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双减教学成果展示
九年级文科综合 历史(A)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是占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婆罗门等级掌管古代印度的军政大权④古代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氏江流域
A.①③ B. ①④ C.②④ D.①②
2.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东 西的人物是
A.亚历山大 B.克洛维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3.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右面是小辉同学绘制的统治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是
A. 6世纪前的日本
B.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C.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9出纪的东罗马帝国
4.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现实世界的新风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上义社会的产生 B.文艺复兴椎动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C.反对教权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D.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哲学的发展
5.有学者曾把美国独汇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令制 B.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C.建汇了君主立宪制 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6.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情景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三角贸易空前繁荣 D.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 论组成部分不包括
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8. 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意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获得了人身自由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9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 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 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这场战争
A.使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为美国进行第一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C.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D.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10.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11.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九国公约》
C.《华沙条约》
D.《开罗宣言》
12.1921年,列宁对美国商人哈默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A.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3.以 “狮子”和 “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 “3R 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 D.转向社会主义
14. “……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面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 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方称霸世界的企图D.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15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 年9月英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 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
A.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
C.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伴随社会转型,近代科技文化蓬勃发展。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交通革新】下面交通领域的革新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2分)
(2)【科技巨人】从下面的科学家中任选两位作简要介绍。(4分)
(3)【文学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面两部作品的作者,并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简要评价。(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17题10分,18题10分,共20分)
17.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殖民地人民的共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 它的殖民地……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千米,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段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1分)简要分析“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二
(2)材料:的三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什么斗争? (3分)
材料三1919年11月,甘地应邀在德里同穆斯林代表讨论了联合抵制英国问题。与会者都认为抵制英国不能奏效,需要有新的思想,在讨论中,甘地提出“进行不合作原是人民的一 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第一次用“不合作” 一词,作为对他的“非暴力抵抗”的新补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1分)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因何结束?(1分)
材料四1918年11月23日,扎格鲁尔把立法议会的代表和各爱国阶层的代表们团结在自己 的周围,组成了 “埃及代表团”。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是“华夫脱”,因而埃及现代史上称这个新的民族主义政党为华夫脱党。
(4)材料四中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分)这一斗争的结果如何 (1分)
18.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起止时间:1914—1918年。历史背景:英、美、俄协约国和德、意、奥同盟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激化。战争性质: 。
(1)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1分)请帮助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1分)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2)据材料二、三,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3)根据材料四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须选取2个历史事件分别进行分析说明)(4分)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重大变革。某班同学以此为线索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结构图示——梳理历史线索】
(1)请根据下面示意图的发展线索,把①②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并简述②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任务二 【对比事件-—形成历史理解】
(2)概括示意图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对欧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任务三 【构筑联系——理清历史规律】
(3)根据示意图,说明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2分)
任务四 【阅读史料——简评历史人物】
(4)阅读下面名人名著的评述,结合具体史实,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做简要评价。(4分)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国父”。—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拿破仑)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维多克 雨果
任务五【总结归纳—历史感悟】
综上所述,归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分)