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教案+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狼》教案+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23:37:15

文档简介

《狼》
【学习内容】
教材:《狼》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
2.朗读课文,能从不同视角讲故事,概括课文内容。
3.了解狼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4.借助关键词品析形象,感受《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聊斋志异》是一本奇书。纪晓岚曾说:“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鲁迅曾说:“清蒲松龄作《聊斋志异》,亦颇学唐人传奇文字,而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今不绝。”郭沫若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狼》这篇文章感受《聊斋志异》的魅力。
二、知人论世,储备知识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灵鬼怪和奇闻逸事为主体内容,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3.《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多以鬼狐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揭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
三、初读文章,读通读顺
1.字音检测,提示字音字形。
缀(zhuì) 窘(jiǒng) 苫蔽(shàn bì) 弛(chí)
瞑(míng) 隧(suì) 眈眈相向(dān) 假寐(mèi)
变诈(zhà) 黠(xiá) 顷刻(qǐng) 尻尾(kāo)
2.初读文章,读准字音和停顿。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出示句子,学生朗读。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顾/野有麦场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学生示范朗读,同学品评,教师适当点拨。
四、再读文章,翻译全文
1.自主译文,交流释疑。
(1)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
(2)圈画出疑难词语和语句,组内交流,班内集中释疑。
2.展示成果,提示重点。
(1)教师指名翻译,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人译,其他同学纠错。
(2)教师用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学生自主翻译,教师讲解翻译方法。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⑤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案见页下注释或《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3.出示纲目,整理归纳。
教师出示图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应整理。
整理项目 整理内容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1)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仅,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前面的) 狼不敢前(前进)
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
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以:投以骨(把)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2)词类活用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前进)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3)古今异义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止增笑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4)特殊句式
投以骨(省略句、倒装句,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即“投之以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骨投”。)
顾野有麦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屠”,即“屠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省略句,“洞”后省略了介词“于”,即“一狼洞于其中”。)而顷刻两毙(被动句,语意表被动,可翻译为: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
五、再读文章,梳理情节
读课文前4段,从屠户的角度,在“狼”的前面加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_____狼→_____狼→_____狼→_____狼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归纳。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六、巩固知识,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 苫蔽(shàn)
B.缀行(zhuì) 尻尾(kāo) 顷刻(qīnɡ) 积薪(xīn)
C.大窘(jiǒnɡ) 麦场(chánɡ) 奔倚(yǐ) 弛担(chí)
D.隧入(suì) 少时(shǎo) 黠矣(xiá) 变诈(zhà)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股
B.场主/积薪/其中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选出下列语句的正确译文。(填字母)
(1)屠惧,投以骨。( )
A.屠户害怕,投给骨头B.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A.屠户暴怒地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B.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脑袋。
(3)乃悟前狼假寐。( )
A.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在假装睡觉。
B.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在假装睡觉。
参考答案:
1.B “顷”应读“qǐng”。
2.D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1)B(2)B(3)A
七、变换视角,讲述故事
1.借助之前梳理的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同学们接龙朗读,读出层次,让故事情节更清晰。
2.试着分别从“狼”和“屠户”的角度来讲述故事,讲述时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并呈现屠户和狼的心理活动。
八、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1.故事中的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形象?试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来概括,并圈点勾画出文中有关语句来佐证你的观点。
黠、狡猾、奸诈:“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贪、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怯:“狼不敢前”
2.狼虽狡猾又贪婪,最终却是“顷刻两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屠户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细心谨慎等。
3.反复诵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狼的态度。
不屑一顾、嘲讽、瞧不起、蔑视。
九、知人论世,深入探究
蒲松龄对《狼》情有独钟,本文是《狼》三则中的第二则,他还写过一篇《梦狼》,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爱写狼吗?让我们从中国文化和作者生平两个方面的探究中寻找答案吧。
1.成语中的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能列举出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呢?(结合课后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思考)
2.蒲松龄眼中的狼
《马瑞芳讲聊斋》中写道:“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上打板子,有时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他抱怨土地:怎么谷穗不直接长银子 ”
蒲松龄自己在《梦狼》中写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蒲松龄在《狼》的结尾写道:“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由此可见,在蒲松龄眼中,那些欺压百姓、胡作非为、贪婪成性的官吏就是虎狼啊!蒲松龄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贫困的遭遇和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经历,使他深深体会到民间生活的苦痛,于是他将自己对社会的体察和人生感悟写成了《聊斋志异》。
3.郭沫若先生曾经对蒲松龄及其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你如何理解?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很多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批判和宣泄,通过鬼妖的故事映衬人性的光芒与丑陋,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狼在古代文化中是贪婪、凶残的象征;贪官污吏同样贪婪、凶残;批判、讽刺狼,即批判、讽刺贪官污吏,可谓入木三分。
十、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是蒲松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借助丛书中的《狼(节选)》阅读《狼》的第一、第三则,任选其中一则或几则进行改编,发挥想象,用白话文创写新故事。注意内容充实,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
【板书设计】(共36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读引领课
《狼》
学习内容
教材:《狼》
丛书:《狼(节选)》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
2.朗读课文,能从不同视角讲故事,概括课文内容。
3.了解狼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4.借助关键词品析形象,感受《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检查预习
1.积累文学常识。
《狼》选自      ,作者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    (朝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代
2.辨析字音词义。
(1)给红色字注音。
缀行( ) 大窘( ) 倚( )
黠( ) 苫( ) 眈眈( )
瞑( ) 尻尾( ) 假寐( )
毙( )
jiǒnɡ


xiá
shàn
dān
mínɡ
kāo
mèi
zhuì
(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
缀行甚远 ( ) 一狼仍从( )
屠大窘 ( ) 并驱如故( )
顾野有麦场 (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 屠乃奔倚其下( )
眈眈相向 ( )
连接、紧跟
跟从
处境困迫,为难
原来
看,视
柴草
覆盖、遮盖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 ) 意暇甚( )
意将隧入( ) 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止露尻尾( ) 前狼假寐( ) 狼亦黠矣( )
闭上眼睛
从容、悠闲
从通道
像狗一样
挖洞

