS,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kG,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 ②;
由①②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故答案为:700;变小。
22.解:(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她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2)当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不发生变化,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橡皮膜破裂或漏气,使压强无法正常传递,所以应该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随着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故小明发现保持金属盒在图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同一水平线;(2)装置漏气;(3)变大;液体的深度;(4)不变化;相等;(5)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23.(1)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
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3)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
同,无法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木块在和 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
和 。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 。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2)3.4;水平向
左;(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
24.解:(1)动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不受力 受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画在重心上,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2)因为v=,
所以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t==≈0.97h;
(3)由题意可得,阻力f=0.05G=0.05mg=0.05×20×103kg×10N/kg=1×104N,
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牵引力F=f=1×104N。
答:(1)见解答。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0.97小时;
(3)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
25.解:(1)无人机以最大升力送货时,在空中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所载货物的重力最大,
则最大装载货物的重力G货物=F升﹣G飞机=200N﹣100N=100N,
由G=mg可得所载货物的最大质量:m货物===10kg;
(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需要的最短时间:t===1.125h=67.5min;
(3)当无人机载着40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飞机+G货物′=100N+40N=140N,
则对地面产生的压强:p===1.4×104Pa。
答:(1)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10kg的货物;
(2)现要将货物送到27km的地方,最快需要67.5min;
(3)当无人机载着60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1.4×104Pa。
第9题 第10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