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0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04(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1 10:0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04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参观下列哪一展览(  )
A.瓷器、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馆汝窑瓷器展 B.壁画、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丝路艺术展 C.鼎、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铜器特展 D.陶、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
2.历史学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诞生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
公元626年 公元630年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4.《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社会阶层分化
5.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致远舰参与抗争的那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7.根据《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分析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C.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D.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8.据研究,民国时期的《百美图》中的女性不再像传统那样居于室内,而是出现在街道、茶室、公园、溜冰场、电影院等公共场合中。同样,畅销上海的杂志《礼拜六》上的仕女封面的形象由卑微刻板,拘泥守礼变成了自然活泼、自信松弛。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自由平等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B.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
C.人性化、个性化的时代特征 D.女性个性得到一定程度解放
9.“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材料所阐述的思想理论是(  )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表信息反映了,中医学(  )
姓名 时期 主要成就
扁鹊 东周 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张仲景 东汉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李时珍 明朝 编写《本草纲目》,丰富了中医药学宝库,广为流传
屠呦呦 当代 萃取中医文化的精华,开创了有效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A.成果丰硕,守正创新 B.实验为主,技术先进
C.中西结合,影响深远 D.着眼著书,传播世界
11.古希腊人追求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灵,一方面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城邦节日活动、体育竞赛和其他户外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建造庙宇、市场、广场、剧场和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这反映了古希腊(  )
A.实行专制政治 B.重视建造建筑 C.注重民主政治 D.增强公民意识
12.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来看,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B.各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增进了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13.下图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部分)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第2条 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罚款三便士
第11条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16条 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A.纺织业快速发展 B.工业化已经完成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交通运输业革新
14.2022年3月24日,塞尔维亚举行悼念北约轰炸遇难者活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致辞中说:北约23年前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小国发动残忍、可怕、非法、不人道的袭击,甚至动用了国际公约禁止的集束炸弹和贫铀弹,摧毁了数以万计的房屋,包括学校、医院、甚至幼儿园。这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北约这一行动表明冷战结束后(  )
A.世界动荡带来经济破坏 B.联合国失去维护和平作用
C.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动摇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2分)
15.(12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不断崛起,其历程值得我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1861年俄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国家预算赤字达7.96亿银卢布,超过每年国家赋税收入的2倍;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先驱赫尔岑创办《北极星》,旨在“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
1856年 沙俄在欧洲的34省播种面积比1852年减少35%,谷物出口只及战前的1/3。
1856—1861年 农奴“争自由”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1861年2月 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二月十九日法令》,农奴制被废除。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1861年改革新论》
材料二:1853年,在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
——孟晓旭《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材料三: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富兰克林·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3年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危机,并简述日本为应对危机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表中现象的原因,并说明材料三中所述“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所采取的举措。(4分)
16.(10分)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诞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政党诞生】
材料一:1918年,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这一年1月份的《新青年》上,李大钊撰文庆祝“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1920年3月,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1920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分别和李大钊、陈独秀商谈组党事项。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4分)
【开天辟地】
材料二:1921年7月23日,“会议”在上海开幕。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这一会议有何历史意义?(4分)
【革命道路】
材料三: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摘编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秦、汉、明、清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个朝代中任选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A C D A D D A
11 12 13 14
D D C 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2分)
15.(12分)【答案】
(1)背景: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俄国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民主思想,《北极星》创办,唤醒民族意识;农业经济衰退;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4分)
(2)危机:长期闭关锁国,美国入侵。(2分)
具体措施: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任意两点2分)
(3)原因:经济大危机。(2分)
举措: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16.(10分)【答案】
(1)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帮助。(任意两点4分)
(2)会议:中共一大;(2分)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3)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分)
17.(10分)【答案】
示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2分)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现了“天下一统”。
秦朝统一后,政治上,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实现了“政治一统”。思想上,“焚书坑儒”,确立了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核心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实现了“思想一统”。民族关系上,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又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并设郡管理,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实现了“民族一统”。(6分)
综上,秦朝实现了天下一统、政治一统、思想一统、民族一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