睡觉
狡猾
《聊斋志异》是一本奇书。纪晓岚曾说:“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鲁迅曾说:“清蒲松龄作《聊斋志异》,亦颇学唐人传奇文字,而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今不绝。”郭沫若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灵鬼怪和奇闻逸事为主体内容,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活动一:了解志怪小说与《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1.读准字音与停顿。
2.分组朗读展示,同学品评。
活动二:初读文章,疏通文意
一屠 / 晚归,担中 / 肉尽,止有 / 剩骨。途中 / 两狼,缀行 / 甚远。
屠 / 惧,投 / 以骨。一狼 / 得骨 / 止,一狼 / 仍从。复 / 投之,后狼止 / 而前狼 / 又至。骨 / 已尽矣,而 / 两狼之并驱 / 如故。
屠 / 大窘,恐 / 前后 / 受其敌。顾 / 野有麦场,场主 / 积薪 / 其中,苫蔽 / 成丘。屠 /乃奔倚 / 其下,弛担 / 持刀。狼 / 不敢前,眈眈 / 相向。
少时,一狼 / 径去,其一 / 犬坐 / 于前。久之,目 / 似瞑,意 / 暇甚。屠 / 暴起,以刀 / 劈狼首,又数刀 / 毙之。方 / 欲行,转视 / 积薪后,一狼 / 洞其中,意将隧入 / 以攻其后也。身 / 已半入,止露 / 尻尾。屠 / 自后 / 断其股,亦 / 毙之。乃悟 / 前狼 / 假寐,盖 / 以诱敌。
狼 / 亦黠矣,而 / 顷刻 / 两毙,禽兽之变诈 / 几何哉?止增 / 笑耳。
1.自主译文,交流释疑。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
(2)圈画出疑难词语和语句,组内交流,班内集中释疑。
活动三:交流释疑,解决重点语句
2. 翻译重点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其一犬坐于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在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来诱惑对方的。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出示纲目,整理归纳。
整理项目 整理内容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1)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
(仅,只)
(停止)
(攻击)
(敌人)
(前面的)
(向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神情、态度)
(打算)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的)
(用)
(来)
(2)词类活用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多少
几何学
罢了
耳朵
一狼径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4)特殊句式
投以骨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而顷刻两毙
(省略句、倒装句,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即“投之以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骨投之”)
(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屠”,即“屠顾野有麦场”)
(省略句,“洞”后省略了介词“于”,即“一狼洞于其中”)
(被动句,译为: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
活动四:再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
读课文前4段,从屠户的角度,在“狼”的前面加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_ __狼→__ _狼→_ __狼→__ _狼
答案示例: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活动五:巩固知识,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苫蔽(shàn)
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ɡ) 积薪(xīn)
C.大窘(jiǒnɡ)麦场(chánɡ)奔倚(yǐ)弛担(chí)
D.隧入(suì) 少时(shǎo)黠矣(xiá) 变诈(zhà)
B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股
B.场主/积薪/其中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3.选出下列语句的正确译文。
(1)屠惧,投以骨。( )
A.屠户害怕,投给骨头。
B.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A.屠户暴怒地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
B.屠户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
(3)乃悟前狼假寐。( )
A.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在假装睡觉。
B.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在假装睡觉。
B
B
A
1.借助之前梳理的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同学们接龙朗读,读出层次,让故事情节更清晰。
2.试着分别从“狼”和“屠户”的角度来讲述故事,讲述时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并呈现屠户和狼的心理活动。
活动六:变换视角,讲述故事
1.故事中的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形象?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圈点勾画出文中有关语句来证明你的观点。
活动七: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狡猾、奸诈】“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
【怯懦】“狼不敢前”
2.狼虽狡猾又贪婪,最终却是“顷刻两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屠户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细心谨慎。
3.反复诵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狼的态度。
不屑一顾、嘲讽、瞧不起、蔑视。
蒲松龄对《狼》情有独钟,本文是《狼》三则中的第二则,他还写过一篇《梦狼》,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爱写狼吗?让我们从中国文化和作者生平两个方面的探究中寻找答案吧。
活动八:知人论世,深入探究
1.成语中的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能列举出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呢?(结合课后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思考)
2.蒲松龄眼中的狼
《马瑞芳讲聊斋》中写道:“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上打板子,有时甚至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他抱怨土地:怎么谷穗不直接长银子 ”
蒲松龄自己在《梦狼》中写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蒲松龄在《狼》的结尾写道:“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由此可见,在蒲松龄眼中,那些欺压百姓、胡作非为、贪婪成性的官吏与虎狼无异。蒲松龄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贫困的遭遇和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经历,使他深深体会到民间生活的苦痛,于是他将自己对社会的体察和人生感悟写成了《聊斋志异》。
3.郭沫若先生曾经对蒲松龄及其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你同意吗?你能结合前面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吗?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很多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批判和宣泄,通过鬼妖的故事映衬人性的光芒与丑陋,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狼在古代文化中是贪婪、凶残的象征;贪官污吏同样贪婪、凶残;批判、讽刺狼,即批判、讽刺贪官污吏,可谓入木三分。
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蒲松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借助丛书中的《狼(节选)》阅读《狼》的第一、第三则,任选其中一则或几则进行改编,发挥想象,用白话文创写新故事。注意内容充实,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