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2.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D.铁钉生锈
3.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B.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新型材料的研制
4.在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创造中,与化学关系不十分密切的是( )
A.烧制陶瓷 B.生产火药 C.造纸 D.研制指南针
5.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D.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6.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片生锈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铁丝弯曲
7.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助燃性 B.挥发性 C.氧化性 D.可燃性
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
10.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化学研究(1)物质的 ;(2)物质的 ;(3)物质的 .
12.(2014秋 宣威市校级期末)完成下列所学的化学概念:
(1)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 .
(2) 叫做物理变化.
(3) 叫做化学性质.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3.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能源问题:
(3)粮食问题:
(4)环境问题: .
14.什么叫化学变化?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 解:A、物质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故选A.
点评: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D.铁钉生锈
考点: 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壶烧水后出现水垢,是因为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后水中溶解的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一些新的难溶性固体物质即水垢,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牛奶变酸是由于牛奶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酸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水雾,是由于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水蒸气和水雾是水这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铁锈,这一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B.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新型材料的研制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 解:A、“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A错误;
B、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B错误;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故C错误;
D、新型材料的研究,是研究材料的研制,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4.在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创造中,与化学关系不十分密切的是( )
A.烧制陶瓷 B.生产火药 C.造纸 D.研制指南针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古代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就是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它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发明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指南针发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D.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A、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B、空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作答;
D、根据元素守恒分析作答.
解答: 解:A、空气流虽带来充足的氧气,但它使蜡烛周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故A的说法正确.
B、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故B的说法正确.
C、密闭的容器内空气(氧气)量是一定的,燃烧一段时间后空气内的氧气耗尽,蜡烛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C的说法正确.
D、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水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通过对蜡烛燃烧条件、密度、元素守恒的考查,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元素守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片生锈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铁丝弯曲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片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性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要发生转移,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答: 解:A、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性质不一定是化学性质,因此不一定通过化学变化,故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要发生转移,因此电子数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有关说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助燃性 B.挥发性 C.氧化性 D.可燃性
考点: 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性质上要包括化学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物理性质,把握其实质才能准确加以区分.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化学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呈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其区别主要在于: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呈现出来,化学性质是一定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呈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浊液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冷却结晶只是晶体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解:A.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了,故正确;
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会改变,故正确;
D.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此时瓶内仍有氧气,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蜡烛的燃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蜡烛燃烧的实质结合图示进行.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化学研究(1)物质的 组成 ;(2)物质的 结构 ;(3)物质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来回答本题.
解答: 解:化学是研究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知道了物质的用途,我们就需要制取该物质,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制取新物质.
故答案为: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点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再研究出制取该物质的方法,就可以服务于社会了.
12.(2014秋 宣威市校级期末)完成下列所学的化学概念:
(1)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 化学反应 .
(2)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叫做物理变化.
(3)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化学性质.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的概念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故答案为:(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2)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3.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②⑤
(2)能源问题: ④
(3)粮食问题: ①⑥
(4)环境问题: ③⑦⑧⑨ .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的本质区别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健康问题是指与人体有关的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例如开发新型高效药品、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能源问题是与人类使用有关的原料、能源有关的问题例如氢能、核能、太阳能、化石燃料等;粮食问题是指与粮食生产有关的问题,例如化肥、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等都与粮食有关;环境问题是指与环境污染与保护有关的问题.例如研究快速降解塑料,减少了白色污染问题,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不污染环境;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对环境无污染;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会减少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保护了环境,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也保护了环境.
故答案为:(1)②⑤;
(2)④;
(3)①⑥;
(4)③⑦⑧⑨.
点评: 要知道健康问题是与人体有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源是与人类用有关的,粮食问题是与粮食的增产、减产有关的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与环境污染与保护有关的问题.
14.什么叫化学变化?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念,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