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23:25:03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内容】
教材:《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2.抓住作者对人物与环境变化的细致描写,感受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参考“单元预习任务单”,落实本课基础知识。
二、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是他对信念的坚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共同探寻“坚守”的意义。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我”见证了荒漠变绿洲的全过程,那么“我”与牧羊人共有几次会面呢?(三次)
《植树的牧羊人》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次相见 时间 高原上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1913年 高原毫无生趣;村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再见牧羊人 时隔6年 高原乍看好像没什么变化,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还在山下村子看到了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 1945年 高原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高原生机勃勃,人们都搬了回来,生活幸福舒适,这里成了一片沃土,更成了一片乐土。
2.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植树人种树时间长,高原荒地变化大,植树人意志力坚强。
3.植树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植树,将荒山变成了绿洲,令人无比敬佩,难道他就只是一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牧民吗?他身上又有哪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呢?
四、再读文章,感受形象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说一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1.请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我从______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小组交流所找到的相关语句,并讨论“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求:先在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各发言人内容不重复,讨论时间3分钟;再进行组间汇报。
(1)我从“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2)我从“房顶很严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热爱生活、不愿马虎度日的人。
(3)我从“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安静、忠厚、不张扬的人。
(4)我从“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毫无私心、只问付出不图回报的人。
(5)我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不被外界所影响、坚守信念的人。
3.小结:回顾牧羊人孤苦的后半生,他独自面对令人绝望的荒漠,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的生活却没有被打扰,他一直在种树,种树成了他人生的信念,他一直在坚守信念。几十年如一日,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奇迹。
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在沙漠里种爱》是2018年9月28日新华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易妈妈为了实现儿子的愿望,选择了在科尔沁沙地具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敏查干沙漠种树,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改变了这片荒漠。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
1.默读丛书中的《在沙漠里种爱》一文,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语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记叙了易妈妈带着儿子的遗愿,在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植树造林,对抗自然的“沙尘暴”,也是对抗人生的“沙尘暴”,最后通过努力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坚毅执着、心有大爱的母亲形象。
2.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易妈妈的语句(正面或侧面描写),概括易妈妈的形象。坚毅执着、坚强乐观、无私奉献、心有大爱、热衷环保等。
六、课堂小结
牧羊人和易妈妈坚持不懈,用执着和坚毅书写了一段传奇,他们仁心为怀,用勇气和热爱彰显了生命的高贵。他们不仅让自己走出孤独和痛苦,更改变了环境,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七、布置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地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板书设计】(共19张PPT)
《植树的牧羊人》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植树的牧羊人》
丛书:《在沙漠里种爱》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2.抓住作者对人物与环境变化的细致描写,感受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是他对信念的坚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共同探寻“坚守”的意义。
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填空:
《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     ,
    (国籍)作家、电影编剧。他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
法国
2.给下列红字注音。
慷慨(  ) 干涸(  ) 坍塌(  )
缝隙(  ) 酬劳(  ) 废墟(  ) 山毛榉(   ) 刨根问底(  )  沉默寡言(  )
kǎi
chóu

tān


xì 
páo
ɡuǎ
3.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ō(  )个坑   帐penɡ(  )  
呼xiào(  )   liū(  )达
zhuó(  )磨   水qú(  ) 流tǎnɡ(  )







4.词语、解释连连看。
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干枯,没有水。
不长庄稼的地方。
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1.默读文章,尝试围绕“标题”进行提问,在文中圈点勾画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借以疏通文意。
活动一:默读文章,理清思路
2.默读思考: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我”见证了荒漠变绿洲的全过程,那么“我”与牧羊人共有几次会面?请同学们圈点勾画出这几次见面的时间、描写牧羊人及高原情况的词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次 相见 牧羊人 的情况 高原
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高原毫无生趣;村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自草木开始复现。
景象完全改观,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高原生机勃勃,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都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3.请同学们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植树人种树时间长,高原荒地变化大,植树人意志坚强。
活动二:再读文章,感受形象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 ,说一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1.请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我从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2.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小组交流所找到的相关语句,并讨论“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求:先在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各发言人内容不重复,讨论时间 3 分钟;再进行组间汇报。
(1)“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2)“房顶很严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热爱生活的人。
(3)“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安静、忠厚、不张扬的人。
参考示例:
1.默读丛书中的《在沙漠里种爱》一文,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语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活动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参考示例:
文章记叙了易妈妈带着儿子的遗愿,在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植树造林,对抗自然的“沙尘暴”,也是对抗人生的“沙尘暴”,最后通过努力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坚毅执着、心有大爱的母亲形象。
2.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易妈妈的语句(正面或侧面描写),概括易妈妈的形象。
参考示例:
坚毅执着、坚强乐观、无私奉献、心有大爱、热衷环保等。
牧羊人和易妈妈坚持不懈,用执着和坚毅书写了一段传奇,他们仁心为怀,用勇气和热爱彰显了生命的高贵。他们不仅让自己走出孤独和痛苦,更改变了环境,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课后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地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
——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